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年人重型脑外伤死残率高 ,为提高其救治水平 ,现将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 10 6例重型脑外伤的老年患者 ,对其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6例中男 80例 ,女 2 6例。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岁。病例选择 :伤后 2 4小时内 GCS≤ 8分 ,所有病人均经 CT证实有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或合并颅内血肿。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6 8例 (被车撞伤 4 8例 ,机动车辆翻车 12例 ,其他 8例 ) ,打击致伤 16例 ,坠落及摔伤 2 0例 ,2例不详。损伤类型 :经头颅 CT扫描及开颅手术证实 ,大脑半球脑叶挫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乙型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85例重症乙型肝炎的预后与血清学乙肝病毒模式、饮酒、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乙肝的预后与血清学乙肝病毒模式(P〈0.01)、饮酒(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0.01)、血清总胆红素(P〈0.05)、白蛋白(P〉0.05)、并发症(P〈0.01)有明确的相关性。结论重症乙肝的血清学乙肝病毒模式、饮酒、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并发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颅脑CT对急性脑外伤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ACI患者,应用GE 64层多层螺旋CT机(MSCT)进行检查,总结患者CT表现,根据CT分型标准明确患者分型结果并参照Jennett和Bond所提出分级结果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CT分型:68例患者中41.8%为Ⅰ型、33.8%为Ⅱ型、16.2%为Ⅲ型、8.8%为Ⅳ型;预后良好患者中Ⅰ、Ⅱ型所占比例为90.5%,高于预后较差患者中的50.0%(P0.05)。结论颅脑CT可通过减压手术前后患者颅内病变改善情况进行术前分型以评估急性脑外伤患者的手术疗效并预测预后,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金秀 《当代医学》2016,(36):113-113
目的:对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疗效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7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术的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治疗,分析2组患者出现肺炎、死亡的例数、带管天数、住院天数等指标,分析组间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肺炎、死亡的例数、带管的天数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天数为(9.24±2.23)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4±2.74)d,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脑外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患者预后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入院早期体温,年龄,致伤原因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2年间本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对入院后的体温,年龄,致伤原因,昏迷时间,GCS评分等进行了分析,将体温<36℃,36-37.2℃,37.3-38.3℃,>38.3℃分面低温(体温不升组),正常体温,体温轻度和显著升高4组,体温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用χ^2检验,采用GOS分级标准在病人出院时及外伤一年后进行评定,将1-2级的患者视为预后不良,3-5级视为预后良好,上述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体温对脑外伤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体温不升组及高温国组的预后较体正常组差,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诊断,年龄,致伤原因,入院时血压,GCS评分及瞳孔对光反应也与脑外伤后预后显著相关,且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瞳孔对光反应位居前列(P<0.01),结论:体温可以作为脑外伤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及瞳孔对光反应与脑外伤后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7.
体温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ao X  Zhao J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634-636
目的 探讨入院时体温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7~ 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 12 85例脑外伤患者 ,将体温按 <36℃、36 .0~ 37.2℃、37.3~ 38.3℃、>38.3℃分成低温组、正常体温组、体温轻度升高组和显著升高组 4组。采用GOS分级标准在患者出院时及外伤后 1年进行评定 ,将 1~ 2级的患者视为预后不良 ,3~ 5级视为预后良好 ,上述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Logistic回归分析和 χ2 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χ2 检验显示 ,体温与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体温升高者预后差 ,各体温组间进行两两比较 ,除低温组与高温组外 ,其余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低温组和体温显著升高组的预后较正常体温组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体温与脑外伤预后显著相关 ,出院和外伤 1年时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 0 80 9和 - 1 10 4。结论 体温可以作为脑外伤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低温或体温升高者预后不良 ,且体温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通过对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48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痰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细致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徐亚东 《求医问药》2014,(20):272-273
目的 :探讨为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法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在术后发生肺炎的几率及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肺炎的几率和死亡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重症脑外伤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其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减轻其痛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可能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碱剩余、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阴离子问隙、血肌酐、血钙和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碱剩余、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及阴离子间隙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气分析碱剩余负值增大;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及阴离子间隙水平下降明显者,提示其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颅外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140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两组患者年龄大小、就诊时间、创新性操作、体温、平均动脉压、血糖、血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40例脑外伤患者中预后不良38例(27.14%);预后良好102例(72.86%);预后不良组体温(38.97±0.22)℃,血糖(10.89±2.23)mmol/L,血钠水平(156.68±12.67) mmol/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8.15±0.19)℃、(8.34±1.98)mmol/L,(141.48±10.23)mmol/L;平均动脉压(11.12±2.56)Kpa低于预后良好组的(15.23±2.87)Kpa (P<0.05),是引起二次脑损伤的颅外因素.结论:影响脑外伤预后颅外因素复杂,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各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预后的结果将15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预后好组(A组)和预后差组(B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病程进展速度较A组快、意识障碍程度即Glasgow评分较A组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发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较A组长,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者比例较A组高,脑干颅神经损害比例较A组高,脑电图重度异常、MRI异常的比例均高于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积极有序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脑外伤伴发颅内感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 年1月至2012 年12 月经脑脊液培养证实颅内感染的脑外伤患者82 例,分析与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评分)高低、单/ 多菌种感染以及G-/+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检出细菌97 株,最主要的致病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占所有病原菌的28.9%。入院时GCS 评分(OR= 7.44,95%CI 2.80~19.76,P<0.01)、脑室外引流术(OR=9.594,95%CI 3.338~12.575,P<0.01)、G-菌感染(OR=3.745,95%CI1.008~12.560,P<0.05)以及肺炎(OR=3.225,95%CI 1.128~9.219,P<0.05)与出院时GCS 评分高低相关;院内病死率在G-菌和G+菌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OR=10.95,95%CI 0.6234~192.2,P<0.05)。结论 入院时GCS 评分低、脑室外引流术、G-菌感染和肺炎与出院时GCS 评分高低相关,其中G-菌感染是发生院内死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揭示其与脑外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重型脑外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16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和肽素浓度,统计分析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脑外伤后6个月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和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脑外伤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425.6±163.9pg/ml)较健康体检者(54.6±18.1pg/ml)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浓度与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是脑外伤后6个月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OR=1.172,95% CI:1.097~1.891,P<0.01)和死亡(OR=1.205,95% CI:1.103 ~2.216,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浓度预测脑外伤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曲线下面积=0.894,95% CI:0.838 ~0.942,P<0.01)和死亡(曲线下面积=0.903,95% CI:0.842 ~0.961,P<0.01)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 脑外伤后血浆和肽素浓度显著升高,该指标测定可显著预测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施彩芳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2):236-236,243
报告64例重症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其中死亡35列,病死率为54.7%。分析表明,重症肝炎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2例无并发症者全部存活,有并发症者病死率达67.3%其中以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为4大致死性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2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贞 《九江医学》2009,24(4):52-53
脑外伤是年轻人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其最重要的并发症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发病率在重型脑外伤中为25 ~ 45%,在中型脑外伤中为3 ~13%,在轻型脑外伤中为1/500.如不给予有效的外科治疗,颅内血肿很可能使可以恢复的良性临床过程演变成死亡和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对颅内血肿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也会产生相似结果[1].因此,对于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微细的病情变化是关键,我院2004~2008年共收治重症脑外伤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永刚 《中外医疗》2010,29(34):116-116
将2003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依病情分为一般组、并发症组和死亡组。回顾分析3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和入院后24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预后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气管切开后引起的并发症。通过3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管理,有效排痰,合理湿化,及时堵管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与评价,未发生呼吸道痰液堵塞引起的缺氧和窒息,气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气管切开患者获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其护理操作.结果通过基础护理、通畅呼吸道、吸氧、气道湿化等呼吸道护理措施,好转48例,23例于15d内拔管,19例于60d内拔管,均恢复生理气道,6例长期带管,死亡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细致、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能有效减少重症脑外伤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