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样体肥大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TEA)、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ETA)及传统的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30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的术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鼻漏等症状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44个月,平均21.4个月。TCA术后鼻塞改善有效率显著低于ETA(P<0.05)。TCA术式中,有20例患者存在腺样体残留,其他两种术式无腺样体残留。结论: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手术方法为ETA,伴有鼻腔、鼻窦疾病者可行TEA。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方法 腺样体肥大患儿36例,其中19例接受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17例施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组中5例存在腺样体残留,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组无1例有腺样体残留.结论 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式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儿童腺样体肥大3种切除方式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经鼻腔腺样体切除术及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接受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术式术后患儿夜间打鼾、鼻塞、鼻漏及听力等症状的恢复和腺样体残留等情况。结果: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后6例患儿存在腺样体残留,其他2种术式术后无腺样体残留。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打鼾、鼻塞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腺样体肥大的理想手术方法为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和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118例患者分为A组(64例)和B组(54例),全身麻醉,用导尿管悬吊软腭,分别行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或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打鼾症状明显改善,显效率分别为A组93.8%(60/64),B组94.4%(51/54);78例伴有渗出性中耳炎或复发性中耳炎,术后A、B组平均听阈提高分别为16±4.2dB和15±5.8dB;伴有鼻窦炎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A组78.3%(18/23),B组88.9%(24/27)。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A组20m1,B组25m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A组9分钟,B组7分钟。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A组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B组。结论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和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切吸术均为安全、有效术式,但间接喉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对咽鼓管周围组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在处理咽鼓管咽口周围结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6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着重探讨对咽鼓管扁桃体和咽鼓管圆枕后方肥大淋巴组织的处理方法。结果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术后治愈率和好转率较常规腺样体刮除术高(P<0.05)。结论鼻内镜直视下用弯头外侧开口吸切头经口腔入路切除腺样体对于清除咽鼓管周围淋巴组织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甚为重要,而且降低了咽鼓管咽口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长期不治还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听力损害,因此,一经确诊应尽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我科自2002年2月-2005年10月采用鼻内镜辅助经口腔直视下切除腺样体(ETA)的术式,观察术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并与传统的经口腔刮除术(TCA)作比较,探讨两种术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3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手术方式,评价四种手术方式的特点。方法 对138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分别采用四种术式进行治疗,其中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20例(A组),腺样体刮除+鼻内镜下残余腺样体咬切术63例(B组),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25例(C组),鼻内镜下腺样体等离子融切术30例(D组),统计各组的治疗效果、腺样体残留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比较不同术式的优缺点。结果 A组的有效率为90%,其余三组均达到100%;残留率以A组最高,为60%,D组残留率为6.67%,B、C两组无残留;共有4例术后出血(A组1例、B组2例、C组1例),鼻腔粘连共出现6例(B组4例,C组2例);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A组和D组无显著性差异,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即A组和D组在手术时间上优于B组和C组。在出血量的比较上, D组出血量最少,A组和B组次之,C组出血量最多。结论 传统的刮除术因残留率过高需摒弃;等离子融切术虽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价格昂贵,可用于经济条件好、对失血要求高的患者;一般患者可选用腺样体刮除+鼻内镜下残余腺样体咬切术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相对而言前者更为简单易行,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8.
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及鼻窦炎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9.9%~29.2%[1]。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术式有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本文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经验,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麻下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患儿1148例,应用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368例,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肥大677例,0°小儿鼻内镜下经鼻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103例。结果9 0°成人鼻内镜下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的3 6 8例患儿术后无明显疼痛和出血,基本不影响进食;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的677例患儿中有较明显的疼痛,术后出血7例,占1.03%;0°小儿鼻内镜经鼻腔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手术时间长,操作困难,术后需要鼻腔填塞。结论 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和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很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但笔者更倾向于应用等离子消融术。  相似文献   

10.
儿童腺样体肥大两种手术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01月~2005年03月收治腺样体肥大儿童59例,分别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和经口电视内镜下电动吸切术,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口腔电动吸切选择性切除儿童肥大腺样体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有多种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口颌面部及生长发育畸形等)的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全麻下开口器撑开口腔并拉起软腭,经口腔插入70°鼻内镜显露鼻咽部肥大的腺样体,采用弯头正反向切割吸引刀头,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其余腺体组织保留,并与传统的盲刮法(79例)及鼻内镜下全切除法(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本组全部患儿术后1~3天打鼾症状基本消失,未见术后并发症.手术创伤轻,出血少,患儿恢复快,经随访1~6个月,鼻部阻塞症状消失及明显改善49例(占87.5%),13例有耳部症状者治愈及明显好转者9例(占69.2%).而对照组盲刮法鼻症状改善有效率(62%),术后反应较重,出血较多;全切法有效率(84%),出血较多,术后反应较重.结论 采用鼻内镜经口明视下选择性吸切阻挡后鼻孔区的肥大腺样体部分,具有手术在明视下操作,术腔较宽敞、安全有效、微创、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众多的手术方法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局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86例患儿在局麻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刮除术.采用1%的卡因鼻腔、鼻咽、口咽表面麻醉,鼻腔内填塞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鼻内窥镜经鼻腔进入,腺样体刮匙经口腔进入,监视器直视下刮匙到达腺样体上部,自上向下后一次刮除.观察有否残留、出血、周边损伤,术毕.结果 ①手术...  相似文献   

13.
儿童腺样体肥大不同术式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2004年4月-2007年5月收治腺样体肥大患儿120例,分别采用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微波消融术、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割术、耳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各30例。比较4组患儿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铲除术与传统腺样体铲除术对腺样体肥大患者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腺样体肥大且不伴中耳炎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铲除术和传统腺样体铲除术,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咽鼓管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咽鼓管功能检查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术前相比,2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铲除术和传统腺样体铲除术均可改善腺样体肥大患者的咽鼓管功能,且鼻内镜下经口腔腺样体铲除术对咽鼓管功能的改善优于传统腺样体铲除术。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资料完整的3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分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18例(切除术组),常规腺样体刮除术16例(刮除术组);采用声反射鼻测量等参数观察手术疗效,随访6~12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25(1.25~15.75)min,刮除术组8.5(1.5~35.0)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除术组平均出血量50(10~125)ml,刮除术组平均出血量75(5~175)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术组术后出血1例,刮除术组术后脱水1例。声反射鼻测量计检查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切除术组术前(0.75±0.58)cm2,术后3个月为(1.94±0.63)cm2,术后12个月为(1.99±0.44)cm2;刮除术组术前(0.80±0.51)cm2,术后3个月为(1.83±0.81)cm2,术后12个月(1.89±0.37)cm2。两组手术前后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两组间最小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切除快、出血少等优点。声反射鼻测量计是评估腺样体切除术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电动切割吸引器切除肥大腺样体.结果 随访3~6个月,夜间打鼾、鼻塞、鼻溢、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恢复情况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术野清楚,切除范围准确,手术方法易掌握,手术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腺样体吸切术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治疗的影响.方法 45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鼻内镜下微动力切割器系统吸切肥大腺样体,术后观察患儿鼻窦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经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流脓涕、鼻塞、中鼻道分泌物、打鼾改善率分别是82.22%、52.38%、78.26%、96.46%.总积分下降率77.29%,45例中,28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是治疗合并腺样体肥大之小儿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不同入路电动吸切器切除Ⅲ~Ⅳ度肥大腺样体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患儿60例,分别经鼻入路(鼻入路组)和经口入路(口入路组)行电动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每组30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入路组和口入路组患儿的手术时间(t=0.537,P=0.296)、术中出血量(t=-0.860,P=0.196)和术后一周内头痛发生率(t=0.728,P=0.524)的差异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但鼻入路组的黏膜损伤(X2=10.153,P=0.001)、鼻塞症状(X2=9.017,P=0.003)和软腭水肿(X2=12.342,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口入路组。结论鼻内镜下经口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可控度高,但切除深度不易把握;经鼻入路操作简便,但术后鼻腔粘连和腺样体残留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指导下吸切器切除腺样体对儿童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5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指导下采用Xomed电动吸切器行腺样体切除术,再辅以药物治疗后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15例患儿睡眠打鼾停止,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性中耳炎经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鼻内镜下吸切器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且对与腺样体肥大有关的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腺样体刮除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腺样体肥大过去多采用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易残留致复发。我科自1997~2001年收治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患儿15例,在鼻内镜下用切割钻切除腺样体,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