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扁鹊里籍再答温先生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曹东义,高洁明,孟庆生(050031)关于先秦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秦越人的里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在《史记·扁鹊传》中“实录”为:“勃海郡、人也。”晋代徐广、南朝裴、唐张守节、司马贞等历史学家先后论定扁...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学"源”与"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脉法起源脉诊创始者已无从查考 ,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扁鹊也[1] ”为据 ,认为脉诊起源于公元前 5世纪左右扁鹊 (秦越人 )时代。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指出 :“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 ,贵其息脉血 ,知病之所从生也。[2 ] ”西汉·桓宽编著《盐铁论·轻重》也提到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3] ”提示最迟在西汉时 ,扁鹊已被公认为驰名天下的脉诊代表人物。扁鹊之后善诊脉者 ,首推西汉初仓公淳于意 (公元前 2世纪左右 )。仓公脉学源于其师公乘阳庆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相似文献   

3.
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难得的秦前上古段记事较多的医家。扁鹊诊赵简子 ,是《史记·扁鹊传》中难得的扁鹊医事三则之一。国内外研究颇多 ,最新者为不信其有 ;古今中外无一疑此扁鹊非秦越人 ,且误赵简子为战国时赵国人 ,又与秦越人“在赵者名扁鹊”巧合和叙在其后 ,而置信不疑。本人不敢苟同 ,另有新探。1 事迹信否有人征引多人研究 ,说理由一是秦越人从未到过晋或绛 ,绝无可能为赵简子治病。结论是此事纯属荒诞 ,不足为信 ,应予彻底摒弃[1] 。从《史记》原书看 ,此事凡两现 ,既载于《赵世家》 ,又载于《扁鹊传》。这不能说是司马…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上古时代,凡医术精良者,均尊称为“扁鹤”。春秋战国时代,秦越人从长桑君学习医术,达十余年之久,他的医疗技术,也非常高明,不仅“洞明医道”,并能“视彻脏腑”。人们以其与上古扁鹊相似,所以也称他为“扁鹏”。因而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者,勃海郡鄚  相似文献   

5.
医生秦越人     
齐石 《科学养生》2008,(1):53-53
秦越人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扁鹊是群众送给他的尊号。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写了一章《扁鹊列传》,所以,本名秦越人倒被人遗忘了。  相似文献   

6.
我在旧作中考证秦越人(扁鹊)卒于秦武王元(前310)年,其依据为司马迁《史记·扁鹊传》:“扁鹊闻名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这段话,虽然没有明文具体记载秦越人的卒年。但却指出,秦越人到秦都咸阳,那里人们有“爱小儿”的优良社会风尚,而“为小儿医”;并  相似文献   

7.
就目前来说,关于扁鹊的籍贯问题,仍无结论。因为户籍难落,使之成了流浪汉,无家可归。由此引起链锁反应,有人受“扁鹊乃良医通称”的影响,怀疑是否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对此,不揣冒昧谈一下我的刍荛之见,供有志于史学者研究参考。一、扁鹊确有其人从西汉初年董仲舒、孔安国的门人司马迁编写《史纪》为扁鹊立传,言姓秦名越人,刘向《战国策·秦策》高诱注,班固《汉书·高帝纪》韦昭注都说扁鹊“字越人”和“名越人”。《周礼·天宫·疾医》释文引本传,陆德明《经典释文》并提到了“又名少齐”的  相似文献   

8.
②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说:“我秦越人不能使死人复活,这种病本来就可以救活的,我秦越人不过能使他恢复健康罢了。”“生”是不及物动词,在句中却带上了宾语“死人”,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生死人”就是“使死人生”。  相似文献   

9.
董泽宏 《河南中医》1997,17(1):55-55
《史记·扁鹊传》析疑一则董泽宏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100016)主题词医古文考证对《史记·扁鹊传》所记扁鹊为齐桓侯望诊中的齐桓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古文》1984年版注解中说:“据裴马因《集解》认为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午。”又说...  相似文献   

10.
一、《难经》作者及其时代《难经》为什么叫《难经》?难是问难,即从《内经》中提出问题来解答的书。《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说:“皇甫谧曰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惟《伤寒论》序称撰用《八十一难》则汉末已有《难经》。《隋志》称二卷,《旧唐志》称《黄帝八十一难》一卷,秦越人撰。按秦越人史称扁鹊。据《史记·扁鹊传》所记扁鹊非一人一时之事,学者认为扁鹊系名医之称  相似文献   

11.
诊脉的起源     
诊脉是中医诊断学的重益组成部分,是“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诊脉的发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神医”扁鹊(秦越人),首先发明了切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说明了这一史实。战国时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藏论、六部九候论等多篇,专门讨论脉象的生理、病理和诊脉的具体方法。与此同时,托名扁鹊所写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中,也有许多关于诊脉的论述。从此,确定了切脉为中医“四诊”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扁鹊是黄帝时人吗?当今许多权威性辞书或医籍,认为扁鹊是“上古时代名医”、“黄帝时代人”。(史记·扁鹊传征义云:“横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因《史记》三家注流行甚广,故此说影响甚大。(按:此说不见裴驷《集解》和司马贞(索隐》)。(汉书·艺文志·方伎略》载有《秦始黄帝扁鹊俞附方广十三卷。东汉应协椒书集解)注曰:“黄帝时医也”。应动此注被颜师古所引。扁鹊与黄帝、俞谢并列,那么《汉书》的作者班固就认为扁鹊是黄帝时人吗?答案是否定的。班固(汉书·艺文志·方伎略》又…  相似文献   

13.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充分体现出他的文化观,其中也包括他的医学文化思想。今从下列三方面加以论述。一、为医学家立传《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载述了战国秦越人和汉初淳于意的医事业绩,并叙其学术渊源、师承弟子,可视为医家扁鹊学派的历史。《扁鹊传》所记学术渊源是长桑君——扁鹊——子阳,(仓公传例为阳庆——淳于意——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和宦者平。阳庆之师不明,但他既以“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及“药论书”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下引此传,不再注明)授与淳于意,且在传授之前,要淳于意答…  相似文献   

14.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五版)《医古文》所选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釃,(?)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文中“灑”,本为通假字,世选读本多不言,而直呼其意,又多不注音,或注之亦多误矣。《简明中医字典》(杨华森等编纂,1985年版)在“灑”字条下,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醴灑”中的“灑”字,注音为:“xY洗”。五版教材的教参《医古文》又云:“醴灑(sǎ飒):指酒剂。”据上文  相似文献   

15.
1987年5月11日至13日在山东省灵岩寺召开了“全国扁鹊秦越人里籍学术研论会”,现将会议内容简介如下。一、关于扁鹊里籍问题扁鹊秦越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名医,在汉代之400年间,扁鹊的里籍不成为问题。司马迁《史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一段末有长桑君“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疒徵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山东中医药大学蔡群老师曾在本刊1997年第1期发文对“《史记.扁鹊传》文中‘为名’当为‘闻名’”进行了考辨,主张“特以  相似文献   

17.
医案考     
中医治病有医案,最早可见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天官》篇,但尚无具体内容,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篇里,详细介绍了淳于意的25个医案,即当时可称的“诊籍”。这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最古的医案,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8.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扁鹊,河北任邱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还有人据《陈璋圆壶》。《陈璋方壶》铭及古陶文等,认为他是临淄附近的郑阳人。秦越人生平事迹出于《史记》、《韩诗外传》、《战国策》、《说苑》等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经验总结类文稿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文体。它是在传统的医案、医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老中医个人临证经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总结性质的论述文章。是中医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代便有关于医生医事活动的记载。如《左传》中“医和、医缓”的故事。后来汉代司马迁著《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不但记有古代名医扁鹊的医疗事迹,尤为可贵的是完整保存了仓公“诊籍”(即病案)25个。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最早的医案。  相似文献   

20.
谒扁鹊祠墓     
我国古代,流传着一位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神医。他不但熟知内外、五官、妇儿诸科,而且精通砭针、汤熨、按摩等法。因此,被宫廷君主视若“仙灵”。但他更多时间则是遍走山乡,主动热忱为贫民百姓诊治疾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他,就是著名大医学家扁鹊。 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初期齐国渤海郡漠州(今河北任丘)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著名医学家。据传《扁鹊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