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生长因子开创了伤口愈合研究与应用的新纪元,祖国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尚在探索中。目的:用中药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观察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作用。设计: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采用单一样本观察;观察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材料:90~120d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80g;牛精液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1mg/支,冻干制剂。方法:实验于2001-09/2004-12在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分两部分进行:①将生理盐水、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影响。②选用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空白对照组,伤口不用药;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在各大鼠背部切取2cm的切口,分别给予外用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用药1次/d。在用药后第3天及第10天测量伤口面积,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渗出类型和数量,并观察伤口愈合时间。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②伤口愈合速率的观察。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24h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的稀液倍数以1∶106~1∶108神经节周围有突起生长反应最明显。而生理盐水及白芨胶,均未见神经节有突起生长。②伤口愈合速率的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伤口愈合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伤口愈合时间依次为(19.5±0.7),(17.3±0.6),(16.6±0.7)及(14.9±0.4)d。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用药后3d组织切片观察: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和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渗出的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可见毛细血管。用药后第10天组织切片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组与空白对照、白芨胶组比较,肉芽组织较致密的,含有较多毛细血管。结论: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白芨胶在伤口愈合早期及后期均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用白芨胶或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53)%,(33.50±1.56)%,(28.77±1.50)%,(23.73±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儿童面部非Ⅲ度烧伤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6/2006-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14岁以下小儿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各60例,进行随机、双肓、同体实验,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肺、肝、肾、血液等系统疾患;无严重并发症及全身感染。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第3天起,治疗组采用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后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期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纳入患者(浅Ⅱ度及深Ⅱ度)各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时间缩短[浅Ⅱ度:(8.83±2.48),(11.06±3.05)d;深Ⅱ度:(15.12±3.19),(19.06±3.07)d,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浅Ⅱ度:(79.18±13.36),(61.97±10.39)%;深Ⅱ度:(79.93±21.02),(60.26±18.25)%,P<0.01];未见疼痛加重;能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加快面部II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表达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折后表皮生长因子含量表达的变化,分析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与骨折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10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雄性家兔3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骨折固定组、骨折组、创伤组,各10只。骨折固定组制作左第一跖骨骨折模型,然后用管型石膏将左下肢固定;骨折组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固定;创伤组仅用止血钳在家兔左大腿的中部钳夹1次。在造模前、造模后24,48,96h,2,4周,分别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进行测定,进行组间、组内对照,观察骨折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变化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检测骨折愈合的情况,对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升高是否影响骨折愈合的速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30只实验动物均纳入实验动物数量分析,无脱失。①骨折固定组与骨折组骨折后24h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开始升高[(45.98±3.36),(43.64±3.11)μg/L];到48h达到高峰[(51.02±3.11),(49.31±2.94)μg/L];96h已开始下降[(47.18±5.08),(45.41±4.73)μg/L];2~4周可维持较正常稍高水平[(43.50±3.78),(39.15±4.20)μg/L];4周时接近正常值[(42.26±3.14),(37.64±3.93)μg/L]。②骨折后24,48,96h骨折固定组、骨折组与创伤组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间骨折固定组和骨折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X射线检查结果,4周时骨折固定组愈合5例;骨折组愈合2例。6周时骨折固定组愈合8例;骨折组愈合5例。结论:骨折可导致家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升高,高表皮生长因子浓度可能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王雪玲  黄芳  黄盈瑞 《护理研究》2012,26(5):395-39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用于治疗大鼠Ⅲ期压疮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制备Ⅲ期压疮动物模型,实验组16只用rhEGF喷洒创面,对照组16只用生理盐水溶液湿敷创面,治疗后的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取创伤组织制成组织切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动态观察rhEGF和生理盐水对溃疡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大鼠Ⅲ期压疮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廖建中  王伟  罗永湘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79-181,F0003
背景:生长因子开创了伤口愈合研究与应用的新纪元,祖国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尚在探索中。 目的:用中药白芨胶作为外源性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观察促进大鼠伤口愈合的作用。 设计: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采用单一样本观察;观察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材料:90-120dSD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0-280g;牛精液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lmg/支。冻干制剂。 方法:实验于2001-09/2004-12在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骨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分两部分进行:①将生理盐水、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观察其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的影响。②选用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大鼠均为10只。空白对照组,伤口不用药;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在各大鼠背部切取2cm的切口,分别给予外用白芨胶、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用药1次/d。在用药后第3天及第10天测量伤口面积,并用图像分析仪计算伤口面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渗出类型和数量,并观察伤口愈合时间。 主要观察指标: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②伤1:3愈合速率的观察。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④光镜组织学观察。 结果:①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活性鉴定:鸡胚背根神经节培养24h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与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的稀液倍数以1:10^6-1:10^8神经节周围有突起生长反应最明显。而生理盐水及白芨胶。均未见神经节有突起生长。②伤1:3愈合速率的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伤口愈合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③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空白对照组、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伤口愈合时间依次为(19.5&;#177;0.7),(17.3&;#177;0.6),(16.6&;#177;0.7)及(14.9&;#177;0.4)d。④光镜组织学观察:用药后3d组织切片观察:白芨胶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和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渗出的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及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可见毛细血管。用药后第10天组织切片观察: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组、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组与空白对照、白芨胶组比较,肉芽组织较致密的,含有较多毛细血管。 结论: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白芨胶在伤口愈合早期及后期均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且作用优于单用白芨胶或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缺乏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会导致创面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40只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等分为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前列地尔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前列地尔组,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前列地尔静脉滴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和前列地尔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与结论:干预后3,7,10,14d观察发现,相比于模型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或前列地尔治疗后,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溃疡面积减小、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动态愈合率上升(P<0.01),且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前列地尔单独治疗(P<0.01),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或前列地尔单独治疗的效果接近,提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或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21.32)%,(61.24±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3.49),(20.86±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67),(8.78±1.95),t=4.2541,P<0.0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用于外伤致大面积皮肤擦伤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48例全身不同部位大面积皮肤擦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外科清洗、消毒、包扎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清洗、消毒加外喷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后包扎。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9.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3.11±2.01)d,对照组为(7.72±2.0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用于外伤致大面积皮肤擦伤,疗效显著,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探讨其对糖尿病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5-03广西医科大学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表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7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8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6例、生理盐水对照组8例。各组患者均在处理创面前将空腹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伴感染者经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至感染完全控制,创面刮除病理性肉芽。联合用药组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单纯给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1500IU/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给予外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20AU/次;生理盐水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各组敷料包扎,隔天换药,于处理创面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上皮葡行情况和肉芽组织成熟程度。结果:实验选用糖尿病足患者29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创面愈合率的比较:创面处理后第3天各组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7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均明显提高(P〈0.05);创面处理后14天,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均显著提高(21.67&;#177;1.53)%,(33.50&;#177;1.56)%,(28.77&;#177;1.50)%,(23.73&;#177;1.20)%(P〈0.01或0.05),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为明显。②创面处理后不同时间各组肉芽组织生长大体观察情况:各组于创面处理后第3,7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基本相似(P〉0.05)。创面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创面的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