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42例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小切口辅助胆总管探查术组(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组(B组)和开腹手术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安全可行,但应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我院为292例患者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筛选符合适应证者占全部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89.1%(310/348),其中成功施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292例,成功率94.2%(292/310),平均手术时间(92.00±37.24)m in,术后平均住院(2.52±1.91)d,平均治疗费用(13 942.78±4 316.66)元,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是一种理想的胆总管探查术式,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可取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诊断方法及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18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于术中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4例,18例均治愈.14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术后5~23 d(M=9 d)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3~22 d(M=5 d)开始拔负压球,手术时间90~235 min,平均(166±59)min;住院8~30 d(M=13 d),术后住院5~27 d(M=10 d).1例术后肠瘘经充分引流、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随访未见十二指肠狭窄.4例中转患者中合并胆囊胆管内瘘2例,中转开腹行胆道镜探查术后,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另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瘘口较大中转开腹行胃空肠Roux-en-Y术;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结论: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实施的120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A组)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20例,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C组比较,A组及B组所需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除腹腔引流时间较短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结果无明显区别.结论 三种不同方式的微创手术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对适宜患者,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疗效则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胆囊及其它腹内脏器联合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 14年间施行的 69例经腹腔镜胆囊及其它脏器联合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 ,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85 .5± 18.6)min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 7.3± 6.2 )h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 .9± 0 .8)d。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及其它腹内脏器联合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可同时治疗胆囊合并其它腹内脏器病变 ,一次手术可解除多个脏器病变 ,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降低了治疗费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瓷化”样胆囊的腹腔镜切除技术。方法:37例根据术中胆囊三角的疤痕化程度,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或胆囊横断法(缝合、明胶海绵加生物蛋白胶填塞、圈套器套扎闭合胆囊管)2种手术方式。结果:无中转开腹,常规法切除21例,横断法切除16例。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1m in、82m 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87m l、170m 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2.8d、5.2d。仅1例发生术后胆漏,3d后自行停止。结论:采用适当的手术技术可以安全地完成“瓷化”样胆囊的腹腔镜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囊腺瘤的癌变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7例胆囊腺瘤及癌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腺瘤无特殊临床表现,B超是发现胆囊腺瘤的主要方法.37例中腺瘤29例,腺瘤癌变8例,癌变率为21.6%.37例均行手术治疗,行剖腹胆囊切除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1例(其中1例术中中转开腹),腺瘤癌变患者根据肿瘤浸润的深度选择手术方式.腺瘤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胆囊腺瘤有较高癌变率,一经确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联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8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B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各27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描述,两组间t检验,三组间经方差齐性检验分析;治疗效果秩和检验;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恢复正常生活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和C组,而B组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C组(P<0.05);三组患者的疗效经比较,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患者(92.6% vs. 63.0%, P<0.05),但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 vs. 74.1%;74.1% vs. 63.0% P>0.05);三组患者的胆道感染、胆汁渗漏、肺部感染、腹腔积液以及脓肿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种联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均有各自的适应证。综合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最优,其次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并进行胆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延迟出院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日间手术病房1 853例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延迟出院患者46例,延迟出院率2.48%(46/1 853),分析其延迟出院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46例延迟出院的原因为术后疼痛15例、恶心呕吐13例、尿潴留2例、腹腔血浆引流管9例、发热2例及患者自身因素5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延迟出院与手术、麻醉及患者因素等相关.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延迟出院率,保障患者术后康复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诊断方法及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18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于术中明确诊断,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4例,18例均治愈。14例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患者术后5~23 d(M=9 d)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3~22 d(M=5 d)开始拔负压球,手术时间90~235 min,平均(166±59)min;住院8~30 d(M=13 d),术后住院5~27 d(M=10 d)。1例术后肠瘘经充分引流、抗感染及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随访未见十二指肠狭窄。4例中转患者中合并胆囊胆管内瘘2例,中转开腹行胆道镜探查术后,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另1例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瘘口较大中转开腹行胃空肠Roux-en-Y术;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治愈。结论:选择性地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