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GuttaFlow根管充填系统根尖封闭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系统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实验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2.5%次氯酸钠冲洗,分别以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和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充填根管。采用改良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测定第1、2、4、7、10、15、20、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结果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和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的根尖封闭性能均较好,第7d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的封闭能力显著优于SystemB联合ObturaⅡ热牙胶充填系统(P<0.05)。结论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观察期内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2.
ObturaⅡ热牙胶系统根管充填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3种加热温度设定下充填根管后根尖封闭效果的差异,并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的密封性进行比较.方法:28个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均分为4组:A组用传统的泠牙胶侧压充填法进行充填,B、C、D组用ObturaⅡ系统将牙胶分别加热至160℃、180℃、200℃进行充填.使用染料渗入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在160℃、180℃、200℃的温度设定下充填后的微渗漏与冷牙胶侧压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设定不同的热牙胶充填组间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系统加热温度设定在160℃、180℃、200℃进行充填时根尖封闭能力无显著差异,但其根管封闭能力明显优于冷牙胶侧压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ObturaⅡ&SystemB与Thermafil对下颌第一前磨牙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通过光透射选出在根尖区具有侧枝根管的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60个,运用TF锉进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ObturaⅡ&SystemB、Thermafil及冷牙胶侧方加压进行根管充填,在距根尖孔2 mm侧枝根管处作横断面切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侧枝根管内的牙胶、糊剂及空隙占根管横断面的比例,分析不同充填方式对根尖区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结果:两种热牙胶充填组在距根尖2 mm处侧枝根管的充填效果均明显优于冷侧压充填组(P<0.05);ObturaⅡ&SystemB充填组稍优于Thermafil充填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ObturaⅡ&SystemB充填技术可有效封闭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区侧枝根管。  相似文献   

4.
徐章凤  张昊  周永庆 《口腔医学》2023,43(2):114-117
目的 比较3种封闭剂AH-Plus, iRoot SP和GuttaFlow2分别配合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 选取近期拔除的70颗单根管前磨牙,截冠后采用Waveone gold系统预备至P#,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10颗)和2个对照组(每组5颗)。分别行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即AH-Plus单尖法组(A1组),AH-Plus热牙胶组(A2组),iRoot SP单尖法组(B1组),iRoot SP热牙胶组(B2组),GuttaFlow2单尖法组(C1组),GuttaFlow2热牙胶组(C2组),阳性对照组(D组)和阴性对照组(E组)。将充填完成的牙齿进行染料渗透实验后,通过纵切片法检测根尖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A1组微渗漏值最大,B2组微渗漏值最小,同种封闭剂下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根尖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充填技术下3种封闭剂的封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根管封闭剂均不能完全封闭根管,单尖法充填和热牙胶充填在根尖封闭效果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bturaⅡ、冷侧压法与Thermafil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的效果。方法:分别用ObturaⅡ、冷牙胶侧压与Thermafil3种方法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每组7例,X线观察气泡、侧枝和网状根尖三角的出现几率;透明牙法观测根尖渗漏;牙根切片比较牙胶、糊剂、空隙占根颈、根中、根尖三横截面管腔面积百分比。结果:Thermafil组网状根尖三角出现概率最高(4/7),P<0.05;冷侧压法染色线最长(1.47±0.14)mm,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ermafil组牙胶占根中、根尖横截面面积百分比最高(P<0.05),糊剂在三截面中占比例最低(P<0.05)。ObturaⅡ组在根中截面空隙比例最低(P<0.05)。结论:在3种充填方法中,Thermafil组C形根管根尖充填效果好,ObturaⅡ组在根中充填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Obtura Ⅱ注射式热熔牙胶根尖封闭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ObturaⅡ与不同根管糊剂联合根管充填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60颗单根管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采用ObturaⅡ注射式热熔牙胶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分别以ZOE、Vitapex、AH Plus作为根管糊剂,对照组不使用糊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封闭性,染料渗透后用体视显微镜观测染料渗透长度.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热熔牙胶凝固后会发生体积收缩,糊剂能够弥补牙胶与根管壁之间的缝隙.染料渗透观察发现使用ZOE、Vitapex、AH Plus糊剂后染色线的长度分别为(2.45±0.41)mm、(1.94±0.58)mm和(1.75±0.84)mm,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为(4.03±1.57)mm,其单纯牙胶充填染料渗入根管的长度最长,与实验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btumⅡ充填技术配合使用根管糊剂能显著降低根尖的微渗漏,但AH Plus、Vitapex和ZOE 3种糊剂之间的根尖封闭能力无差别.  相似文献   

7.
根管糊剂在ObturaⅡ充填技术中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Obtura Ⅱ注射式热熔牙胶充填中,不同根管糊剂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40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4组,采用Obtura Ⅱ注射式热熔牙胶进行根管充填,A、B、C组分别以ZOE、Vitapex、AHplus作为根管糊剂,D组未用糊剂。充填后行墨汁渗透实验,制作透明标本,使用体视显微镜和显微照相系统观测染料渗透的长度。结果:染料自根尖孔渗入根管的长度,D组最长,为4.56±2.72mm,与A、B、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使用糊剂的实验组中,染色线的长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Hplus1.70±0.82mm、Vitapex1.87±0.56mm和ZOE2.02±0.40mm,但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管糊剂的使用能显著降低Obtura Ⅱ根管充填后根尖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8.
ObturaⅡ热熔牙胶充填根管的微渗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ObturaⅡ热熔牙胶系统充填后根尖部的微渗漏。方法:60个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用Profile器械预备根管至06/^#25后给予不同处理:A组用ObturaⅡ热熔牙胶系统充填;B组常规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C组不充填,作为阴性对照。各组牙齿在墨水中浸泡7d后,测量染色线长度,检测各级的微渗漏情况。结果:用ObturaⅡ系统充填时,热熔牙胶的根管封闭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和不同根管充填技术组合时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择180个离体单根管前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0个).分别用ProTaper以逐步深入法、K锉以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后,再各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Cortisomol加热牙胶垂直加压、Cortisomol加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根管.各样本置微渗漏检测装置中,分别于1、2、4、7、14、21、28 d以GOD比色法检测葡萄糖渗出浓度.结果:微渗漏试验1 ~4d,各组葡萄糖渗出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7~28 d各时间点,相同充填方法下,逐步深入法组葡萄糖浓度均明显低于后退法(P<0.05);相同预备方法下,常温流动牙胶组葡萄糖浓度明显低于热牙胶垂直加压和冷牙胶侧方加压组(P<0.05),而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oTaper镍钛锉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并以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进行充填较其他方法能更有效降低根尖微渗漏程度.  相似文献   

10.
高温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牙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更彻底封闭整个根管系统,对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Obtura Ⅱ技术的适应证、ObturaⅡ技术对根管预备的要求、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牙齿冠部的处理及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后微渗漏的研究等方面,介绍ObturaⅡ高温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技术方法,并结合临床实际讨论这一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评价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选取72颗直的单根管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镍钛旋转器械进行冠向下法根管预备。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15例,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各6例。实验A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B组用固体核心载体充填法,C组用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法,D组用冷牙胶侧压充填法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只用牙胶尖充填,不用封闭剂。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除根尖孔外均涂布2层指甲油,阴性对照组所有牙面均涂布2层指甲油。将牙齿连接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检测1、2、7、14、21、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渗漏葡萄糖的浓度(体积)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阴性对照组l~30d的渗漏值为0,阳性对照组则于ld即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葡萄糖。实验A、B、C组最大渗漏量均小于0.18μl/24h即无微渗漏发生,经秩和检验A、B、C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2d开始出现微渗漏,微渗漏量明显多于其它3组(P〈0.05)。结论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法、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和固体核心载体充填法在观察期内,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贡艳宏  刘卫红 《口腔医学》2007,27(3):143-145
目的体外实验比较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后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能力。方法离体双根管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机用ProFile预备组和不锈钢K锉预备组,分别采用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和冷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用染料渗透法和透明标本法测量根尖微渗漏,评价各组根尖封闭能力。结果各组根尖微渗漏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对直根管和轻度弯曲的根管,不同器械根管预备后其根管充填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管封闭剂对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中应用封闭剂对根管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充填后根端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8个离体单根管恒牙根管预备后,用Obtura Ⅱ高温注射式热牙胶系统以牙胶加热,温度设定在180℃充填根管.测定充填前后根管外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充填后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结果:封闭剂的使用使温度的升高减少未超过1℃,这种温度的减少及充填后微渗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剂使用与否对减少充填时根管表面温度的升高、充填后微渗漏(P>0.05)的发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热塑牙胶充填(ObturaⅡ&System B和Thermafil)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在扁根管内器械断离行旁路根管充填的效果。方法:将60颗扁根管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牙。将新的15#不锈钢K锉(25 mm)断离在距根尖4 mm处,断离长度3 mm;从断离器械旁用Mtwo镍钛锉配合vdw.silver机用马达行根管旁路预备。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采用ObturaⅡ&System B、Thermafil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旁路充填。在距根尖2、5、8 mm处横断牙根,电子显微镜下记录在距根尖5 mm处断离器械与根充材料之间的缝隙,充填后根管内残余的空隙;分别记录在距根尖2 mm与8 mm处牙胶、空隙与糊剂占根管横断面的比例,分析不同充填方式的效果。结果:在离体的条件下,热牙胶充填在扁根管内器械断离后行旁路根管充填的效果优于冷侧压充填(P<0.05),ObturaⅡ&System B优于Thermafil,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器械断离在扁根管内,从断离器械旁建立通路进行根管预备,ObturaⅡ&System B充填,可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牙胶密度即牙胶充填而积百分数(percentage of gutta-percha-filled area,PGFA),评价3种热牙胶充填技术的充填效果.方法:采用人完整单根管离体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冷牙胶侧向加压法、热牙胶垂直加压法、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Obtura Ⅱ)和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个根管分别在距离解剖根尖3、6和9 mm处横断,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根管横断面积和牙胶充填的面积,计箅出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结果: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显著高于冷牙胶侧压组和超声侧压组(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根管充填的深度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热牙胶垂直加压组和Obtura Ⅱ组的PGFA在9 him和3 mm处明显大于冷牙胶侧压和超声侧压组(P<0.05);在6 mm处,3种热牙胶的PGFA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侧压组的PGFA与根管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和Obtura Ⅱ允填后牙胶密度高,在9 mm和3mm处效果优于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超声振动侧向加压法充填效果受到根管深度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continuous wave of condensation technique,CW)充填后牙弯曲根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月确诊为牙髓根尖周病的后牙弯曲根管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分别采用连续波热牙胶、ObturaⅡ、冷牙胶侧压三种方法充填根管,记录单个根管的根管充填时间,根充后即刻拍X线牙片评价根充效果,术后半年定期复查评价疗效。比较三种充填方法的根充时间、充填效果以及疗效。结果:连续波热牙胶组根管充填时间少于ObturaⅡ与冷牙胶侧压组,充填效果优于冷牙胶侧压组,疗效优于ObturaⅡ组与冷牙胶侧压组。结论: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适用于后牙弯曲根管,操作快速有效,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的根管充填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根管充填技术对椭圆形根管充填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方法充填椭圆形根管后的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来评价各种充填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人离体单根管前磨牙30个,手用ProTaper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法、热塑牙胶注射加压法(ObturaⅢ)和连续波充填法(System B+ObturaⅢ)进行充填,然后分别在距根尖2、5、8 mm处横断,各个横断面在手术显微镜下拍照,再用图像分析软件记录横断面的根管面积和牙胶充填面积,从而计算出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结果:在2 mm处,3种充填法的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 mm处,ObturaⅢ组和SystemB+ObturaⅢ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显著大于冷牙胶侧压组(P<0.05),8 mm与5 mm处结果相同。结论:在5,8 mm水平,ObturaⅢ和SystemB+ObturaⅢ充填法的效果好于冷牙胶侧压法,而在2 mm水平,3种充填法的的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三种根管长度测量仪测定根尖吸收牙齿工作长度准确性的比较研究;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研究;儿童恒前牙冠折后牙髓活力的保存方法;Obtura Ⅱ热熔牙胶充填根管的微渗漏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GuttaFlow充填系统根管封闭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朱庆萍  代冲 《口腔医学》2010,30(4):217-220
目的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的根管封闭性能。方法30颗单根管牙沿釉牙骨质界截冠,采用冠向下法,使用ProTaper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分别以GuttaFlow充填系统、冷侧压充填法、连续波热塑牙胶充填术充填根管。采用葡萄糖定量法测定第2、7、14、21、28天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量。结果从实验第21天起,GuttaFlow充填系统的葡萄糖渗漏量要明显低于冷侧压充填法(P<0.05),而与连续波热塑牙胶充填术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uttaFlow充填系统在观测期内具有较好的根管封闭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用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密合性。方法收集63颗具有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Hero shaper镍钛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EQ plus热牙胶和冷侧压充填。然后距根尖2、4、6、8 mm处垂直于牙体长轴片切牙齿,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剖面,并采集图像,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根管充填物中牙胶面积的百分比(PGP),评价充填牙胶和根管壁密合性。结果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距根尖2、4 mm处充填密合性优于热牙胶和冷侧压。在6、8 mm处GuttaFlow与热牙胶的充填密合性无明显可见差别,但均好于冷侧压组。结论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用于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时,具有良好的密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