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保存的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2 2例 (2 6眼 ) ,术后随访 6个月~ 2 4个月 ,检查记录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 40 14± 8 17mmHg降至术后 18 15± 3 5 0mmHg ,比术前降低 5 5 0 % ,P <0 0 0 1。手术总成功率为92 3% ,保持功能性滤过泡 2 3眼 (88 5 % ) ,术后视力提高 2行以上者为 18眼 (69 2 % ) ,并发症主要包括浅前房 (3眼 )和低眼压 (6眼 )。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在青光眼再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1例(33眼)青光眼再手术病例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a,检查记录术后视力、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的(33.18±5.7)mmHg降至术后的(15.23±3.3)mmHg,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a眼压控制率为94%(31/33),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7眼(82%);并发症主要为低眼压(6眼)和浅前房(4眼)。结论:生物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用于青光眼再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在难治性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6例62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32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B组为对照组3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及角膜、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诊12mo,眼压: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12mo平均眼压:A组为12.3±2.3mmHg,B组为15.7±2.7mmHg,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术后12mo A组功能型滤过泡28眼(88%),B组功能型滤过泡20眼(67%),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浅前房5眼(16%),脉络膜脱离2眼(6%),B组浅前房3眼(10%),脉络膜脱离2眼(7%),滤过泡渗漏1眼(3%)。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金伟  肖虹  宫蔷 《眼科》2003,12(2):78-80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PTS)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机制及疗效评价。寻找透明质酸钠凝胶植入材料替代物。方法 :对 18例 2 5只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 ,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眼内反应 ,随访时间最短 30天 ,最长 4 2 0天。结果 :术前 2 5只眼平均眼压为 (38 2± 14 4 )mmHg ,2 5只眼术后 3只眼眼压高于 2 1mmHg ,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 2只眼仍高达 2 8mmHg以上 ,余眼压均控制在 7~ 2 0mmHg之内 ,术后 2个月手术成功率为 88% ,条件成功率为 92 % ,术后 3个月手术成功率为 82 % ,条件成功率为 88%。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 ,滤过泡扁平弥漫 ,轻微充血。术中、术后未出现浅前房、前房出血、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眼压 ,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提供了有效安全植入材料。可广泛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26例(32只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测量术前、术后的眼压,观察前房、滤过泡等情况.平均随访时间为9.3个月.结果 (1)术后6个月随访时平均眼压(15.28±4.51)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29.58±6.49 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9.28,P<0.001);(2)随访期间29只眼(90.63%)有功能性滤过泡;(3)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滤过手术的58例(74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组(实验组)26例(36眼)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32例(38眼).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的前房、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的浅前房发生率实验组(2.8%)明显低于对照组(21.1%);术后1年时实验组的功能性滤过泡(88.9%)较对照组(60.5%)多,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4.4%)较对照组(71.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地控制眼压,并能有效地促进青光眼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而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难治性青光眼68例(95眼)均采用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1wk,1mo及1a,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近期和远期眼压降低良好、视力明显改善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术后1wk,I度浅前房3眼,2例前房积血;1mo后随访,浅前房消失,积血吸收。随访1a,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伤口漏,前房形成良好。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视力、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双层羊膜植入物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PTS)联合羊膜植入物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6例 (32只眼 ) 12~ 2 8岁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植入物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眼压、眼内反应及滤过泡情况 ,并做前房角镜检查。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8 3± 4 2 )个月。结果 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 (2 8 6± 7 3)mmHg(1mmHg =0 133kPa) ,术后 (15 7± 3 7)mmHg ,差异有显著意义 (t=4 82 ,P <0 0 1)。术前用药2~5种 ,平均 3 2种 ;术后用药 0~ 2种 ,平均 0 8种 ,差异有显著意义 (秩和检验 ,t=12 8,P <0 0 1)。随访期间眼压≤ 2 1mmHg者 30只眼 (93 8% ) ,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正常者 18只眼 (5 6 3% ) ,用药后眼压保持正常者 12只眼 (37 5 % )。术后 6只眼有轻微前房出血 ;无前房变浅、眼部炎性反应、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经前房角镜检查 ,可见术区后弹力膜及残存小梁网变薄 ,5只眼可见小梁处有微穿孔。结论 NPTS联合羊膜植入术能有效降低眼压 ,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 ,术后并发症少 ,是治疗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陆华文  麦丹 《眼科学报》2003,19(2):89-9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 3~24个月,平均11.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39.72±7.26)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眼压降至(14.62±3.72)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73 P<0.001)。术后早期均形成弥散的滤过泡。术后3个月随访中,17只眼有16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6个月随访中16只眼有14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反应轻,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眼科学报2003;19:89-91。  相似文献   

10.
人羊膜与丝裂霉素C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羊膜与丝裂霉素C (MMC)应用于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施行同一标准的小梁切除术 ,将 2 6例 (4 2眼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羊膜组和MMC组各 2 1眼。前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 ,后者在术中一次性应用MMC ,浓度为 0 2 5mg/ml ,共 5分钟。随访 6个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 :羊膜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86 2 3 %和 96 68% ,MMC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5 8 79%和 79 5 6% (P <0 0 1)。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羊膜组为 86 2 6% ,MMC组为 5 1 3 3 %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视力 :MMC组术后视力下降者 10眼 (4 7 6% ) ,羊膜组则只有 2眼 (11 8%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并后并发症 :羊膜对眼部的副作用小 ,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 ;MMC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薄壁滤过泡、术后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前房出血、持续性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结论 :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 ,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且并发症较MMC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 ,寻找抗滤过泡瘢痕化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 ,施行标准的小梁切除术 ,将 3 0例 ( 5 0只眼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羊膜组和丝裂霉素 ( MMC)组各 2 5只眼 ,前者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 ,后者在术中一次性应用 MMC,浓度 0 .2~ 0 .4mg/ ml,时间3 m in,随访 6个月。结果 手术成功率 :羊膜组累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84%和 96% ,MMC组的累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60 %和 80 % ( P <0 .0 1)。功能滤过泡的累积存活率羊膜组为 88% ,MMC组为60 %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术后视力 :MMC组术后视力下降者 12只眼 ( 48% ) ,羊膜组则只有 4只眼 ( 16%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术后并发症 :羊膜组眼部的副作用小 ,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浅前房 ;MMC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有薄壁滤过泡、滤过泡渗漏、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持续性低眼压、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白内障等。结论 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 ,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且并发症较 MMC少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滤过泡的形成以及术后眼压变化。结果(1)眼压:术后3月内,12眼眼压均在10~21mmHg;术后6月,有1眼需用1种降眼压滴眼液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2)滤过泡:滤过泡Ⅰ、Ⅱ型滤过泡10眼;Ⅱ型滤过泡2眼。(3)并发症:术后前房有渗出反应8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8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随访3-12月,平均随访8.5月,观察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除1眼眼压24.38mmHg需用药物控制外,其余9眼眼压15.88-20.55mmHg,滤过泡均呈弥散型功能性滤过泡,视力提高3眼。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形成,使滤过泡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8例(3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滤过泡形成情况:I型滤过泡21眼.Ⅱ型滤过泡9眼,Ⅲ型滤过泡2眼和Ⅳ型滤过泡3眼;其中,功能型滤过泡占85.7%(30/35),非功能型滤过泡占14.3%(5/35)。眼压情况:术后第3个月,平均眼压(13.1±2.6)mmHg;术后第12个月,平均眼压(15.4±3.1)mmHg。手术总有效率为94.3%(33/35),主要并发症为前房渗出性反应5眼,前房有少量积血1眼(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能有效提高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3l例(31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方法:标准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羊膜植入,全视网膜冷凝术.结果 术后5~7 d眼压7~18 mmHg(平均12.5 mmHg),术后3个月(31只眼)眼压10~29 mmHg(平均13.5 mmHg),术后6个月(28只眼)眼压10~31 mmHg(平均17.5 mmHg),术后12个月(24只眼)眼压11-31mml-1g(平均17 mmHg);术后3个月(31只眼)眼压低于21mmHg为完全成功有25只眼,条件成功有4只眼,成功率93.5%;术后6个月(28只眼)完全成功有19只眼,条件成功有5只眼,成功率85.7%;术后12个月(24只眼)眼压完全成功有12只眼,条件成功有7只眼,成功率79.1%.术后6个月(28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14只眼,非功能性滤过泡14只眼;术后12个月(24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11只眼,非功能性滤过泡13只眼.术后3月(31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消失24只眼,术后12个月(24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消失18只眼.手术后并发症:前房出血有11只眼;有3只眼前房渗出;有6只眼有脉络膜脱离;元前房消失,有1只眼恶性青光眼.结论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联合手术:标准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植入羊膜,全视网膜冷凝术效果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滤过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临床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需行滤过手术的患者25例25眼施行小梁切除并丝裂霉素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评估其疗效。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视力下降外,其它患者视力变化均为不变或提高,术后1、3、7d,1mo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wk视力达到稳定状态;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7d,1、3、6、12mo眼压控制稳定;前房形成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低浓度丝裂霉素C及生物羊膜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F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4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观察术后滤过泡的形成以及眼压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随访3~24个月.结果 滤过泡:Ⅰ、Ⅱ型滤过泡34眼,Ⅲ、Ⅳ型滤过泡6眼;眼压: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3.2±2.7)mmHg,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15.6±3.1)mmHg.,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小切口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应用小切口三联手术对 2 2例 ( 2 3眼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诊 3~ 12月 ,平均 9 4月。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 ( 14 2 3± 3 .47)mmHg( 1mmHg =0 .13 3kPa) ,较术前眼压 ( 16 42± 3 5 .87)mmHg降低了 9.2 3mmHg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16眼 ( 69 5 7% )。术后 2 0眼有散光 ,平均散光度 0 92D。根据Kronfeld分类 ,术后Ⅰ、Ⅱ型滤过泡17眼 ( 73 91% ) ,Ⅲ、Ⅳ型滤过泡 6眼 ( 2 6 0 9% )。术后早期并发浅前房 1眼 ,前房纤维样渗出 3眼 ,少量前房积血 1眼。无一例后发障发生。结论 小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难治性青光眼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式缝线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MMC联合可拆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17例(22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追踪6~24月,平均10月。结果术后早期无1例出现浅前房,7眼由于拆线过早出现滤过过盛而致浅前房,无低眼压性黄斑水肿或滤过泡渗漏(31.82%)。术后早期均为Ⅰ型或Ⅱ型有功能滤过泡;随访10月有功能滤过泡15眼(68.18%)。术后早期眼压低于6mmHg的2眼,6mmHg~21mmHg的20眼,随访10月眼压在6mmHg~21mmHg的13眼,2眼需经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手术完全成功15眼(68.18%)。随访10月视力提高或不变14眼,8眼视力下降乃由晶状体浑浊加重或视神经损害所致。结论MMC可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式缝线,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机理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 2 0例 32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 ,术后观察视力 ,眼压、滤过泡及眼内反应。随访 1~ 8个月 ,平均 6 2个月。结果 :眼压 :术前 32眼平均眼压 48 6mmHg ,术后除 1例 1眼眼压高达 2 5mmHg外 ,19例 31眼均控制在 7~ 2 0mmHg之内 ,手术成功率达 96 9%。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 ,滤过泡扁平弥漫 ,轻微充血 ,无新生血管及纤维增殖发生。结论 :羊膜取材简便 ,疗效显著 ,为非穿透小梁手术提供了有效安全植入材料。可考虑广泛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