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宗艺  张慧  陈新枝 《光明中医》2008,23(10):1455-1456
中暑(Heat illness)与暑温之“暑必挟湿”的发病机理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探讨这两者的病因病机,认为中暑属于暑温的范畴,暑必挟湿,暑温挟湿与暑湿病有着根本的区别,对临床治疗中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答:“暑必兼湿”一语出自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长夏湿令,署必兼湿”。对此素有争议,如章虚谷同意此观点,认为“火湿合化而成署”。但亦有不同意此观点的,如朱丹溪说:“暑乃夏月炎署,盛热之气火也。”王孟英也说:“署乃天之热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亦始于温盛于署,暑字从日,日为天上之火,夏秋酷热始名为暑。”“盖在天为热,存地为火,其  相似文献   

3.
廖宇 《光明中医》2008,23(3):370-371
清·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指出“暑必兼湿”。王孟英认为:“暑令湿盛,必多兼感”。后世医家,如何廉臣、曹炳章等,皆对暑湿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综合分析之,暑湿产生之机理不外有外因与内伤两途。外因乃夏季气候炎热,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之气交蒸氤氲,人处于天地之中,复感其邪,焉能不病。内伤不外是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呆滞,因热而乘凉露宿,冷饮过度,外有暑热,内伤寒凉,合而为病。  相似文献   

4.
<正> 清代温病学家对暑病的论述,有"暑必兼湿"与"暑多兼湿"的不同见解,容易使人迷惑,是温病学教学中的疑点之一.由于暑病的兼湿与否,涉及到确立相应的治法,临证时必须辨明.就此,笔者作一初步探讨,敬请同道指正.暑病的病因关于暑病的病因,叶天士提出:"长夏湿令,暑必兼湿",他认为长夏暑气虽盛,湿气当令,感受暑邪的同时,必定兼感湿邪.一些医家把暑湿混为一体,认为暑是热湿合邪,暑中必有湿.如喻嘉言说:"热蒸其湿是为暑",章虚谷说:"火湿合化而成暑";吴鞠  相似文献   

5.
并论李氏王氏清暑益气汤何炎《素问·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暑为阴邪,其热性较温邪为甚,已无疑义。然而,长夏又是湿令盛行季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腾,人所感受之邪,暑湿每多兼夹,故叶天上《幼科要略》有“暑必兼...  相似文献   

6.
《汤头歌诀》曰:“缩脾饮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温,暑为阴证此之谓。”中医自古有“暑为阳邪”之说,既然暑为阳邪,那么如何理解暑为阴证呢?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三:其一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其二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其三暑多挟湿。暑之为病有:伤暑、中暑、暑湿、暑厥、暑秽、暑痫、暑风、暑瘵、暑湿病等。然暑病虽繁,可以阴阳以别之,有阳暑阴暑之分。阳暑者,由外感暑热之邪所致,即古人所言“暑月受热,故名阳暑”。症多见:身热心烦,汗出口干,神昏瘛疒从,舌红,苔薄黄,…  相似文献   

7.
暑温证治     
前言暑温是发生在夏秋暑季的一种热病。清代吴鞠通说:“后夏至温盛为热,热盛则湿动,热与湿搏而为暑。”“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病成。”“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因此,暑温病的成因是“热与湿搏”而热胜于湿所致,这点是必须首先加以明确的。现代所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很多地方和暑温病相似。从季节上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金昌衢州气象数据说明暑多兼湿。方法:收集金昌衢州气象数据计算其绝对湿度,将衢州立春夏至前绝对湿度和温度与金昌暑时绝对湿度和温度比较。结果:金昌衢州"暑必兼湿"一致,暑时温度和绝对湿度差别大,说明暑必兼湿与地理位置有关;衢州立春后夏至前的绝对湿度与金昌暑时的绝对湿度差别大,且在立春后期衢州绝对湿度要高于金昌在暑时绝对湿度,差别大,这与暑必兼湿是矛盾的。结论:暑多兼湿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9.
秋后谈伏暑     
在秋后的时令病中有所谓:“伏暑”者。“伏暑”和“春温”一样是“伏气”为病。不过春温是“冬伤于寒”,伏暑是“秋伤于暑”。从来暑有热、湿之争,王孟英谓“暑即热”也。热为火邪,发病骤急,决无潜伏之理,只有“暑湿”才有留连伏匿的可能,以湿为阴邪,胶滞粘着,錮结难解,所以叶子雨说:“伏暑多挾湿”,吴鞠通谓:“暑得湿则留”,是有见地的。温邪能伏,正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寒邪能伏同,冬有“非节之暖”的冬温,与“触而即发”  相似文献   

10.
对本症的一些认识暑湿流注是外科季节性的疾患,一般患发于夏秋之交,以7-9月最为多见,这是由于夏之暑热,长夏之湿,暑湿交蒸,蕴结而成。暑、湿均属“六气”之一,暑令酷热,湿令多湿,以及操作于烈日之下,坐卧于湿地,乘凉露卧、暑为寒束等,不论是天时气候的太过或失常,个人的不慎起居,均能罹致本症。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本症虽然邪自外入,但与患者的抗病力减退是分不开的。“暑令多汗,其气必伤”,阳气外达,故其见症,局部色白似阴。从这一类症状,我们可以明确辨别外证的阴阳虚实,不能专恃局部的红白为准,应以四诊所得,从而综合分析归纳诊断出它的确切类型;所以本症虽  相似文献   

11.
凌云 《东方养生》2014,(8):68-73
一年之内有三伏,三伏相连,是一年中最热的30或40天。伏有“潜伏”之意,一是指天气太热,生物“宜伏”不宜动;二是指“邪伏”,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伏日”里会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1、夏天为什么要清补? 盛夏酷暑炎热,最容易使人伤津耗气。且“脾主长夏”,“暑必挟湿”,夏令养生,宜采取清补结合的原则,即消暑化湿,益气滋阴。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各类食品。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清代医学大家王孟英论暑的学术特点进行了探讨。王氏对暑有独到发挥,指出暑性纯阳无阴,反对阴暑阳暑之分;明确暑多兼湿,而非暑必兼湿;对李氏清暑益气汤提出异议,创制王氏清暑益气汤,主治暑热伤津耗气之证。  相似文献   

14.
朱骏骁 《中医杂志》2007,48(2):187-188
晚清名医雷丰,字少逸,自幼随父学医,擅长诊治时病。在雷丰所著的《时病论》一书中,对伤风、伤暑、伤湿、伤寒(以下简称“四伤”)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向为近世医家所推崇,现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Chen XH 《中国针灸》2011,31(6):557-558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一种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中暑的发生除与高温有关外,还与周围环境的湿度有很大关系.中医学历来都有"暑必挟湿""暑多挟湿"的说法,夏季炎热,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漫空间,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暑邪(挟湿)侵犯人体后,必影响到脾胃,脾之运化功能失调,津液内停,导致痰湿内生.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9月每个长夏季节采用针灸治疗热痉挛型中暑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暑病,在温病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吴氏《温病条辨》中暑病内容有22条,列方29首,兹就有关内容作如下讨论。病机特性暑病之特点主要是暑必兼湿,因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蒸腾,人在气交之中,邪自口鼻吸入,痹阻气分,输化失常,湿热搏结,暑病遂成。吴氏谓:“伏  相似文献   

17.
朱骏骁 《江西中医药》2004,35(11):18-19
清代名医雷少逸擅长诊治时病,所著《时病论》对中风、中暑、中湿、中寒(以下简称“四中”)的辨治颇有特色,对现今临床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述要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中论暑邪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梳理了"暑必兼湿"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历代医家对"阴暑"与"阳暑"的认识。王孟英论暑的角度独特,他从六气性质、汉字构成结合中医理论、类比推导以及灵活应用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4个角度阐述暑多兼湿而非暑必兼湿的观点,反对妄立阴暑、阳暑之名,指出阴暑实质乃夏月之伤于寒湿者,确立暑性纯阳的特点,诠释、区别、发展了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王氏清暑益气汤。  相似文献   

19.
“长夏湿令、暑必兼湿”出自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这是叶氏根据季节气候特点而提出的论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以指导治疗乙型脑炎收到满意的效果,现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乙型脑炎,祖国医学归属温病范畴。从发病季节及临床症状来看,相当于温病中之暑温、暑风、暑痉等病证,是因感受暑热病毒而成。本病的流行,在本地区每年八月份为高峰,这个时期的气候正是小暑、大暑的节令,暑气当令,加上地处于长江流域,低洼潮湿,雨水较多,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湿热均盛。因此暑湿是造成本地区乙型脑炎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内经》中“秋伤于湿”之论所遗留的千年之谜 ,至今仍为人们冥冥探索〔1〕。笔者纵览经书 ,浅探谜宫 ,与同道研究探讨之。1 “秋伤于湿”乃《内经》所留疑问“秋伤于湿” ,语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疒亥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疒亥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3〕这两段经文均言“秋伤于湿” ,且病机十九条中又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