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胆绞痛发作的昼夜时间规律性,为临床胆绞痛的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用“十二时辰分析法”、“四时间段分析法”对324例胆绞痛昼夜发病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昼夜十二时辰中,子时胆绞痛的发生率最高;在昼夜四个时间段中,夜半胆绞痛的发生率最高。结论:胆绞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昼夜时间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胆病疼痛的昼夜节律,探讨其形成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手段,对342例胆病疼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胆病疼痛在昼夜十二时辰中,子时胆病疼痛发生率最高,在昼夜四个时间段中上半夜发生率最高。结论:胆病疼痛发病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3.
依时辰辨治内科杂病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流注”中的十二是辰配属十二经脉,构成了脏腑与时辰的配属关系,气血注入十二经脉各有值时,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时,常在其气血流注的时辰中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对某些发病有明显时间节律的内科杂病,服药时间皆选择在其时辰将至前服之,即迎时而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多次论述到“十二辰”。本文结合古文献及古天文概念,说明“十二辰”不是“十二时辰”,也不是十二时,而是先秦社会对时间空间方位的一种规定制度,有其特定的时间值及方位概念,所谓十二月、十二时、十二建、十二节……皆同此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现在人们熟知的“十二时辰”概念,是东汉后才大量使用的,《黄帝内经》里尚没有关于十二时辰的明确论述。了解这点,对学习“天人合一”以及中医时间理论,了解《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等,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义 《大家健康》2003,(5):10-11
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真心痛乃胸痹的重症,为中医“内科四大病”之一。多年来,笔者根据真心痛患者发作的时间性和规律性,实施朝、日、夕、夜分时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真心痛发作的时间性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阴阳,随昼夜四时阴阳消长而变化。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亦与时辰变化关系密切,经20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真心痛患者发病时间多在12MN至次晨4AM之间。究其原因,西医学可概括为:夜间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若冠状动脉急性栓塞,使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坏死而致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断与日节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内经》中有关日节律的理论,阐述了四时十二时辰配五脏的机理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并结合现代时间医学研究成果,从宏观与微观的两个侧面,初步探讨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五脏病“慧静甚”病理节律和十二时辰、气血流注以及分娩、死、脉象的昼夜节律与中医诊断的关系。希望对中医诊断学及时间医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时辰始于《易经》,是古人划分昼夜各阶段的特定的计时方法和名称。时辰医学详于《内经》。时辰医学可称为时间医学,又称之为生物医学,是时间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笔者对时辰医学与护理的关系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时间的规律性,做好其预防工作。方法:按每6 h为一时间段,统计12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各个时间段的发病情况。结果:昼夜发生高峰时间为上午6时至中午12时。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明显的昼夜趋势,高危时间段在上午。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不同日期十二时辰按时电针开穴的效应差异,以正常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按徐凤纳甲法的十日开穴按时取穴,分析电针对心收缩时间间期(STI)的即刻效应。结果:乙日十二时辰的LEVTI(左心室射血时间指数)、丙时十二时辰的Q-S2I和LEVTI、丁日十二时辰的LEVTI、己日十二时辰的Q-S2I、壬日十二时辰的PEPI(射血前间期指数)和PEPI/LEVTI比值的电针前后差值之间的差异都有着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曾发现:大鼠血清及组织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的变化与阴阳消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我们又选择小鼠作为实验材料,发现在一昼夜十二时辰的阴阳转化过程中,其血清LDH同工酶各组间的水平差异很大,而其血糖含量则相对比较稳定。那么在不同时辰,它们的水平究竟是高是低、遵循着怎样的变化规律,这些又与小鼠的生活习性、与昼夜  相似文献   

12.
<正> “生物钟”一词常常用来表示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本文所说的“生物钟”,是指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规律性调整而言。最近的研究表明:家燕的松果体是一个“生物钟”。松果体细胞不仅具有合成降黑色素的昼夜规律性,并且也是维持动物运动和体温的昼夜规律性所必需的器官。目前认为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与性机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15例五脏疾病死亡昼夜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15例久病五脏衰竭患者,每日十二时辰及旦、昼、暮、夜的死亡频数的分析,证实死亡与十二经脉营气的流注、自然界昼夜阴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统计结果提示死亡具有一定节律性,死亡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认为在十二经营气流注旺盛之时对病人采取定时循经施治,在危重病人死亡高峰期到来之前加强治疗措施,在高峰期内倍加看护,发现险情及时抢救,有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观察12只家兔空腹体表胃电图的昼夜变化,发现胃电图振幅变化在昼夜节律,蜃地最高,戊时最低,差异显著。于二时辰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发现辰时振幅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戊时振幅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效果与生物体的当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量临床现象和统计数据表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有昼夜24h分布差异,即昼夜24h内存在一个高发时间段,Aqoodimarler等均认为并验证了清晨高发时间段的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国外多数报道发病最高时间段是6~10时,国内[1]报道最高时间段是9~12时,其次为21~24时。对于农民心、脑梗死性疾病昼夜发病规律报道甚少,1990~1998年我们观察心、脑梗死各300例,对二者昼夜24h发病规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梗死组3O0例,男154例,女146例,≤65岁考162例,≥65岁者13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0例,男165例,女135例,<65岁者156例,>6…  相似文献   

16.
月经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现象,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于官出血。一般每月1次,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故称之为月经。研究发现,月经的这种“月节律”周期与月亮的盈亏等自然现象有密切关系,对大部分生殖期妇女而言,盈月、新月前后为经期高峰。我们对1149名女大学生的月经来潮时间与时辰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月经来潮与时辰的密切关系,同时为选择月经病的时间治疗进行理论性探讨。1资料与方法1.l资料来源18~21岁女大学生1149名,记录其最近一次月经来潮的具体时间。1.2资料统计将昼夜24h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的发作时辰节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心身疾病。中医属“胸痹”、“厥心病”范畴。发作时常表现为胸骨后疼痛,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轻者也可表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气短等。中医认为人体阴阳气血昼夜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本病的发作与人体阴阳气血密切相关。本人通过对15例冠心病患者的观察统计,发病时间列表如下:表15例冠心病患者发作时间从上表可以看出冠心病发作主要在半夜,此时人体内昼夜节律出现阴弦阳微,盛衰消长明显。现代医学认为夜间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根据冠心病具体特点及发作规律,我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规律,并给于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病人516次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结果1天24小时中,500~600为出血的第1高峰期,1600~1700时为第2高峰期,2300为第3高峰期。夜间出血212例,发生率为7016%,白天出血90例,发生率为2984%,出血发生的时间昼夜差异显著(P<001)。夜间死亡43例,死亡率为1436%,白天死亡19例,死亡率为649%,昼夜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的时间是有规律性的,根据其规律性采取相应治疗护理程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医院的急诊室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晚上9时以后,就会陆陆续续有不少患者,按着右上腹,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地前来就诊,而且大多数患者都知道自己“胆绞痛”又发作了。一天中的其他时间,这类患者相对要少很多,为什么胆绞痛常在夜间发作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26例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的季节及时辰上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现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在发病上有季节和时辰的差异分布,脑栓塞在时辰上也有高峰,提示了在季节和时辰上由于体内的代谢改变形成了脑血管病的发病差异分布,在指导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