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食管胃底侧枝循环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贲门及周围组织血管的表达,探讨其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侧枝循环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组80只和假手术对照组20只的贲门及周围组织行HIF-1α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其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术后30 d小网膜组织内出现小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出现阳性反应的棕黄色颗粒,术后60 d食管胃底组织肌层及黏膜下层新生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出现阳性反应的棕黄色颗粒.对照组呈阴性或弱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1α和VEGF过度表达可能在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侧枝循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时肠系膜血管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表达。并对其表达定位。方法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用门静脉部分结扎法制作门静脉高压模型。4周后取肠系膜血管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印迹(Westernblot)、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在蛋白及mRNA水平测定门静脉高压大鼠肠系膜血管HsPg0的表达。结果门静脉高压大鼠肠系膜血管HSP90的表达增强,且保持在蛋白及mRNA水平上的一致。HSP90不仅在血管内膜而且还在血管平滑肌层有明显的表达。结论HSP90可能参与了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病变的形成,从而为进一步揭示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门静脉高压大鼠消化道中的表达 ,以探讨VEGF在门静脉高压消化道病变中的作用。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10只。实验组行门静脉两步法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以建立门静脉高压模型 ;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应用免疫组化S P染色法检测VEGF在食管下段、胃体、空肠和结肠处的表达。结果示实验组门静脉压力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实验组及对照组中VEGF在胃体部表达强度较同组食管下段、空肠、结肠处增强 ;实验组中VEGF在胃体部表达较对照组增强 ,食管下段、空肠、结肠处无明显增强。提示VEGF在大鼠消化道中的表达不一致 ,VEGF的升高可能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病变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断流术前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PHPH)大鼠胃黏膜的表达,探讨HIF-1α和VEGF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制备PHPH模型80只,设假手术组(SO)60只,在术后3周施断流术。检测HIF-1α、VEGF和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断流术前PHPH组大鼠胃壁中HIF-1α(5.8±1.3)和VEGF(12.0±3.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HIF-1α(0.03750±0.05175),VEGF(0.7±0.1),P〈0.01]。术后HIF-1α、VEGF和MVD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和VEGF的表达,加重PHG。  相似文献   

5.
TNF-α及VEGF在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NF α及VEGF在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鼠食管局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 0只雄性SD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只。实验组行门静脉两步法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制备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模型制作后 7d、14d及 2 1dTNF α、VEGF及PCNA在大鼠食管下段中的表达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不同时相的门静脉压力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且实验组不同时相食管下段黏膜下血管数目及血管横截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 (P<0 .0 1)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TNF α、VEGF的表达在术后 2 1d明显增强 (P<0 .0 1) ,而PCNA的表达在术后 14d和术后 2 1d明显增强 (P<0 .0 1)。结论 在门静脉高压大鼠食管静脉曲张形成中 ,VEGF可能在食管静脉曲张维持和发展阶段起一定作用 ,TNF α可能参与食管黏膜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6.
VEGF、SP、CGRP及PCNA在门脉高压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门脉高压大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对照组为假手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SP、CGRP及PCNA在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SP、CGRP及PCNA较对照组表达增强,VEGF无明显变化。结论:SP、CGRP可能参与门脉高压大鼠结肠黏膜局部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时胃壁血管免疫复合物在胃粘膜病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辅以形态学观察,研究门静脉高压症猪粘膜C_3,C_4,IgG,IgE,5-HT的表达,分布及胃壁血管病变.结果:门静脉高压症猪胃粘膜的微血管壁有C_3、C_4,IgG,IgE及5-HT阳性或强阳性反应物伴明显的胃粘膜损伤,正常猪为阴性或弱阳性.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时胃粘膜的微血管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引起免疫复合物性损伤,可能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的表达,探讨其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血管与30例对照组织行PKC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KCα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内外血管PKC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血管和脾静脉呈强阳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RTPCR表明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VSMC中PKCαmRNA的表达是正常人的2.81倍。结论:PKCα过度表达可能是门静脉高压肝内外血管结构改变的重要原因,并可能改变其因管舒缩活性物质的合成及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la(HIF-la)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的表达,探讨其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血管与30例对照组织行HIF-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血管和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HIF-l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内外血管HIF-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平均吸光度为0.021 7±0.0048,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血管和脾静脉呈强阳性,平均吸光度为0.0591±0.007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a过度表达可能改变其血管舒缩活性物质的合成及敏感性,增加门静脉血流量,促进并加重门静脉的高压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 TOR信号通路在门静脉高压大鼠肠系膜中的活化状态,研究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门静脉高压大鼠肠系膜血管新生,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胆道结扎离断和部分静脉结扎制备门静脉高压症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和血流动力学分别评估肠系膜血管新生和门静脉压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血管新生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m TOR信号通路标志物P70S6K和4EBP1的表达。结果:术后3周,两种大鼠模型脾脏肿大、肠系膜血管新生和门静脉压力显著增高(P<0.01);VEGF蛋白表达量、P-P70S6K和P-4EBP1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增高(P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大鼠胃壁中的表达,探讨其对PHG病变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门静脉部分缩窄方法制备PHG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组(SO)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 (MVD) 计数。结果:HIF-1α,VEGF和CD34在PHG组大鼠胃壁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P<0.01)。结论:HIF-1α的过度表达可能在PHG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在胃黏膜微循环血管上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确定内皮素A受体的部位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外周血浆内皮素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胃黏膜内皮素A受体mR NA主要在黏膜基底部的微循环前微动脉和后微静脉血管壁表达 ,其中动脉表达明显强于静脉。其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r =0 86 9,P <0 0 5 ) ,与门静脉及外周血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 797、- 0 74 1,P <0 0 5 )。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 ;胃黏膜微循环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呈现上调趋势 ;内皮素及其受体mR NA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理,将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肝硬变组(LC组,n=15)、门静脉狭窄组(PVS组,n=15)和假手术组(SO组,n=12),以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胃壁结合粘液(GP)、胃粘膜内源性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胃基础泌酸量(BAS)以及H+返渗量(H+BD)。结果:LC组及PVS组大鼠内脏血流量较SO组明显增加(P<0.001),但胃粘膜却处于缺血状态;其GP和PGE2含量也较SO组显著下降(P<0.01),其中LC组又较PVS组更低(P<0.05);BAS3组间无差异,但LC组及PVS组大鼠之H+BD明显高于SO组(P<0.001),且以LC组最为显著。本实验结果提示:门静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屏障功能遭到严重破坏,尤以肝硬变大鼠为甚;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胃粘膜屏障功能削弱有关;肝功能受损参与胃粘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EDF/VEGF与MVD之间明显关系(P<0.01),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患者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 test,P<0.01).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1)、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1)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EDF/VEGF比值可较好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它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糖对大鼠肾成纤维细胞VEGF和PED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分析方法,测定在不同浓度高糖、不同时间点NRK细胞VEGF与PEDF mRNA的表达。设5.6mmol/L葡萄糖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加入不同浓度高糖的各组NRK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EDF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性改变;随着各组作用时间的延长,VEGF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PEDF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呈时间依赖性改变;VEGF与PEDF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11,P〈0.05)。结论在高糖环境中,体外培养的NRK细胞VEGF和PEDF表达失衡,PEDF表达下降的同时VEGF表达增加,两者的表达失衡可能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过表达核转录因子Kr(u)ppel样因子4(KLF4)是否下调胃癌AGS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分为4组:转染空质粒24 h对照组、转染空质粒48 h对照组、转染KLF4表达质粒24 h组、转染KLF4表达质粒48 h组.构建KLF4表达质粒,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空质粒、KLF4表达质粒到AGS细胞,24、48 h后提取总RNA和蛋白,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KLF4和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AGS细胞在24 h转染率为65%-75%,48 h转染率为40%~45%.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染24、48 h后,KLF4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563.584±250.744比4.997±5.729(P<0.05);351.852±212.439比2.4420±1.3770(P<0.05).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8 929±0.003 810比0.002 294±0.000720(P<0.05);0.018 375±0.008 263比0.002 193±0.001 698(P<0.05);胃癌AGS细胞KLF4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增加,相对应地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体外胃癌AGS细胞过表达KLF4导致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KLF4可能参与抑制调节胃癌AGS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隐睾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单侧隐睾对侧睾丸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45只雄性SD大鼠(22 日龄)随机分成单侧隐睾并生殖股神经离断组(A组)、单侧隐睾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15只.动物模型建立后(65日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上皮形态,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对侧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侧睾丸组织中eNOS和VEGF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相对于A组和C组对侧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的凋亡率最高(t1=3.04,t2=3.94,t1,t2>t28,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也显示B组eNOS和VEGF的表达含量较A组和C组都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和C组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和VEGF的高表达和生殖股神经在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的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而切断生殖股神经可以阻断这一损害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ith the damage of contralateral testis of unilateral cryptorchidism in the experimental rats. Methods Forty-five immature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aged 22 day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group A (unilateral cryptorchidism and the ipsilateral genitofemoral nerve division), group B (unilateral cryptorchidism), group C (sham operation), n = 15 in each group. When the rats were aged 65 days, all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testes were obtain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permatogenic epithelium in the test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germ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he 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technique. The expression of eNOS and VEGF was detected by us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testicular tissues.Results The germ cell apoptosi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t1 = 3. 04, t2 = 3. 94, t1 ,t2 > t28 , P <0. 01) , and the levels of eNOS and VEGF in the contralateral testes were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in group B as compared with groups A and C ( P < 0. 01) , but the entire indexes in groups A and C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eNOS, VEGF and genitofemoral nerve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mage of the contralateral testes of unilateral cryptorchidism, and the damage can be prevented by genitofemoral nerve divi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周围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CD31的表达,并探讨NF-κB和VEGF与门静脉区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在CTP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采用21G口径的钝头针行门静脉部分缩窄术,建立CTPV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行门静脉游离探查。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门静脉及周围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NF-κB、VEGF及CD31的表达,通过Image Pro Plus 6.0软件测定NF-κB表达的光密度(OD)值和VEGF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与术前相比,假手术组大鼠术后第1、2、3、4及6周NF-κB的核浆OD比值、VEGF的平均IOD值以及MV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较高(P〈0.01)。术前假手术组大鼠NF-κB的核浆OD比值、VEGF的平均IOD值以及MVD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上述3个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较高(P〈0.01)。在模型组大鼠中,NF-κB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及MVD呈正相关(r=0.654 6,P〈0.01;r=0.620 7,P〈0.01),VEGF的表达与MVD也呈正相关(r=0.636 9,P〈0.01)。结论 NF-κB及VEGF可能与CTPV的形成有关,并可能参与CTPV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在BPH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意义.方法:对35例手术切除的BPH组织(BPH组),2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对照组)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DF和VEGF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统计学分析两组标本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PH组中VEGF和MVD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D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VD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ED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VEGF与PED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EDF表达水平降低和VEGF表达水平增加,促进前列腺组织的血管生成作用,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PEDF和VEGF的不平衡表达可能是BPH组织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BPH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相关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胰腺癌中PEDF和VEGF平衡关系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胰腺癌标本,观察PEDF和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以及相应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和肿瘤血管密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血管侵犯、肿瘤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PEDF/VEGF与MVD之间明显关系(P<0.01),PEDF/VEGF值大小与肿瘤病理TNM分期(P<0.01)、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有密切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51例患者根据PEDF/VEGF值是否大于0.5分为两组,其中PEDF/VEGF≥0.5组生存曲线明显高于PEDF/VEGF<0.5组(log-rank test,P<0.01).PEDF/VEGF比值(风险系数0.390;P<0.05)、淋巴结转移(风险系数3.38;P<0.01)、远处转移(风险系数3.447;P<0.01)是胰腺癌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EDF/VEGF比值可较好反映胰腺癌中的血管增生;它与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是胰腺癌重要的预后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