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成  陈永强  罗泽斌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6):403-404,407,F0004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其原始图像与磁共振常规扫描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55例患者(36例胆囊结石和19例胆总管结石)行重T2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HT2-FSE)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及常规轴面FSE序列MRI T1WI及T2WI扫描。结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最大强度投影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及扩张胰管的形态结构。多数较大的胆系结石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原始图像及MRI常规T2WI图像上可很好地显示,但常在最大强度投影图像被掩盖;较小的胆系结石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最大强度投影图像及MRI常规T2WI图像均难以准确显示,而仅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原始图像上显示。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原始图和最大强度投影图像以及磁共振常规扫描是分析、诊断胆系结石的一个有机整体,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B超检查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应用1.0T超导MRI扫描仪对57例患者(38例胆囊结石和19例胆总管结石)行重L加权多次激发FSE序列(HT2-FSE)MRCP扫描及常规B超检查。结果:尽管MRCP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及扩张胰管的形态结构,但多数较大的胆系结石常在MIP图像被掩盖;较小的胆系结石在MRCP的MIP图像上均难以准确显示.而仅在B超检查图像上显示。但对于19例胆总管结石,B超仅可显示其中的9例(47%)。结论:由于MIP重建技术的固有特性,MRCP的MIP图像易遮盖结石所致的低信号充盈缺损,因而对于胆系结石的诊断.应有机地结合MRCP与B超检查,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成像技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CP及薄层T_2WI脂肪抑制序列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可疑胆系结石患者行常规上腹部MRI及MRCP,且对兴趣区行薄层T_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与ERCP或手术结果对照,比较分析增加薄层扫描前后对胆系尤其是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增加薄层扫描后对胆系结石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常规MRCP与增加薄层扫描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9%、96.4%。将不同部位结石进行合并,增加薄层扫描前后所得数据用配对卡方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加行兴趣区薄层扫描有助于小结石的直接显示,降低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一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RCP-MIP)重建图像、重建图像结合原始图像及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2005年5月10日至12月20日期间,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45例,在2d内先行MRCP检查,再行ERCP检查。内镜下取石术明确诊断结石38例.外科手术明确诊断2例,共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40例。MRCP由2位放射科医师做出诊断,ERCP诊断由施术者会同放射科高年费医师共同做出。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对比较的显著性检验采用)χ2验。结果:单纯MRCP-MIP重建图像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0.0%、60.0%、68.9%;重建图像结舍原始图像分剐为90.0%、40.0%、84.4%:ERCP分别为92,5%、100%、93.3%。MRCP-MIP重建图像与ERC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重建图像结合原始图像与ERC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MRCP-MIP重建图像结合原始图像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ERCP相仿,单纯MRCP-MIP重建图像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常规1次屏气螺旋CT扫描,并分析其CT征象。结果(1)CT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准确率达92.3%:(2)根据密度不同,结石分为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结石:(3)常伴有胆内胆管的柱状、囊状扩张;(4)CT可准确显示其并发症。结论CT对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KVDR腹部立卧位摄影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例急腹症患者腹部立、卧位摄影,对其影像质量及信息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腹部立卧位图像整体结构显示清晰、层次丰富,甲级片率达98.3%;消化道穿孔132例,诊断符合率96.2%;肠梗阻肠郁胀44例,诊断符合率90.9%;穿孔合并肠梗阻25例,诊断符合率100%;泌尿系阳性结石26例,诊断符合率80.7%;3例可疑胆道结石。结论高KVDR腹部立卧位摄影能为临床作出初步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阳性结石的诊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对胆系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的经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胆系梗阻性病变62例,行MSCT检查作图像处理后进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变21例,胆管癌6例,胆囊癌侵犯或转移累及胆管6例,胆囊并胆管癌1例,胰头癌累及胆管2例,壶腹部癌6侧。良性病变41例,胆管结石32例,胆管炎8例,其中4例伴胆管结石,十二指肠绒毛腺瘤1例。胆道梗阻性病变诊断定位准确率、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8.39%和83.87%;恶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5.24%。良性病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7.56%和78.05%。比较增强后常规横断面图像和后处理图像的价值,结果表明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增强诊断信心、补充信息、纠正诊断。结论:MSCT成像技术是胆系梗阻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尤其对恶性病变能直观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系结石术后肝胆管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观察肝、胆管及邻周表现,对137例胆系结石术后4d至11年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方式对照。结果137例中超声诊断:(1)肝胆管正常57例;(2)肝外胆管扩张26例;(3)残留胆囊管扩张5例,其中1例并肝外胆管扩张,2例并胆管残留结石;(4)胆管积气11例;(5)胆管残留结石或再发结石39例;(6)胆管损伤2例。分别占41.6%,19.0%,3.6%,8.0%,28.5%,1.5%。结论术后超声检查对评价手术效果、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次屏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平衡驱动快速梯度回波技术(balanced fast field echo,B—FFE)相结合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手术证实的100例胆系结石患者,经过用常规轴位T2W/TSE、T2W/SPIR、T1W/FFE、DYNAMIC/T1W增强扫描及SSH—RADIAL MRCP、B—FFE扫描所得图像。结果 1.MRCP显示肝内胆管结石8例,肝外胆管结石68例,胆囊结石59例。2.B—FFE显示肝内胆管结石9例,肝外胆管结石64例,胆囊结石63例。结论 1.单次屏气MRCP是一种显示胆胰管的优秀MR成像技术。2.B—FFE通过断层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胆管内外解剖结构。3.两者相结合可提高胆系结石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N-MSCTCP)与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临床疑诊胆道梗阻行腹部螺旋CT及MRCP检查的136例病人,两位医生采用单盲法分别对其N-MSCTCP及MRCP图像作出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以ERCP、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对2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种诊断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均为100%。在定性诊断上,MRCP诊断胆道结石准确率高于N-MSCTC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2种方法相近,但N-MSCTCP显示转移灶更清晰、准确。N-MSCTCP对炎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CP,但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RCP对显示胆道结石有明显优势,而N-MSCTCP诊断炎性狭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肋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组38例进行如下检查:X线平片17例;CR21例;SCT胸部横断扫描并薄层重建7例;薄层横断扫描6例;薄层倾斜扫描7例;MSCT胸部横断扫描并薄层重建、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容积成像、最大密度投影18例。结果:X线平片、CR图像利于定位,其诊断率分别为71.0%、74.3%,诊断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T、MSCT利于显示病变,其诊断率分别为91.0%、92.6%,CT与前两者间诊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CT扫描对肋骨转移瘤的诊断优于X线平片和CR图像。薄层CT病变诊断率均达100%,将之确定为诊断标准;2D重建可作为横断图像的补充;3D重建可立体显示骨性胸廓的全貌,利于病变的整体观察及定位。结论:CT扫描及其二维、三维重建对肋骨转移瘤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X线平片或CR图像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患定位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MRCP进行分析,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全部病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其中48例行直接胆道造影,与MRCP对照,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且对ERCP或PTC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补充有价值的诊断信息。MRCP对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梗阻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4%,结合MRI可提高至95.3%。结论:MRCP对梗阻性黄疸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及US。MRCP图像与直接胆道造影图像基本一致。方便易行无损伤,应列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降低B超和胆道镜对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漏诊,从而提高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取净率。方法 总结58例胆管残余结石病人的B超、胆道镜及二者术中联合应用的诊断情况。结果 58例残余结石中,B超诊断准确率86.2%。胆道镜诊断准确率93.1%。二者术中联用准确率为100%。结论 B超和胆道镜是胆石术后诊断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出现假阴性而造成漏诊,术中二者结合可有效预防结石漏诊并提高结石的取尽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不同检查方法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um,PA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RI多序列检查方法诊断PAD23例,并进行分析。结果:T1WI显示为囊状低信号影,与十二指肠相通者1例,其余22例表现为不均匀略低及高低混杂信号,均未明确诊断;横断位压脂T2WI显示含气液平面囊性病灶15例;冠状位FIESTA序列表现为混杂高信号或高信号影15例;呼吸触发3DMRCP表现为高或混杂高信号影16例;冠状位屏气3D-CELAVA动态增强扫描均清晰显示。其中合并胆系结石13例,胆系炎症及感染13例,胰腺炎3例,胆胰管扩张3例,十二指肠炎症3例。结论:MRI能多序列、多方位、直观、无创的清晰显示PAD的部位、大小、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同时显示胆胰疾病形态学改变。故MRI多序列检查非常必要,是PAD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接受器工作特性分析(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分析评价超声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简要介绍ROC的原理和应用。方法:胆囊切除术后怀疑胆管结石的患者4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5例,年龄25—89岁,平均年龄56.3岁,行超声检查,三日内同时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用SPSSll.0软件进行ROC分析。结果:ROC分析显示,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ROC曲线下面积=0.910,表明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性较高。T管造影的准确率为91.5%,在超声和T管造影的提示下胆道镜取石成功率95.7%。结论:超声应为诊断胆道结石的首选方法,其他影像方法也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2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行外科治疗的资料,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各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适应证。结果:(1)手术组,单纯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489例,左肝叶切除86例,右肝叶切除25例,胆肠吻合术31例;(2)胆道镜组,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789例,左肝叶切除63例,右肝叶切除21例,胆肠吻合术16例。术后结石取净率,残石率,5例,10年复发率分别为:手术组71%,29%,45.8%,66.7%;胆道镜组98.8%,1.2%,2.9%,7.2%。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组27.6%,胆道镜组5.6%。结论:手术配合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应用MSCT、MRU对泌尿系统结石进行成像,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进一步提高影像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采用多层螺旋MSCT及高场MRI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应用工作站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各由两位影像专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8例患者,78例结石患者均经MSCT检查,其中60例经MR检查。MSCT平扫对结石显示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100%,MRU对结石显示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90%。MSCT2.5mm层厚重建图像显示小结石总数与5mm层厚扫描图像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0),MR对小结石均未能良好显示。MSCT、MRU两者总体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53)。厚层MRU图像质量优于多层薄层MIP重建MRU重建图像(P=0.041)。结论MSCT平扫薄层重建对于显示小结石具有明显的优势。MRU无电离辐射,适用于婴幼儿或孕妇患者。MSCT、MRU扫描范围大,均适用于多病灶患者的检查,结合原始图像,可以全面评价患者泌尿道疾病。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6例输尿管梗阻患的MRU检查所见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6例输尿管梗阻患中,输尿管癌18例,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2例,输尿管先天性狭窄17例,腔静脉输尿管1例,输尿管息肉2例,外在性病变致梗阻6例,膀胱癌侵及输尿管8例,所有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并且清晰显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其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77.9%,结论:MRU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输尿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原始图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非屏气MRCP技术显示胆道病变的能力。方法:6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前瞻性MRCP和ERCP检查。分析MRCP图像胆胰管显示情况,有无充盈缺损及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并与ERCP比较。结果:MRCP和ERCP分别显示了100%和88%的胆管结石。对肿瘤及其它胆道梗阻病变,MRCP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的作用与ERCP基本一致,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MRCP为85%,ERCP为88%,结论: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表现及胆总管结石术后常规超声、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及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检查在胆总管残留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在拔除T管前行常规超声、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及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检查,以T管X线造影作为诊断验证标准,对常规超声、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及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检查中胆总管显示率及胆总管残留结石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22例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常规超声显示胆总管11例(11/22,50.0%),因肠气干扰等未能显示胆总管11例(11/22,50.0%);常规超声对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40.9%(9/22);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胆总管显示率为100%(22/22);对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77.3%(17/22);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对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86.4%(19/22)。与常规超声比较,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对胆总管显示率(100%,22/22)和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77.3%,17/22)均高于常规超声的显示率(50%,11/22)和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40.9%,9/22),常规超声与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对胆总管的显示率和对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7、6.017,P均<0.05)。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检查对胆总管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86.4%,19/22)高于常规超声对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40.9%,9/22),常规超声与胆道腔内超声造影联合基频图像下注水检查对胆总管内残留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1,P<0.05)。经T管X造影检查证实胆总管残留结石9例,无残留结石13例。T管拔除术前22例患者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显示胆总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1)胆总管内无充盈缺损区(无结石残留或超声造影无法显示的小结石残留)。(2)胆总管内有部分充盈缺损区(有结石残留)。(3)胆总管内完全充盈缺损区,且缺损区以下胆总管未见明显造影剂填充(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梗阻)。结论 经T管胆道腔内超声造影是胆道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拔除T管前判断胆总管通畅性及胆总管内有无残留结石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