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贲门癌患者采用经胸贲门癌切除术与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贲门癌手术患者200例,其中胸外科手术治疗137例(经胸组),普外科手术治疗63例(经腹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和术后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胸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明显高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平均住院费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少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组高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组相比,临床采用经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可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增加患者5年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入路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间诊治的168例贲门癌手术患者经上腹正中入路或经左胸后外侧入路手术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组(102例)和经胸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有效性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病例、平均清扫淋巴结枚数、上切缘癌阳性残留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经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经胸组,经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12/102),少于经胸组的30.3%(2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腹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手术对贲门癌患者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180例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90例作为观察组, 另90例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T1期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记录两组术后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分析距肛缘≤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局切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96, 0.358;P=0.344, 0.550)。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接受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距肛缘距离≤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距肛缘距离≤8 cm直肠癌T1期患者可获得与根治术相似的预后收益, 且有助于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切缘性质是影响局切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我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ERAS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和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RAS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常规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ERAS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后者,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后者,术后并发症比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 ERAS理念指导下的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其进一步应用需多学科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前后曲线变化与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和对照组(无并发症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的亚群结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0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7例。术后4d时,观察组患者的C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d时,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d(P<0.01)和术后9d(P<0.05)时,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d(P<0.05)和术后9d(P<0.05)时,观察组患者的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术后的曲线变化与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肺功能、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清扫术的125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AG)、鳞癌组(SG)、大细胞癌组(LG),观察手术前后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及生存率等。结果 LG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方面均高于SG组、AG组(P<0.05);AG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术后恢复时间方面均高于SG组(P<0.05);LG组在FVC%方面高于AG组(P<0.05);LG组、AG组在FVC%、FEF50%、FEF75%方面与SG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18个月后各组患者生存率均低于第12个月的随访结果(P<0.05),SG组在12、18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AG组、LG组(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时,大细胞癌手术治疗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方面均高于腺癌、鳞癌患者;鳞癌患者生存率及身体评价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理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的111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经胸、经腹、胸腹联合三种手术径路的切端阳性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1例贲门癌病人病人中,经胸19例,经腹83例,胸腹联合9例,三种手术径路的上切缘阳性率和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手术方式应以经腹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分型及转移特点在外科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分型和转移特点及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方法:1010例贲门癌手术患者,分别行标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胸腹联合切口609例,腹部正中切口136例,单纯开胸切口265例。联合胰脾切除57例。总结不同类型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情况。结果:SiewertⅢ型占贲门癌的56.3%(569/1010),5年生存率仅39.19%,明显低于SiewertⅠ型和Ⅱ型患者,SiewertⅠ、Ⅱ和Ⅲ型的胸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3%(13/98)、9.3%(32/343)和1.6%(9/569),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ewertⅠ、Ⅱ型可经胸行根治术;SiewertⅢ型食管受累者需经胸腹联合切除进行根治;其余的贲门下癌均可经腹完成根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肝素治疗实体肿瘤术后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实体肿瘤术后合并DI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剂量肝素组30例,中小剂量肝素组28例。微剂量肝素组每天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量为10~25 mg;中小剂量肝素组每天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量为50~100 mg;疗程3~5天,两组其他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记录治愈率、出血情况、入住ICU时间、呼吸机使用天数及28天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PT、APT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剂量肝素组和中小剂量肝素组治愈率分别是46.7%和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剂量肝素组的1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中小剂量肝素组7例患者用肝素后出血情况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时间及呼吸机使用天数,微剂量肝素组明显低于中小剂量肝素组(P<0.01);两组比较28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剂量肝素治疗实体肿瘤术后合并DIC较中小剂量肝素疗效好,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治愈率,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和内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用超声刀与电刀行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资料,其中41例术中用超声刀手术,64例术中用电刀,比较两组特殊器械的应用,腋窝清扫时间、术中清扫腋窝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相比,腋窝清扫时间无显著差异(21.8±5.6min vs.15.8±4.8min,P>0.05),但住院时间(10.4±4.9d vs.18.2±6.8d,P<0.05)、术中清扫腋窝出血量(5.1±3.7mL vs.34.9±15.3mL,P<0.05)、术中副损伤(0% vs.4.7%,P<0.05)、术后引流量(265.4±52.2mL vs.512.6±104.4mL,P<0.05)、术后并发症(12.20% vs.18.75%,P<0.05)在超声刀组明显少于电刀组,术后引流液超声刀组颜色变化快(1.8±0.5d vs.2.6±0.7d,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超声刀效果好,能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冯光强  高兴才  陈涛 《癌症进展》2021,19(17):1774-1777
目的 观察微创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26),观察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氧分压、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72 h,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57%(20/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4%(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9,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6个月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相比传统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安全可靠、微创、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对术后恢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高龄贲门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经胸、经腹两种手术径路的切端残留率、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切端残留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胸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与经腹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贲门癌术前应充分评估分析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以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4年6月建院至1988年6月共收治贲门癌441例,其中做贲门癌根治术361例,分别经胸和胸腹联合两种术式进行手术,这两种术式优劣及效果目前仍有争论。文章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两组进行对比,也阐明了经胸腹术式能彻底清除转移淋巴结,并能提高贲门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9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FTS)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患者术前、术后12h、24h及48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和TNF-α的浓度,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上肢血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FTS组及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8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和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12h及24h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IL-6、IL-8及TNF-α的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在FTS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56.98±17.09)mL和(158.57±16.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水肿、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在FTS组及对照组无差异(P>0.05)。FST组及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37±1.89)d和(10.37±2.0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可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及炎症反应,明显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韩悦  管敏  张巧凤 《癌症进展》2021,19(12):1265-1268
目的 探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中间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中间组采用中间入路的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联合组患者则采用尾侧中间联合入路的方式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9-9(CA19-9)]水平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中间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中间组(P﹤0.01);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血清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与中间组患者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中间组(P﹤0.05).结论 与常规中间入路相比,尾侧中间联合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IM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术后IMRT的宫颈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膀胱容积测量仪监测膀胱容量,对照组采用医生口头指令和患者主观感觉膀胱充盈程度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三维方向靶区移位误差、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的差异,以及主要危及器官膀胱、小肠、直肠和股骨头受照体积百分比,再比较两组放疗期间出现的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头脚和腹背方向的位移误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左右方向位移误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I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小肠的受照体积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直肠、股骨头的受照体积百分比虽小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出现腹泻的时间早于观察组。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IMRT中采用超声膀胱容量监测技术来维持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可减少靶区位移误差,增加靶区勾画的精确性,保证有效的靶区照射剂量,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危及器官的生理功能,减轻放疗反应,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贲门癌采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与经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4例贲门癌患者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经胸贲门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1±6)个,明显高于对照组(7±3)个;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淋巴结阴性3、5年生存率及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阳性3年生存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生存率虽与经胸路径切除术治疗无明显差异,但采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可提高淋巴结清除,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更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贲门癌手术径路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贲门癌最佳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贲门癌临床资料,统计3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5年生存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手术与经胸和经胸腹联合手术相比,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径路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径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病情允许,经腹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EAS组(H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组),H组患者接受TEAS和硬膜外麻醉,E组患者只接受硬膜外麻醉每组各20例。各组分别于入室后即刻、术毕、术后12h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入室即刻血清皮质醇、IL-6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入室后即刻比较,两组术毕和术后12h IL-6水平、E组术毕和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术后12h IL-6水平均高于术毕(P<0.05);与E组比较,H组术毕、术后12h IL-6水平和术毕、术后12h皮质醇水平均降低(P<0.05);与E组、入室后即刻及术毕比较,H组术后12h 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乳腺癌仿根治术患者术后血清皮质醇和IL-6升高的程度,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26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经胸、经腹、经胸腹联合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成功率等;术后记录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经胸、经腹入路组比较,经胸腹联合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延长;食管切除长度缩短;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手术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9.09%,腹腔感染4.55%,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均明显低于经胸、经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采取经胸腹联合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食管切除少,淋巴结清扫彻底,手术成功率高,并且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