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0、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手法治疗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A组外,将B、C、D组家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各组家兔造模后与治疗后关节冲洗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连续治疗3周,可以明显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降低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发挥对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模型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按摩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A组外,将其余3组大白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和B组正常饲养,不处理;C组给予推拿按摩加功能训练;D组取左后肢“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和梁丘”6个穴位电针治疗,电压6V,疏密波形,频率1.6-2Hz,输出强度1-3mA,每天1次,每次电针30min,连续治疗21d。处理前、后分别取各组家兔关节冲洗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C、D组关节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家兔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手法治疗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给予推拿按摩加功能训练;D组取左后肢"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和"梁丘"穴电针治疗,电压6 V,疏密波型,频率1.6~2 Hz,输出强度1~2 mA,每天1次,每次留针25 min,连续治疗21 d。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和治疗结束后采集4组动物的关节液,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和手法治疗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关节液中MDA和NO的含量,提高SOD的活力,(P<0.05);电针组和手法组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电针组与手法组比较,各指标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手法治疗可明显降低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MDA和NO的含量,提高SOD活力,这可能是此两种疗法改善骨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动物采用左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取左后肢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和内外膝眼6个穴位,用毫针斜刺或直剌得气后,进行电针操作,连续治疗3周;西药组灌服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3周.处理前后,对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和软骨标本,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和软骨的病理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 经治疗后,电针组和西药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软骨细胞的过度凋亡,降低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探讨不同波型电针促进软骨修复的机制。方法:将97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32例,脱落2例)、连续波电针组(32例,脱落2例)和断续波电针组(33例,脱落3例)。3个电针组均穴取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疏密波电针组采用疏密波(频率2 Hz/10 Hz),连续波电针组采用连续波(频率10 Hz),断续波电针组采用断续波(频率10 Hz),留针30 min。各组均每周治疗3次,每周一、三、五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LKSS)对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关节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各组治疗后LKSS总评分及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连续波电针组及疏密波电针组在LKSS总评分、不稳定、疼痛、肿胀方面的评分升高程度大于断续波电针组(均P<0.05)。各组治疗后关节液TGF-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疏密波电针组增加程度大于其余两电针组(均P<0.05)。结论:3种不同波型... 相似文献
6.
推拿加功能训练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推拿加功能训练对膝骨关节炎家兔模型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a的影响,探讨推拿加功能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电针治疗组(C组)、手法治疗组(D组).除A组外,其余3组将大白兔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7周制成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和B组正常饲养,不处理;C组电针治疗,D组给予推拿手法加功能训练治疗,连续治疗21 d.处理前、后分别取各组家兔关节冲洗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关节冲洗液中IL-1β和TNF-a的含量.结果 经治疗后,C、D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加功能训练治疗能降低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a的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投硬币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评价2组疗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含量。结果 2组均有良好的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TNF-α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浮针疗法和电针疗法均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浮针疗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可能与浮针疗法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学和脾脏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给予注射氯苯丙氨酸(PCPA)睡眠剥夺后,安定组给予腹腔注射安定,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神庭,每组每日治疗1次,连续5 d后行旷场实验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脾脏IL-1β、IL-6和TNF-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安定组和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和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安定组和电针组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百会、神庭既能明显改善睡眠剥夺症状,又能很好控制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解除失眠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步通络熏蒸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探讨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A正常组、B模型组、C对照组、D治疗组,B、C、D三组按照Hulth造模方法造成膝骨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给予健步通络熏蒸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外涂。给药10天后测定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白介素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含量。结果:对血清、关节液IL-1β、MMP-3指标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ulth造模法可以制造出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膝骨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大鼠血清、关节液中IL-1β、MMP-3含量升高,IL-1β、MMP-3可能是参与0A发病过程的重要介质;健步通络熏蒸液、扶他林均具有降低血清、关节液中IL-1β、MMP-3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对膝骨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电针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痛性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大麻素受体2(CB2R)、p-P38、p-ERK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KOA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盐水组、模型组、电针组、CB2R阻断组、CB2R阻断+电针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和盐水组外,采用左膝关节腔注射谷氨酸钠碘乙酸制备KOA慢性疼痛模型,盐水组左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15日,电针组于左侧“阳陵泉”“内膝眼”行电针刺激,15 min/次,1次/d,CB2R阻断组腹腔注射CB2R阻断剂,CB2R阻断+电针组腹腔注射CB2R阻断剂后行电针干预,5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间歇1 d进行痛性行为学评价,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左侧脊髓背角CB2R表达及脊髓背角神经元CB2R、p-P38和p-ERK定位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机械痛缩足阈和左后肢负重能力显著降低(P<0.01),左侧脊髓背角CB2R表达及CB2R/NeuN、p-P38/NeuN、p-ERK/NeuN双染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B2... 相似文献
12.
13.
针刀疗法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观察疗程前后免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 IL- 1β、IL- 6、TNF-α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方法 :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 ( A组 ) ,手法治疗组 ( B组 )及空白对照组( C组 )。造模成功后 ,A组动物予以针刀治疗 ,配合以关节手法治疗 ;B组只予以关节手法治疗 ;C组不作任何处理。采取放免测定法检测 A、B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 IL- 1β、IL- 6、TNF- α水平。结果 :同 B组相比 ,治疗后 A组关节液中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 ( P<0 .0 1) ;A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 IL - 1β、IL - 6水平亦明显下降 ( P<0 .0 5)。结论 :针刀疗法能通过对关节周围经络循行部位上筋结的治疗、逐步恢复关节动力学的动态平衡 ,从而抑制关节液中 IL- 1β、IL- 6和 TNF- α水平的异常升高 ,达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壮骨颗粒对退变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自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退变性膝骨性关节炎完成实验的60例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Doll氏分组法分为壮骨颗粒组30例、硫酸氨基葡萄糖组15例、透明质酸钠组15例,各组分别给药4周,比较治疗前后关节液中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壮骨颗粒组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壮骨颗粒对退变性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中IL-1β、TNF-d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IL-1β、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以及MMP-1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造模成功后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处理。进行血清IL-1β水平以及关节液IL-1β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DR2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1的基因表达。结果:关节滑液的IL-1β水平中药组与西药组没有明显差异,而两者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骨及软骨下骨DDR2表达结果显示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关节滑膜MMP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抑制滑膜细胞分泌IL-1β的作用,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关节炎信号分子DDR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细胞因子IL-1蛋白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L-1β基因水平3个层次探讨电针治疗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将大鼠右侧股静脉双重结扎造成实验性膝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所有大鼠均于6周后颈椎分离处死,无菌获取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形态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IL-1和IL-1β-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有效抑制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IL-1蛋白水平和IL-1β-mRNA表达水平,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戴政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483-4484,4493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关节腔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取40只采用单侧后肢管型石膏伸直位制动法造模,其余的10只不造模,作为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将OA模型兔等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HA组、鹿瓜多肽Ⅰ组、鹿瓜多肽Ⅱ组。各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6周后抽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NO、IL-1β的含量。结果治疗前各组NO、IL-1β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鹿瓜多肽Ⅰ组关节液中NO、IL-1β含量与H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鹿瓜多肽Ⅱ组关节液中NO、IL-1β含量与其他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OA模型中关节液NO、IL-1β含量,对治疗膝关节O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丹参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IL-1及TNF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了解丹参注射液膝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将64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关节炎的病理模型,以丹参与激素分别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于造模后2、4、6、8周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1及TNF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IL-1及TNF的水平明显高于丹参组及激素组,有显著差异;空白组未能测出IL-1及TNF;激素组低于丹参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1及TNF在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丹参能有效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及TNF的水平,其效果低于激素组,表明丹参关节内注射能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但效果略次于激素。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3例膝OA患者予电针治疗,穴取梁丘、血海、阴陵泉等,观察治疗前后患膝疼痛程度、下肢日常活动能力以及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电针治疗后,OA患者的患膝疼痛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治疗后(32.50±10.79)较治疗前(64.22±14.55)明显降低,下肢功能评分治疗后(9.05±1.89)较治疗前(7.38±2.01)明显增加,即患者的疼痛症状及下肢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同时,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膝OA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IL-1β及TNF-α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ABC-ELISA法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与脊髓腰膨大段中IL-1β水平。结果: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在原损伤局部,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脊髓腰膨大段来说,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电针治疗可以降低损伤局部IL-1β含量,这可能与电针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关;而对脊髓腰膨大段IL-1β含量则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这说明电针可能通过升高脊髓组织中IL-1β含量刺激神经生长因子产生,从而促进损伤坐骨神经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