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以胃气为本"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主要学术思想,后世称他是"脾胃派"的创始人.李东垣认为脾胃为阴阳气血之根缔.现将其学术思想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健康身体始于足下。足乃生命之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百病由寒生,寒从脚下起",这些都说明了脚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的双脚承受着人体的全部重量,是人体负担最重的部位。而且脚是6条经络的起止  相似文献   

3.
正从我国传统医学角度来看,双脚除了用来行走之外,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以及人体的"第二心脏"。如双足酸沉、行走无力,往往是肾虚的表现。据古医书记载,人有四根——耳为神机之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足为精气之根。而足除为四根之一外,还被称为根中之根。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足即为其根,树根枯竭则枝  相似文献   

4.
人禀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人身一气周流之圆运动无不遵循着阴阳二气互根互用、消长转化的规律。"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黄帝内经》中论及的厥阴、阳明是阴阳转化的极致状态,分别对应圆运动左升右降的厥阴升机与阳明降机,是临床的重点、难点。文章以"气一元论"为宗旨,初步探讨厥阴、阳明之理论基础,然后结合案例浅析其在论治晚期癌症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何者谓天根,何者谓月窟?天根月窟之词从哪里来?经考证,渐有所知:此二词来源于北宋大易学家邵雍(字尧夫,号康节)。邵氏在《康节说易》中曾几次谈及天根与月窟。他在《观物吟》一诗中说:“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官都是春。”他在《月窟吟卜诗中说:“月窟与天根,中间往来频。所居皆绰绰,何往不伸伸。投足自有定,满怀都是春。”此外,邵雍还在《和魏教授见赠》一诗中慨叹道:“读书每到天报处,长惧诸公问极玄。”《观物吟》和…  相似文献   

6.
金玲  居明秋  居明乔 《中草药》2001,32(4):362-364
我国药典 1 995年版收载川乌应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性味辛、苦、热 ,有大毒。具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之功效。而乌头子根 (侧根 )的加工品为附子 ,性味辛、甘、大热 ;有毒 ,具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均为常用中药。二者虽是同一植物 ,但药用部位不同 ,其性味功效也不尽相同 ,故不可混用。笔者检验中发现在川乌使用中误认表面光滑的子根作川乌用 ,《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 .中药彩色图集〔M〕.广东 :科技出版社 ,1 995)也是把乌头子根作生川乌 ,把乌…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地处中原,是璀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医药文化在华夏文明发展与进步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这里的营养,形成了完备的医药体系。这里不仅孕育了"医圣"张仲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等多位古代医家,更是扁鹊、华佗、孙思邈多年行医采药,著书立说之所。这里也曾有这么一个人,凭借他手中的银针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为中医针灸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他就是邵经明教授。一、少学有成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双足与保健》2007,(5):16-17
在著名的十朝古都——南京,有一位"特殊"的年轻人。他出身医生世家、医学院毕业却放弃医生职业,不顾亲友反对,毅然决然投身足疗事业。多年来,他潜心钻研、继承发扬中华传统医学,以自己那颗赤子之心、那双男儿之手,为他人送去了健康、送去了幸  相似文献   

9.
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健康谚语——“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人老腿先衰,树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与全身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对于人体健康所占的重要位置。以下介绍的方法教给您“动一足而健全身”。 干浴法 也称干洗脚。方法一是足浴后坐于床上,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同侧手托住脚踝,对侧手用小鱼际部在涌泉穴做上下推擦,直到脚心发热为止;做完一条腿再换另一条腿。二是坐床上,两脚心相对,用两手拇指指肚自脚跟  相似文献   

10.
正平日里家中买来新鲜蔬菜,很多人在择菜时习惯于掐头去尾,把叶、根等部分择去。殊不知,当做垃圾扔掉的这些部分,有不少都是蔬菜身上最有营养的地方,在烹调时善加利用,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芹菜叶芹菜叶比茎更有营养。芹菜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均是茎的10倍以上。芹菜叶散热、祛风利湿、润肺止咳作用较强;芹菜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对头痛的认识是,头为元神所居,“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之处。因此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均可导致头痛。福建民间有以大青根(马鞭草科)为主组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药方组成为:大青根40g,豨莶草15g,海风藤15g。上方水煎,每日1剂。方中海  相似文献   

12.
师说     
《东方养生》2013,(2):17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施心而已矣。"(《孟子·告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  相似文献   

13.
杨真晖  黄泳 《国医论坛》2007,22(2):15-15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是指根本、开始,对应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井穴;"本"是指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根"与"本"部位都是在下,皆为经气始生始发之气,为经气之所出.但我们知道,十二经脉中除手三阳与足三阴6条经脉是从四肢发出外,足三阳经与手三阴经并非如此,比如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安页中,手少阴心经起于胸中等.也就是说,经脉未必都是起源四肢,可是为何井气都起于四肢"本根"部发出的井穴呢?  相似文献   

14.
周建伟 《四川中医》2008,26(9):38-39
"远道取穴"临床应用的依据公认是<灵枢>根结理论,然该理论太过空泛,缺乏实质内容.本文对根结脉气联系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五输理论与根结理论具有学术渊源,由"井→荥→输→经→合"所构成的五输循行是"根""结"脉气联系的部分路径;五输、经别循行同一体,由此建立的"五榆-经别循行系统"是"根""结"脉气联系的完整路径,其指导意义在于为根结理论补充了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内容,能更好地指导"远道取穴"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高脂血症"病在血液,根在脾胃"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研 《中医杂志》2004,45(2):155
导师隗继武教授以重点研究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多年来对脾胃学说深研细琢,学以致用,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随师学习中深得老师教诲,受益匪浅,且导师在遇到其他系统疾病时亦能巧妙运用脾胃学说的观点进行辨证治疗,他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和治疗就是一个例子.他认为本病是"病在血液,根在脾胃",乃脾胃失健,不能分清泌浊,膏脂、痰浊瘀滞血中为患,所谓"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医门法律>),脾胃为生痰之源,故其根在脾胃.  相似文献   

16.
<正>《黄帝内经》记载:"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这足以证明脚与全身的关系是如何密切,脚对于人体又是何等重要。由于双足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足部的血压最高,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之地球吸引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就在  相似文献   

17.
白发与谢顶     
周止敬 《科学养生》2014,(11):38-39
<正>人类的初期是全身披毛的,经过长期进化,毛发的御寒和保护功能退化只剩下头发、眉毛、睫毛、鼻毛、腋毛和阴毛,男人则生有胡须,西方人普生较重的体毛,中华民族则少见。头发力量不小,把2000根头发拴到一块,能轻松地支撑30千克的重量。满头秀发可以吊起两头非洲大象。头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古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代成人的标志是把头发绾上头顶,叫做"束发"。"髡首"则是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五刑之一。人的头发平均约有12万5千  相似文献   

18.
大约在1951年秋,那时我与丁福保先生在同一诊所开业,因为我见到他在短短的一个月中,用"蜜根"治愈了好几个腹水患者,所以便和他谈到治血吸虫病的问题.那时他对于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9.
妙在 "脐"中     
袁秀芬 《养生月刊》2022,43(2):164-166
肚脐,又名气舍、下丹田、命蒂.最早出现"神阙"二字的是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他认为:"脐中,神阙穴也.一名气舍,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活."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为人体元气之海,维系着全身的经脉,这个先天之气的出入之所,对人的后天性命也至关重要,《会元针灸学》中说:"神阙者,神之舍也,心藏神,脐为神之舍,故脐通心神."《厘正按摩要术》中说,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域,阴阳气血之发源,医家认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  相似文献   

20.
丁振学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14-715
关于舌苔之真假与有根无根,全国不少中医教材、教科书及文献资料将两者混为一谈,如现用规划教材认为“判断舌苔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其舌象特征是“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像从舌体上长出来者.称为有根苔,此属真苔。若舌苔不紧贴舌面,不像舌所自生而似涂于舌面,苔易刮脱,刮后无垢而舌质光洁者。称为无根苔,即是假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