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杏叶滴丸,每次5粒,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30d。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6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2.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银杏叶滴丸,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0 m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用药后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57%)明显高于对照组(39%)(P0.05),且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银杏叶滴丸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1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及评价银杏叶口服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录入符合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诊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以银杏叶片作为阳性对照,观察治疗冠心痛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医证候、心绞痛和心电图的综合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口服液与银杏叶片疗效相当,在某些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银杏叶片,而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白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急性胸痛发作5 h内就诊患者,从中选取怀疑为UA的患者测定其血中hs-CRP、P选择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浓度,并对疑似U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确诊UA,评价三者联合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敏感性。结果急性胸痛发作5 h内就诊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中hs-CRP、P选择素和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选择素及IMA单独或两两联合,与三者联合诊断UA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P选择素和hs-CRP联合检测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且能提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吴国祥 《陕西中医》2014,(11):1470-1471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治疗西药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临床干预效果及对P选择因素的影响。方法:68例不稳定型心血管病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盐、β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及低分子肝素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酮酯滴丸50mg/次,3次/d,相关心绞痛病发患者临时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心血淤阻证评分,同时检测患者血清P选择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对比对照组在总有效率(94.1%,76.5%)与中医症候有效率(97.1%,79.4%)均占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干预后心绞痛发病率(发作频次、硝酸甘油用量)与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银杏酮酯滴丸对不稳定型心血管病症有着良好的临床干预效果,并能同步降低P选择素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与消心痛片剂作对比。方法选取96例PCI/CABG术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消心痛组和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均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及长效硝酸酯类药物。在此基础上,第一组加服消心痛片(消心痛组);第二组加服速效心痛滴丸(速效心痛滴丸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药物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速效心痛滴丸组与消心痛组相比,心绞痛症状缓解以及心电图变化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头痛、心动过速、腰部不适、口唇麻木及不良反应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速效心痛滴丸缓解心绞痛症状对心电图的改善均高于传统治疗心绞痛药物消心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本院2003~2005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其用药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间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疗程4周。疗程结束评定中医症候、心电图及心绞痛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及心绞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
夏海江 《新中医》2022,54(8):64-67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冠心病SAP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评估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ST压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值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CRP(C反应蛋白)和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每次的持续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分析CRP和BNP。结果:2组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P0.05),其中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中,治疗后2组TC、LDL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C、LDL较对照组低(P0.05),HDL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BN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多(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且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时能够下调CRP和BNP的表达水平,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生物因子水平而发挥改善心绞痛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1个疗程,治疗3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72.5%,优于对照组的72.5%、57.5%(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生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梅 《河南中医》2001,21(3):23-24
8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人灵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采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GIK极化液,治疗组静滴生脉注射液,经近1年临床观察,发现生脉注射液能有铲的控制心绞痛发作,缓解临床症状,控制心律失常,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对缺血性损的耐受力,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进行心绞痛贴膏外敷;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绞痛贴膏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心绞痛症状,减少了硝酸甘油的用量,临床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舒心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心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心胶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变化及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变化。同时,观察舒心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多数监测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在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降低血脂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舒心胶囊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心胶囊比单用西药疗效更好,舒心胶囊能明显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异常,降低血脂,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9%,对照组有效率72.0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 CRP、PAI-1、MMP-2、IL-6、PAGM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PAI-1、MMP-2和PAGM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稳定患者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阳气亏虚、痰瘀阻络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鲁南欣康、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和47.8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C、LDL-C明显降低,HDL-C、apoA1/apoB100明显升高(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调节血脂等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7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组的临床疗效[RR=I.21,95%CI(1.12,1.30)]和心电图改善情况[RR=I.30,95%CI(1.15,1.46)]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6篇丈献中,4篇文献报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篇未提及安全性或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其他常规西药和中药,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药物安全性不明确,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葛根素注射液(P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连用5日;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滴,1次/日,疗程14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5天。[结果]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耗氧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6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西药外,另加补阳还五汤,日1剂,分两次服用。经过四周用药后,对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并按照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促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70.0%),(P0.05);在对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单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hs-CRP、IL-6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