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科收治的31例维生素K缺乏症确诊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3例(41.9%),颅内出血6例(9.7%),肺出血3例(9.7%)。单纯母乳喂养16例(51.6%)。治愈21例,好转8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工作中要注意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婴儿有维生素K缺乏症的可能。早期合理治疗及推广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诱发3例(10.7%);消化道出血6例(21.4%),颅内出血6例(21.4%);发病年龄29天-3个月最多,16例;发病季节,4月份及冬季为发病高峰.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居首位,冬季及春末发病率高,1-3月为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3.
林碧英 《华夏医学》2002,15(6):791-79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95~ 2 0 0 1年诊治的 10 4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4例中治愈 85例 ,好转 6例 ,死亡 13例。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是因维生素 K缺乏致机体不同部位的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故尽早应用维生素 K,输新鲜血或血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维生素K缺乏症的先天性胆道畸形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例伴维生素K缺乏症的胆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6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合并颅内出血7例,肺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5例,皮肤出血6例。4例因并发严重颅内出血、肺出血伴呼吸衰竭放弃治疗,余4例经治疗缓解后手术治疗。结论先天性胆道畸形可致维生素K缺乏,常致多脏器出血,使手术效果明显下降,因此要及早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或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常见于新生儿,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出血部位以消化道多见,常诊治于儿内科,在口腔科首诊较少见。笔者在临床遇见1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其主诉是口腔黏膜出血  相似文献   

6.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取或吸收不足,或是由于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而导致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常早期发生颅内出血,是婴儿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0%。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40例确诊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 36例确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例中突发性面色苍白伴惊厥 2 7例 ,尖叫 8例 ,呕吐 9例 (其中 7例有明显喷射性呕吐 ) ,瞳孔大小不等 1例 ,消化道出血 9例 ,皮下出血 3例。治愈 2 3例 ,2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死亡 2例 ,自动要求出院 9例。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预后差别较大 ,关键在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8.
梁英 《华夏医学》2002,15(6):779-780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2 1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患儿中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18例 ;颅内出血 15例 ;皮下出血斑及便血 5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与生后未接受维生素 K注射、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K不足以及应用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预防方法。方法对20例确诊为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主要为母乳喂养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或烦躁不安、呕吐、抽搐、昏迷、注射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结论正确预防、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3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CT征像.结果: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蛛网膜下腔,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蛛网膜下腔出血93.93%(31/33),其次是脑实质及硬膜下78.78%(26/33),脑室内出血少见本组仅1例.混合出血也是本病CT特征的一个显著特征,本组混合性出血占81.82%(27/33)结论:CT检查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霞要的价值,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及范围,也可用于随访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早期诊治及预防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分析其病因、临床特征、死亡率与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24h内就诊者4例,全部痊愈,24—48h就诊者9例,死亡1例(占11.1%),〉72h就诊者5例,死亡2例(占40%),9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诊治及其预防的重要性。该病早期诊治能降低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死亡率,而该病是可以预防的,提出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3 6例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单纯母乳喂养是造成晚发性维生素 K缺乏症的常见原因 ,其次有感染、消化道功能紊乱。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者占 66.7% ( 2 4/ 3 6) ,病死率高 1 3 .9%。随访 9例 ,4例有癫痫 ,2例智力及肌张力低下。提示 :对新生儿、1月左右婴儿及乳母常规使用维生素 K作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显著缺乏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多在出生后2~4d发病,临床诊断为新生儿出血症。症状以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我科曾收治1例因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多发出血的2月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发生在生后8天后者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我院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40例该病患儿,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预防及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平  幸娟 《四川医学》1999,20(6):628-62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颅内出血多见,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来,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增强,采取早期预防措施,使该病发病有所下降。现将我院儿科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2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该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足月儿18例(90%),早产儿2例(10%);发病年龄:<1月3例,1~2月15例,>2月2例;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均未接受过维生素K预防。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双眼凝视、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率3.8%.结论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结果  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生颅内出血 37例 (92 .5 % ) ,死亡 3例 (7.5 % )。随访 2 2例 ,智力低下3例 (1 3 .6 % )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4例 (1 8.2 % )。结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 ,应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工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与母乳喂养、维生素K吸收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和防治。方法分析我院1996~2002年诊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伴颅内出血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发因素为纯母乳喂养、居住农村、生后未用维生素K、乳母不吃蔬菜水果、有感染史、病前使用过抗生素等,本组病例的病死率为16.1%。结论基层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同时在婴儿及乳母中推广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  相似文献   

19.
张焕忠 《中外医疗》2012,31(7):144-144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的医治的6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名患儿能明确出血部位,上消化道出血患儿44例,占78.6%,下消化道出血患儿12例,仅21.4%.婴幼儿患儿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新生儿出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幼儿期患儿主要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直肠息肉,急性坏死性肠炎等。学龄期患儿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结论消化道出血诊断在于确定病因,在病史及辅助检查基础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K缺乏症是新生儿及婴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本病早期常发生颅内出血,病死率高,存活者易留明显后遗症。因此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应成为基层医院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1996年-2005年收治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4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