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一例由球毛壳菌所致的皮肤和甲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男性 ,13岁 ,江苏农民。主诉面部、四肢、掌跖、臀部出现暗红色结节、斑块伴溃疡和结蛎壳样厚痂 5年。组织病理显示为慢性肉芽肿样反应 ,见大量淡棕色分枝分隔的菌丝。损害中分离出的真菌 2 5℃和 37℃生长良好。菌落灰褐色 ,有大量棕黑色子囊壳。根据子囊壳、顶生附属丝、侧生附属丝和子囊孢子形态学特点本菌被定为球毛壳菌。  相似文献   

2.
报道1例由墙毛壳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女性,25岁,河北赵县农民。主诉胸腹部出现大片斑块,伴低热,消瘦已一年余。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间有散在粗细不一,棕色壁,胞浆透明的分隔菌丝。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毛壳菌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快速准确地鉴定此类真菌奠定基础。方法:对8株3种毛壳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显微镜下形态和不同温度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同时对其rDNA的ITS区进行序列分析,并且根据其序列的差异设计球毛壳菌的种特异性引物。结果:不同种毛壳菌的培养表现及显微镜下形态有其各自的特点。8株菌在燕麦培养基上28℃时生长较好,37℃时不能生长。毛壳菌种间rDNA的ITS区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此差异设计出的球毛壳菌种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根据培养形态、显微镜下表现以及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对毛壳菌进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甲癣是甲的真菌感染,由三类菌即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和酵母茵所引起.本文报告的1例是由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所致.损害初发于左手食指,发病前曾受轻微外伤,以后逐渐蔓延至左手第3、4指和拇指.甲板肥厚,呈无色,暗棕或烟黑色,末端被侵蚀破损,甲下角层肥厚.直接镜检可见由成串厚壁孢子组成的淡棕色菌丝和单个的淡棕色厚壁孢子.病理检查可见甲板内成堆的菌丝,穿透甲床,并可见厚壁孢子.此菌于沙氏培养基28℃生长良好,37℃生长缓慢,40℃不生长.菌落为浅黄至玫瑰黄色绒毛状,背面呈红葡萄酒色.小培养可见大量棕色球形、亚  相似文献   

5.
Majocchi肉芽肿1例临床分析及其病原菌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Majocchi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真菌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并对文献进行复习。该患者以右侧面颊部红色斑块状损害10余年为主要症状,病理检查示上皮样细胞肉芽肿,PAS染色见分枝分隔菌丝。活检组织培养出丝状真菌,37℃生长良好。分子生物学ITS1、ITS2和D1/D2区测序结果示:病原菌与红色毛癣菌标准株ATCC28188的相似性为100%。本病例为耐热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  相似文献   

6.
须癣毛癣菌(Tm)和红色毛癣菌(Tr)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癣菌,能侵入并消化角蛋白。在培养基中,这些真菌能利用角蛋白作为碳和氮源,生长良好。然而,其侵袭和消化角质结构的方式还不清楚。作者分别观察了足癣和甲癣病人中分离的Tm和Tr于含角蛋白层颗粒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研究了从42例足癣或甲癣分离的Tm和Tr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传代后的溶蛋白活力。  相似文献   

7.
真菌病     
20053637烟曲霉毒力相关基因体内和体外表达的差异/张丽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真菌研究中心),王明悦,万…∥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2010~2011研究发现pksP在体外培养的菌丝中不表达;但在感染小鼠时则可在菌丝中表达,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表达上调在烟曲霉的侵袭过程中发挥作用。此外pksP在感染24~72h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fos1,rhbA在体内的表达均高于体外,且感染72h的表达高于感染24h。pabA,lysF体内表达均明显低于体外,但在感染24~72h没有明显变化。cpcA体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外,且在感染72h的表达与感染24h无明显区别。图1表2参4(赵恩兵)20053638少见致病性毛壳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余进(北大第一医院皮肤科),赵邑,杨淑霞…∥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8).504~506毛壳菌属子囊菌,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从土壤中分离出。属条件致病菌,一般感染免疫抑制人群,可侵犯深部脏器导致系统性感染。见到1例毛壳菌感染导致的暗色丝孢霉病和原存的2株球毛壳菌和环境分离的墙毛壳菌、绳生毛壳菌,进行了形态、镜下的研究,对其rDNA的I1TS区进行序...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5岁。全身红色结节伴剧痒6个月。皮损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阳性。提取培养物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为球毛壳菌。给予伊曲康唑、金菌灵及黄芪颗粒口服,联苯苄唑乳膏外用,治疗2个月病情逐渐好转。经文献检索,确认本病例是我国报道的第4例球毛壳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动物毛发的降解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液体培养红色毛癣菌,加入数根小鼠或豚鼠毛发,以低浓度的酵母浸膏提供菌株生存所必需的营养,菌株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由菌株分解动物毛发获得,培养2周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动物毛发结构的改变,须癣毛癣菌作为阳性对照.结果:2周后,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在豚鼠和小鼠毛发上均能生长,菌落生长后,光镜下可见动物毛发正常结构破坏,横纹变模糊消失.结论:红色毛癣菌能在体外分解豚鼠或小鼠的毛发作为营养,维持菌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狐狸饲养者母女先后出现同形皮疹的病因及病原菌的实验研究。方法刮取两名患者皮屑直接镜检;皮屑与其饲养的狐狸被毛同时做真菌培养,并对病原菌行PCR扩增测序。结果三株菌在沙堡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上生长为白色颗粒状菌落;尿素酶试验均阳性;扫描电镜可见分隔菌丝及大分生孢子;菌落PCR扩增测序结果与须癣毛癣菌100%同源。结论两患者体癣病原菌与狐狸被毛所携带的须癣毛癣菌为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