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治疗中所导致的医源性并发症,无超促排卵史的OHSS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其发病机制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一例先天性子宫畸形,自然受孕并在孕中期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孕妇进行病例报道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各种因素。方法:以本院发生的56例轻、中、重度OHS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进行超促排卵而未发生OHSS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不孕原因、不孕年限、血清性激素水平、B超监测卵泡数目、超促排卵方案及促性腺激素(Gn)用量等。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多囊样改变、采用HMG-HCG超促排卵方案、注射HCG当日E2水平和B超监测卵泡数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结论:促排卵过程中应遵循低剂量、个体化的原则,根据不同个体灵活选择促排卵方案,预防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主要的并发症,是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及诱导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医源性疾病,它引起腹腔、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循环、凝血系统功能,严重者会危及生命。OHSS一般发生在超排卵HCG注射后,其病情的缓解与再次加重也与体内HCG浓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HMG和HCG超促排卵治疗不孕症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红  秦彦芹  孙玉红 《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68-1069
目的探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的超促排卵对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方法40例卵巢性不孕的患者共78个周期接受了HM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液素(HCG)超促排卵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肌内注射HMG 75 U,用B超及血雌激素、孕激素测排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停用HMG,肌内注射HCG 5000 U促排卵。结果HMG和HCM促排卵治疗排卵率91%,妊娠率为2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42.5%。OHSS发生时妊娠显著升高,尤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结论HMG和HCG超促排卵治疗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外源性或内源性促性腺激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偶见于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者,自然周期妊娠者较罕见。近年来,随着无排卵型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控制性超促排卵是必要步骤。OHSS渐渐成为辅助生殖技术(ART)最常见最具潜在危险的并发症。其不但影响胚胎着床发育,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生命。综述近几年来OHSS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过程中,控制性超排卵(COH)是一个必要的步骤。但是,控制性超排卵常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是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应用中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重度OHSS的发生率为0.3%~5%。可危及患者生命。然而OHSS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为临床上防治OHSS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在促排卵过程中发生的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6%~14%[1]。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OHSS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重度OHSS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0.8%~1.8%[2],国内为0.008~10%[3]。重度OHSS可并发多种疾病。现将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达英-35与国产短效GnRH-a(阿拉瑞林)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指标变化及随后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的效果。方法:40例PCOS患者在应用hMG促排卵前给予口服达英-35与阿拉瑞林进行双重抑制,比较其前后血清学指标的变化。随后应用hMG观察促排卵效果、妊娠情况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生成素比值(LH/FSH)、雌激素(E2)、睾酮(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卵率90.3%,妊娠率35%,轻中度OHSS发生率17.5%,无重度OHSS发生。结论:用hMG促排卵前口服达英-35与阿拉瑞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减少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素(HMG)低剂量方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耐克罗米芬(CC)无排卵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耐CC的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110个周期LE联合HMG低剂量方案促排卵治疗,以阴道B超和血雌二醇(E2)水平作为监测卵泡发育的指标。结果除3例因卵泡发育数目大于8个而终止、1例卵泡不发育而放弃外,其余周期均排卵,30个周期为单卵泡发育。在60例患者中,有28例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无多胎妊娠,无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LE联合HMG低剂量方案是治疗耐CC的PCOS无排卵不孕症有效而安全的排卵选择。适时准确的阴道B超是适时调整剂量减少治疗中止、防止OHS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142例排卵功能障碍3步个体化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促排卵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14 2例排卵功能障碍者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5组 ,通过 3步个体化方案 ,5种诱导排卵方法治疗 398个周期 ,同时采用B超监测排卵。结果 :总排卵率 81 91% ,临床妊娠率 42 96% ,各组促排卵效果相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发生率 4 2 7%。结论 :对由于各种内分泌原因引起的排卵障碍者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 ,可提高促排卵的成功率。B超监测卵泡生长情况 ,可指导调整用药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排卵障碍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25%~35%,患者常需要促排卵才能妊娠。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常用的治疗方法,理想的促排卵方案必须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本文分析比较了几种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的排卵率、种植率、流产风险与长期影响,以及不同药物的使用范围。通过合理的促排剂量和个体化方案,达到正常的卵巢反应和理想的治疗结局,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多胎妊娠等并发症。对于不同患者,应根据其病情采用个体化治疗,选择最合适的促排卵方案,达到最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本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5例OH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OHSS发生时间,将其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早发组患者为31例(31/55,56.4%),晚发组为24例(24/55,43.6%)。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特征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早发组注射HCG当日雌二醇水平高于晚发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晚发组临床妊娠率(91.6%)、多胎妊娠率(16.7%)和重度OHSS率(41.6%)均高于早发组(P〈0.05)。结论早发OHSS,主要与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外源性HCG刺激有关;晚发OHSS,则更多与妊娠(尤其是多胎妊娠)产生的内源性HCG相关,更易发生重度OHSS。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应注意预防OHSS,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因过度增大的卵巢分泌过多甾体激素及其他血管活性因素所致。预防OHSS方法之一是在刺激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替代hCG促卵最后成熟和排卵。GnRHa可使LH持续释放约24h,促排卵后黄体期E2及P水平均较用hCG为低。黄体是黄体期和妊娠早期抑制素A(INHA)和蛋白aC的主要来源,高水平蛋白αC是OHSS即将发生的早期征兆,而INHA浓度在OHSS出现后即上升。本研究为一前瞻性随机试验,通过检测黄体期INHA和蛋白αC水平,探讨用GnRH…  相似文献   

14.
超排卵可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有许多方案预防重度OHSS的发生,但都不理想。较成功的方法是冻胚于非促排周期移植法,但它会造成移植推迟及胚胎多次冻融,给病人带来不便。本文介绍一种促性腺激素停顿法,并通过与冻胚延迟移植法比较,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8例OHSS临床资料。结果: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10~23天,年轻、身材瘦小、高免疫敏感性、PCOS为高危因素,经严密监护、输白蛋白或血浆、扩容及放腹水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中,警惕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能有效减少OHSS的发生,对中、重度OHSS患者应住院严密监护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经促排卵治疗,对发生LUFS58例患者35例给予卵泡穿刺(为穿刺组),23例妇科检查机械性挤压法(为挤压法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以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穿刺组排卵率为100%(35/35),妊娠率为31.4%(11/35),OHSS的发生率为2.9%(1/35);挤压组排卵率为47.8%(11/23),妊娠率为8.7%(2/23),OHSS的发生率为13.0%(3/23);两组妊娠率及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组排卵率高于挤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COS促排卵治疗中发生的LUFS给予卵泡穿刺术治疗效果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病因。氯米芬(clomifene citrate,CC)是无排卵PCOS的首选一线促排卵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LOD)已成为治疗无排卵PCOS广泛应用的微创治疗方式,当CC抵抗时LOD可作为首选促排卵方法。LOD术中需特别强调穿刺针应垂直卵巢,充分冲洗卵巢,预防医源性粘连。PCOS患者LOD术后,卵巢功能、月经及内分泌可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显示显著肥胖、雄激素过多症、长时间不孕可能预测LOD抵抗。术前黄体生成激素(LH)高水平LOD术后排卵妊娠的概率更高。LOD较促性腺激素治疗避免了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由促排卵导致的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主要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有关.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动物、不同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方案来诱导OHSS的发生,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对卵巢的组织学改变、血激素水平、血管活性因子、卵巢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该病发生机制、防治措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促性腺激素有很强的促排卵作用,但又常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发生率为11.6%~60%,随着促性腺激素疗法的广泛应用,OHSS有增加的可能,本文讨论OHSS的预测、预防及治疗。促性腺激素引起OHSS的机理,首先为hMG所致的高雌激素(E)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腹水、胸水,进而导致低  相似文献   

20.
柳青 《现代养生》2014,(22):274-275
目的:1.通过观察促排周期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的不同,以探讨与OHSS发生相关的临床因素,以指导临床早期预防治疗。方法:1.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24例需行促排卵治疗助孕的周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OHSS病人与非OHSS病人两组在一般情况(年龄、BMI、体质状态、不孕年限等)、基础疾病状态(PCOS、EMS等)、促排治疗周期基础内分泌状况(E2、LH/FSH等)、基础B超情况(双侧卵巢大小及AFC等)及促排周期药物的选择及剂量(CC/LE、Gn用量等)等方面的差异,以筛查出其中有意义的指标,指导临床用药,早期预防OHSS的发生。结论:与非OHSS患者相比,OHSS患者在过敏体质、PCOS病史、AFC、HCG日血清E2水平、口服促排卵药物的选择、Gn的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