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妊娠重肝)的病原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妊娠重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病原感染率分别为:HAV3.57%,HBV64.29%,HCV7.14%,HDV3.57%,HEV25.00%,重叠感染率为28.57%;病死率为67.86%,妊娠并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分别为87.50%、80.00%、53.33%;早孕仅1例,存活;而中孕、晚孕并重型肝炎病死率分别为75.00%、68.42%;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总胆固醇及肝脏萎缩的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DIC、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8.57%、78.57%、50.00%、35.71%、25.00%;胎儿死亡率46.43%。结论本组妊娠重肝以HBV感染最常见,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率高;妊娠并重型肝炎转归与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总胆固醇、肝脏体积是否进行性缩小、伴并发症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剖宫产术与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64例,经剖宫产分娩产妇846例纳入剖宫产术组(试产失败转剖宫产术33例),218例经阴道成功分娩的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围产儿死亡发生率、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6.8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1min及5min)、两组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其中阴道分娩组出现1例先兆子宫破裂,但在密切监护下及时顺利行剖宫产术。结论在有效的监护下疤痕子宫产妇再次行阴道分娩并非绝对的禁忌,剖宫产术可作为疤痕子宫产妇再次阴道分娩失败的有效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瘸的最佳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元月-2006年12月7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中经阴道分娩13例,剖宫分娩60例:刮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57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单纯剖宫产产未剔除肌瘤1例。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各种产科并发症,经阴道分娩率低,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在剖寓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具有优越性及町行性。  相似文献   

4.
张朝霞 《医学信息》2018,(6):104-105
目的 评价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常德医院产科分娩的1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180例非瘢痕妊娠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进行阴道分娩试产,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尿潴留、宫裂出血发生率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只要进行严密的产前检查,采用正确的助产手段,行阴道分娩完全可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避免了再次剖宫产对产妇子宫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另选择同期45例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评估各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A组产妇出血量(248.73±40.26)ml,明显少于B组(435.78±65.42)ml(P0.05);A组产妇住院时间(3.58±1.21)d,明显少于B组(9.18±2.36)d(P0.05)。A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各项分娩指标与新生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是完全可行的,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严密监测产程,保证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入院时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在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存活组23例,死亡组17例,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在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CHOL)、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之间的差异显著。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DBIL/TBIL)、总胆醇(TBA)、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TP<48 g/L、ALB<22 g/L、CHOL<2.0 mmol/L或PTA<30%,均提示预后不良。结论:入院时的TP、ALB、CHOL、PT、PTA等指标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预后密切相关,预测预后的指标主要是与肝脏合成功能和凝血功能有关。早期识别、及时转运、集中救治,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成功救治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及相应护理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17例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全程记录所有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临床资料,观察护理效果。结果①本组17例产妇中,阴道分娩成功16例,成功分娩率为94.12%,阴道试产不成功改行剖宫产1例(5.88豫);产程中2例出现产后出血,未出现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等并发症;②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的术后出血量为(187.53±31.42)ml,明显低于剖宫产产妇;感染率为5.88豫,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为(8.37±0.65)分,与剖宫产产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护理中要加强产程观察,经试产评估及细致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保证产妇与胎儿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研究73例重型肝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总结73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按病因、发病性质分组,回顾性分析肝功、肾功、电解质、PTA等生化指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腹腔感染等合并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上述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1)73例重型肝炎中单独HBV感染占65.75%,酒精性肝病5例(6.85%),药物性肝损伤6例(8.22%),戊型肝炎2例(2.74%),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2.74%),重叠病因7例(9.59%),其他因素3例(4.11%);按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分亚急性12例(16.43%),慢性肝炎基础上11例(15.07%),肝硬化基础上重型肝炎50例(68.49%);无肝性脑病表现占41.10%,有肝性脑病表现占58.90%;(2)重型肝炎死亡率,以酒精性肝病和重叠因素基础上为66.67%,其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占50%,HBV相关重型肝炎死亡率为18.75%;73例重型肝炎总体病死率为28.77%,其中肝硬化组死亡率(40%)高于非肝硬化组(4.3%),P=0.0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无肝性脑病重型肝炎死亡率3.33%,有肝性脑病组死亡率46.51%,肝性脑病Ⅲ、Ⅳ期死亡率72.73%;(3)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可能与死亡相关的9个因素,分别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血肌酐、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血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肝性脑病,血肌酐水平是重型肝炎死亡的危险因素,ALB为保护性因素。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用,是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率低至18.75%的丰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临颍县妇幼保健院生产的16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87例,行阴道分娩;B组75例,行剖宫产.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统计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A组产妇近期、远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存在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而言,阴道分娩是其首选分娩方式,其不会造成严重的二次创伤,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岳凤洁 《医学信息》2018,(8):114-115
目的 研究我院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118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26例二次妊娠首次行剖宫产的产妇及186例二次自然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两比较三组分娩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二次剖宫产组产妇的盆腹腔黏连、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置入等并发症与首次剖宫产组及二次自然分娩组相比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剖宫产与二次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提倡降低剖宫产率,鼓励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rrelates the mode of breech delivery to the immediate neonatal outcome in preterm breeches. We had 9816 deliver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st January 1994 to 31st August 1996. The incidence of breech deliveries was 3.95% and the incidence of preterm breech deliveries was 1.9%. Totally 112 (69%) patients delivered vaginally and 50 (31%)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 Between 30-36.6 weeks gestation the incidence of birth asphyxia was higher in the vaginal group. In this group the take home baby rate after vaginal delivery was 81% as compared to 86% in caesarean group. Head entrapment, cord prolaps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were the various complications seen with vaginal breech deliver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0年4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2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占同期宫颈环切术宫颈环切术手术的13.3%(27/203),患者年龄为23~40岁,中位年龄为30.3岁。27例中,10例因计划生育行人工流产术、1例异位妊娠、2例6~8周自然流产。14例足月分娩,其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5例。所有分娩孕妇的分娩孕周均大于38周,新生儿体重2905~4000g。新生儿1minApgar评分:9分2例;10分12例。无新生儿窒息。结论宫颈环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切除范围,对其后的妊娠生育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仿生助产仪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KCB-Ⅰ型全自动仿生助产仪,200例产妇行宫颈及阴道扩张术为观察组,并分别与自然经历产程的200例产妇做对照.比较两组产程的长短、难产发生率及其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生助产仪可明显缩短产程、降,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6年6~8月在我院分娩的63例产妇,其中择期部宫产30例(剖宫产组),自然分娩33例(阴道分娩组),测定其产前、产时、产后24小时和72小时血催乳素(PRL)水平,观察其与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产后1~4天泌乳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产前、产后24小时和72小时血PRL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产时PRL均下降.剖宫产组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部宫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延迟(P<0.01);产后1~4天剖官产用泌乳不足率依次为90%、36.67%、13.33%、10%,而阴道分娩组依次为39.39%,3.33%、0%、0%.提示不仅从产科质量考虑而且从母乳喂养考虑.也应严格掌握部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333例巨大儿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3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异常分娩、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P〈0.05)。结论重视巨大儿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及盆底肌力评估分析分娩对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AS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 2019 年1 月于本院妇科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患者,包括阴道分娩产妇(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产妇( 剖 宫产组),2 组均进行妇科检查、盆底超声及盆底肌力评估,比较2 组肛门内括约肌( IAS)近端平面、中部平面、 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 EAS)远端平面3、6、9、12 点钟方向的厚度,耻骨直肠肌( PRM)中部平面4、8 点钟方向的厚度,盆底肌力评估指标。结果:与剖宫产组IAS 近端6 点、12 点,IAS 中部12 点厚度测量值比较, 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与剖宫产组EAS远端12 点厚度测量值比较,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与剖宫产组Ⅱ类肌最 大收缩力和Ⅰ类肌持续收缩力比较,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超声能够对顺产及 剖宫产产妇的ASC进行有效评估,与剖宫产产妇比较,顺产产妇产后IAS、EAS均发生较大改变,且顺产产妇产 后盆底Ⅱ类肌最大收缩力及Ⅰ类肌持续收缩力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0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原因所致早产儿的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小死亡率明显增高,特别是胎龄<32w者;剖宫产组和阴式分娩组中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发病率(尤其是颅内出血)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及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和治疗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1例,水肿型胰腺炎6例。7例均痊愈,5例剖宫产新生儿成活,足月儿4例,早产儿2例,1例死胎。结论及时迅速诊断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并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650例准备阴道分娩的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足月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产妇的精神状态,以平均分为分界线,划分为SAS高分组和低分组。结果对阴道自然分娩充满信心的产妇顺产率为80%,对分娩不自信有疑虑的产妇顺产率为68%(t=4.21,P0.001)。结论产妇的心理因素在自然分娩中起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