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895名4~6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深圳市4-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发育状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编制儿童心理行为状况父母问卷调查卷,通过随机抽样对463例男童和432名女童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7.91%,其中男童为21.9%,女童为12.96%,影响因素中居住环境、家庭类型、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收入,主要带养人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态度常常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应向家长宣传、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减少和消除不良因素,使儿童的发展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从化市3~6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制订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筛查表,以问卷形式对1120名3~6岁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37.23%,居前3位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好发脾气、多动问题和进食问题。心理行为问题在男女间和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方法、主要带养人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消除和减少不良影响因素,重视家庭环境和教养方法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性早熟儿童及其父母心理卫生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性早熟对儿童心理行为及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用表)对27例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及正常儿童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①Achenbach儿童行为测试显示性早熟女孩行为问题总初分大于对照组,社交退缩、抑郁、躯体主诉3个因子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社会能力方面,性早熟儿童除社交能力低于对照组外,其他无差别,②SCL—90测试显示性早熟儿童父母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症状因于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性早熟女孩存在内向性行为问题。患儿父母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隔代带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既往研究发现散居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较多 ,且检出率与带养人有关[1] 。本文对带养人因素进了专题研究。在沙市崇文街道办事处辖区共有 3-7岁散居儿童 817人中 ,根据主要带养人 ,将愿意配合的家庭分为隔代抚养组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养 )与父母抚养组 (对照组 )各 3 5 0例。在街道居委会家长学校的协助下 ,对两组带养人进行了相同的心理行为健康干预。第一月每周依次讲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儿童行为习惯培养、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以后每两月开展一次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咨询辅导 ,先后进行了 5次 ,共有 686人次参加。两组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 Rutter 行为问卷,对北京城区2432名7—14岁在校儿童进行了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8.3%。男女比为4.9∶1。男孩违纪型常见。女孩神经症型为主。资料提示: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受教育情况,与家庭和睦程度均有关系。常口角的家庭,破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多,三代同堂的家庭较核心型家庭和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少,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行为问题差异并不显著。提示改善家庭环境,重视儿童教育是涉及儿童心理健康发育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深圳市学习问题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特征 ,并与对照组儿童比较 ,为学习问题矫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以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为基础 ,编制儿童心理行为状况父母问卷调查表 ,通过随机抽样对 463名男童和 43 2名女童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问题检出率为 8.3 8% ,这些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常见的 4种行为问题发生率依次为冲动 65 .8% ,注意困难 3 6.4% ,说谎 2 9.1 % ,说大话 2 9.1 %。结论 在学习问题儿童的矫治过程中 ,必须重视这类高发行为问题 ,给予适当的干预和诱导  相似文献   

7.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具有密切双向联系.父母教养方式既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也能引发儿童行为问题.反之,儿童的正常行为对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强化作用,儿童的问题行为也能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此外,某种教养方式也许会使儿童免予产生外向性行为问题,但同时可能会使其产生内向性行为问题.特定教养方式与内、外向行为问题之...  相似文献   

8.
最新的一次全国性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发现,我国4~16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高达13.9%[1]。父母教养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当的教养方式使子女易于罹患神经症或形成不良性格,这已有资料证实[2]。父母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是现代社会中占很大比例的家庭结构。在这种家庭结构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亲子之间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方式不同,将会对儿童的心理发育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115例有心理卫生问题儿童的父母情绪特征与正常儿童父母情绪特征进行比较,探讨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可能致病的心理机制。1一般资料与…  相似文献   

9.
父母生活质量对城乡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父母生活质量对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 1961名学龄儿童进行行为测评 ;采用WHO生活质量简表 (WHOQOL -BREF)对其父母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父母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市 (生理领域t=5 2 7,心理领域t =7 3 3 ,环境领域t=6 0 4,P均 <0 0 1)。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 (110 5 71,19 2 6% )高于城市 (13 3 1169,11 3 8% ,χ2 =19 86,P <0 0 1) ,行为问题类型分布趋势一致。行为问题儿童父母生活质量低于正常儿童 (P <0 0 1)。父母生理领域生活质量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父母生活质量对学龄儿童行为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状况,为学龄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方便抽样的原则下,对乌鲁木齐市3个区城乡共60所幼儿园的1286名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自编问卷及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结果:乌鲁木齐市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9.75%。各维度检出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学习问题(10.73%)、心身问题(9.25%)、品行问题(3.73%)、多动指数(2.88%)、冲动问题(1.09%)、焦虑(0.62%)。男生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28.93%)高于女生(8.36%),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57.89,P0.01)。乡村(20.55%)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检出率高于城市(18.43%),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较为严重,应引起足够的关心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介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在改变,致使儿童行为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我们应用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1](CBCL)在合肥市区对1033名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儿童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样本:选择本市区为框架区,以整群、随机、分层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幼儿园及中小学各《所(教育质量中等的各2所,教育质量好的和较差的各1所),每班顺序抽20名,调查对象年龄为4-16岁。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由调查对象的家长填写。调查表内容有家庭人口、…  相似文献   

12.
临床儿童心理问题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临床儿童心理问题评估杭州大学心理系林芝,徐云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儿童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据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3-15岁儿童心理社会问题的发现率为5-15%[1]。目前我国家庭结构、教育制度、价值观念等均在迅速变化,儿童心理发育和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宁夏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宁夏南部山区所抽取班级的190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8%(343/1905);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6.0%,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66,P=0.006);汉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7.0%和11.2%,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4,P=0.010);回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1%显著高于汉族留守儿童检出率17.0%(χ2=7.51,P=0.006);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外出打工情况(OR=1.239)、内外向人格(OR=0.807)、神经质人格(OR=1.310)、父亲过度保护(OR=1.727)、母亲拒绝否认(OR=1.561)和自我意识总分(OR=0.613)最终进入方程,可以直接预测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其中情绪不稳定、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以及父母均外出打工是危险因素,而性格外向(高分特征)和自我意识良好是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从社会、家庭、个性塑造等方面着手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4.
行为问题儿童的智力水平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智力水平及特征。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CBCL)(父母问卷)和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第二版(CRT-C2)在小学1-5年级学龄儿童中筛选行为问题儿童。从同性别非行为问题儿童中选择与问题儿童年龄最接近的儿童组成对照组,配对比例为1:2。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测验儿童智力水平。结果:(1)行为问题儿童的IQ基本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水平接近。译码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智力不平衡是危险因素。(2)智力不平衡是内向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CRT-C2IQ是外向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译码是混合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行为问题儿童虽然智力发育在正常水平,但智力不平衡者较多,提示行为问题儿童半球功能不平衡,有脑功能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大连市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索儿童行为问题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对1200名儿童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0%,男女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内容各不相同;儿童行为问题受父母的心理状况、母孕期状况、出生时状况,家庭经济文化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影响。结论降低儿童问题的发生率必须采取综合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儿童生理健康,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智力发展,智力发育在儿童心理发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为保证儿童全面发展,就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征,其正常与否就要用客观的测评手段,使用测量、量化和描述的技术,来分析和评估儿童心理行为、智能和人格的发育情况及各种心理问题的筛查,辅助诊断儿童心理疾病、临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康复等,心理测验作为一种定量的心理评估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其中包括临床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儿童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防治产后抑郁、促进儿童心理发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围产期门诊按单、双号随机将首诊妊娠妇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216名孕妇进行系统心理保健,包括产前、产后集体心理卫生宣教、产后情绪监测、综合性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183名孕妇进行一般保健.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定期监测两组妇女的情绪问题,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DDST)监测两组儿童的智能发育,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2~3岁家长用)评价儿童的行为发育.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期的抑郁状态的发生率(x2=40.35~4.81,P均<0.05~0.01)和抑郁症的患病率(3.7%/10.38%,x2=7,P<0.01)均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儿童各年龄阶段DDST结果可疑和异常的发生率(x2=6.8~4.6,P<0.05~0.01)差异显著.两组儿童2岁时行为问题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3,P<0.01),儿童行为部分因子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在儿童心理保健门诊对妇女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评定和及时的综合心理治疗,有利于防治产后抑郁及促进儿童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我国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亲陪伴、母亲情绪对小学头胎儿童心理行为适应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小学生父母陪伴状况调查问卷父亲陪伴分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家长版对北京824位小学生母亲进行调查,其中有256位二孩母亲,568位独生子女母亲。结果:①头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少于独生子女,品行问题显著多于独生子女;②父亲陪伴时间、父亲陪伴质量、母亲积极情绪、母亲消极情绪、儿童心理行为适应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③父亲陪伴质量和母亲情绪在父亲陪伴时间和头胎儿童心理行为适应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且在头胎儿童和独生子女间不存在群体差异。结论:头胎儿童需要得到重视;父亲陪伴质量和母亲情绪在父亲陪伴时间和头胎儿童心理行为适应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问题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呈上升的趋势[1] ,已成为医学界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肥胖不仅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且严重引起儿童心理损害[2 ] 。本研究对武汉市城区 4所小学和幼儿园 345 0名儿童进行了有关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调查 ,旨在了解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照WHO身高标准体重制定肥胖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15 %~ 19%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2 0 %~ 2 9%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30 %~ 4 9%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5 0 %以上。除外内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量表对昆明市92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13:1;经与20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伙伴关系、父母教育儿童时间、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家庭和睦情况.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所至,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