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风险防范护理方法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我院儿科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采用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及患儿护理质量。结果护理组患儿在并发症、疾病康复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风险方法护理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提高儿科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儿科医护工作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于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研究组患儿进行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后,其风险发生率明显对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儿科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针对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应加强风险控制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文先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91-39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环节管理在儿科病区的应用,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区存在的主要风险环节及发生的原因,加强管理。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风险的安全意识,把握每个护理细节,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区护理,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尽力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儿科患儿无自我保护能力,缺乏危险意识,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了解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程度及高危因素,对提高儿科护士风险防范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护服务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自我控制力以及治疗合作性较差,和成人科室相比,其护理纠纷率较高[1]。对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程度以及因素进行了解,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的医疗护理安全。笔者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护理纠纷的护理风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儿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以来收治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在住院时期的焦虑度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家属SDS以及SAS量表评分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的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以及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荣德明  张英  谢功群 《北方药学》2013,(12):173-173
静脉输液是儿科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每位住院患儿都会接受输液治疗。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发生任何不良情况,家长均不能理解,因此导致纠纷的发生。通过对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分析,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能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投诉,同时能降低护理人员被伤害的风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必要针对每一件护理纠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配合风险警示标识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08~2021-08收治的患儿71例为研究组,给予其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风险警示标识。同时选取我院2019-07~2020-07收治的71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风险警示标识用于儿科护理,在降低科室风险事件发生率上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在面对风险事件时的应对能力,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运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30例儿科疾病患者,在其法定监护人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儿科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运用于其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量化两组护理人员工作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风险处理业务能力,将之与患儿家属对其满意度一起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更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的同时风险处理能力也更高一些。上述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运用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人员工作更加有序,出错率更低,风险发生时处理能力更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更高,方便了护理人员,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高秀珍  尹维宁  闫春明 《河北医药》2013,(17):2660-266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风险无处不在,人们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得到认识。目前,由于儿童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导致的儿科护理风险的增高已成为护理界的共识。医院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患者安全得以保障,医疗机构得以发展的关键[1]。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护理风险管理环节薄弱[2]。卫计委《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实施细则中明确了患儿安全的评价标准,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患儿护理安全管理仍存在不足和缺陷,护理安全质量与患儿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风险管理亟待加强和规范。为了从根源上减少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医疗护理安全,对目前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共设两组:对照组——本院儿科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观察组——本院儿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100例患儿。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儿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于2015年9月起采取防范措施。对比2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和护理总投诉率。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护理总投诉率均更低(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有利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儿科患者23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儿119例为对照组,风险管理患儿11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风险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环境满意度、护理管理满意度、护士业务能力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特点,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自2008年2月始,对来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83例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之后,本院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护患纠纷发生为零。结论个性化护理一种创造性、人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对生命的关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儿科病房患儿400例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B组给予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处理、细节管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临床纠纷、投诉发生率.结果 B组患儿父母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B组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处理、细节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比A组好(P<0.05);B组护理风险、临床纠纷、投诉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 细节管理和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质量,强化细节管理,预防风险的发生,减少纠纷和投诉,患儿家长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薛媛  牟亚  赵小静  吕林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33-3034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儿科由于收治的患儿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防范危险的能力差,要求儿科护士在做好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意识,时刻警惕不安全的问题发生,保障患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确保身心安全,清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因技术问题而发生错误的护理操作,对患者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给药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科给药对象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特殊群体,年龄小,发病急,缺乏语言沟通交流能力,用药相关因素复杂,与成年人相比,给药难度更大。儿科护理人员常由于患儿多、  相似文献   

18.
周燕南 《江西医药》2009,44(11):1152-1152
儿科患者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成人式的心理护理模式对解决患儿的心理问题收效甚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工作实施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投诉人数比例为3.3%,对照组患者的投诉比例为25.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儿科医院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对缓解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黑龙江医药》2011,24(6):1043-1045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儿科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面对的一个特殊服务对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人们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其道德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上不断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愿望并与护理人员服务观念的滞后及法律意识淡漠形成了差距。因此,护患双方在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种种偏差,护患矛盾、护患纠纷极易发生。笔者担任儿科护士长5年,本文分析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