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炎患儿114例,在病程5 d内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及被动凝集法检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组(A组,54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B组,60例);A组患儿在病程7~10 d用两种方法 复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阳性率.结果 114例中,病程5 d内的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42.1%和23.7%(P<0.05),灵敏度为83.33%和50.0%,特异度为95.0%和100%,ROC曲线下面积为89.2%和75.0%.A组病程7~10 d复查,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35例(64.81%),被动凝集法检测支原体抗体阳性54例(100.0%)(P<0.05).结论 合理选择检测时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与被动凝集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法在M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P快速签定培养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0年12月4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同时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P-Ig M抗体。结果 47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MP快速签定培养法培养阳性138例,阳性率29.4%。被动凝集法抗体检测阳性98例,阳性率20.9%。快速签定培养法在肺炎支原休的早期诊断中检测的阳性率高于被动凝集法。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签定培养法快速、准确,优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做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优先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阳性者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阳性者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肺炎支原体专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IgM。结果:将23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A、B两组,A组为起病〈7d,B组为起病≥7d,两组皆作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A组中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和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和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阳性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在早期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较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被动凝集法检测3 557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猛  姚涌 《安徽医药》2009,13(9):1062-1063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及咽拭子培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阳性者及小儿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阳性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起病〈7d,B组起病≥7d,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A组中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P〈0.05;B组中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用于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要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  相似文献   

6.
《江苏医药》2012,38(13)
目的 比较肺炎支原体(MP)的三种检测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同年龄、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均行MP咽拭子快速培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P-IgM半定量检测和痰MP-DNA-PCR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93例患儿中,MP咽拭子快速培养和血清MP-IgM半定量检测检出MP阳性各47例(MP阳性率24.35%),痰MP-DNA-PCR法检出MP阳性8例(MP阳性率4.15%%).咽拭子快速培养法和痰MP-DNA-PCR法检测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的阳性率无差异;年龄越大,血清MP-IgM检测法检测阳性率越高.三种方法检测不同病程阶段MP感染阳性率均无差别.结论 联合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和被动凝集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患儿采用被动凝集法,对照组患儿采用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对两组患儿的阳性情况及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6.0%、88.0%、9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84.0%、90.0%,P<0.05.结论 被动凝集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的准确性较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高,其更能有效提升患儿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培养法在诊断肺炎支原体导致的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留取咽拭子和血清,分别进行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法检验,并就快速培养法与其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和血清抗体检验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0%(60/200)、29.0%(58/200)和16.5%(33/200),快速培养法阳性率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与血清抗体法检测阳性率相比较,快速培养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灵敏性可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媲美,但装备技术要求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敏感性和灵敏性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检测法。快速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不仅能有效满足临床需要,同时兼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因此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赵辉  赵冰  王群  王宁  薛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12-113,1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148例,总阳性率为24.7%;男性阳性例数为76例,阳性率为25.3%,女性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24.0%,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0~15岁组、16~35岁组、36 ~70岁组阳性例数分别为123例、16例、9例,阳性率分别为61.5%、8.0%、5.0%;0~15岁组阳性率与16~35岁组、36~70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5岁组与36~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尤其对0~15岁患者检出阳性率高,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反复血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肾小球疾病反复血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同时采用直接咽拭子培养法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咽分泌物中肺炎支原体抗原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观察58例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结果肺炎支原体的总阳性率为22,4%(13/58),其中系膜增殖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和IgA肾病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22.5%(9/40)、30%(3/10)和20%(1/5)结论小儿肾小球疾病反复血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检验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ELISA 肺炎支原体 IgM 抗体检验(MP‐IgM ),被动凝集法检验,以及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细菌培养等各项常规检查。结果 MP‐IgM 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分别为39.1%和3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结论对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进行早期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及其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及早确诊,M P‐IgM 检测法和被动凝集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的3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将36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快速培养法和血清抗体法进行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94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26.11%,快速培养法检出98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27.22%,血清抗体法检出60例阳性患儿,阳性率为16.67%。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抗体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不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和快速培养法均能够有效的检出肺炎支原体,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发病时间长短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病程超过1周者98例,纳入观察A组;病程≤1周者62例,纳入观察B组;两组患儿均分别进行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结果观察A组患儿肺炎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11.2%,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为4.1%,二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B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原体MP-IgM检测方面,观察A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观察B组的阳性率(P<0.05),在肺炎咽拭子培养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儿童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对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早期患儿,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和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快速血清学)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资料,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而观察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则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不同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和不同病程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为62.22%(P<0.05),<2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50.00%(P<0.05),>5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7 d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7 d患儿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可将其作为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肺炎支原体(MP)的三种检测方法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同年龄、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均行MP咽拭子快速培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P-IgM半定量检测和痰MP-DNA-PCR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93例患儿中,MP咽拭子快速培养和血清MP-IgM半定量检测检出MP阳性各47例(MP阳性率24.35%),痰MP-DNA-PCR法检出MP阳性8例(MP阳性率4.15%%)。咽拭子快速培养法和痰MP-DNA-PCR法检测不同年龄段患儿MP感染的阳性率无差异;年龄越大,血清MP-IgM检测法检测阳性率越高。三种方法检测不同病程阶段MP感染阳性率均无差别。结论联合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MP)抗体。结果1159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248例,阳性率占2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19.8%和23.7%,无统计学差异;0—1岁、2—4岁、5~7岁、8—10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7.2%、29.1%、34.3%、19.4%,2~4岁组与5~7岁组无统计学差异,2~4岁、5~7岁组与0—1岁、8~10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全年1—3月、4—6月、7~9月、10—12月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1.7%、17.5%、17.1%、29.6%,10~12月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地区儿童各年龄组都可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性别差异,以2~4岁和5~7岁年龄组高发,同时,具有季节性,以10~12月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该地区儿童MP的感染情况。方法取患者咽拭子样本接种于MP选择鉴别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将检测结果与酶免法、PCR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法检测945份样本,阳性率为37.99%(359/945);ELISA法检测270例,MP-IgM阳性率为13.3%(36/270)。荧光定量PCR法与培养法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培养法检测MP阳性明显高于ELISA法,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金标准,且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对肺癌化疗后患者呼吸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接受过2~4个周期的化疗后肺癌患者47例和对照组患者45例,取患者血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咽拭子进行肺炎支原体病原体PCR扩增。结果 化疗后肺癌患者47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2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P〈0.05)。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化疗后肺癌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应选择含有大环内酯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方案,以兼顾肺炎支原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福生 《河北医药》2014,(14):2120-2122
目的探讨C-反应(CRP)蛋白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支原体肺炎患者(A组)67例以及细菌性肺炎患者(B组)65例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并与60例正常儿童(对照纽)进行对比。结果入院前与对照纽相比,A组及B组CRP含量以及阳性率显著较高(P<0.05),且B组患者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治疗1周后,A组及B组CRP水平及阳性率较入院下降明显(P<0.05)。A组及B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扩增法测定3组治疗后血清中IFN-r、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及细菌性肺炎儿童血常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患儿CRP较正常儿童高,但没有细菌性肺炎患儿高,因此临床上可将CPR作为评价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P—DNA、MP—IgM及MP—IgG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98例患儿均留取咽拭子和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MP—DNA;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M;采用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G。MP—DNA阳性或MP—IgM阳性或两者都是阳性者均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观察分析确诊病例在不同病程时MP—DNA、MP—IgM及MP—IgG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98例患儿在就诊当天MP—DAN的阳性率达76.53%,随着病程的延长,MP—DNA阳性率逐渐下降;MP—IgM的阳性率在就诊当天为36.73%,大约2周时达高峰,后缓慢下降;MP—IgG在就诊当天的阳性率很低,只有3.06%,大约4周时达高峰,至第8周时仍持续高值,三者在不同病程时期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就诊当天、治疗后1、2、4及8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不同的病程时期应动态监测MP—DAN、MP—IgM及MP—IgG,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