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均可靠,结石清除率高,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短,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出血量少,两种手术方法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3个月随访并评价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增加,但并不增加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未增加,可取得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一样的结石清除效果,临床选择哪一种方式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具体干预措施。方法 60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6.7%),护理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1.1%,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0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9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式手术组)96例和观察组(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组)96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一次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次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SCL-90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好,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军  汪小明 《上海医药》2022,(14):33-36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两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检测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相似,均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前者手术时间虽稍长于后者,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微创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某科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护理中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9月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124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62例患者中,总满意53例,总满意率为85.48%;实验组62例患者中,总满意61例,总满意率为98.39%。实验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为92.5%,对照组为8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了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间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流血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取石成功率和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流血量少,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中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71例需要采用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我院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取石率、住院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5例患者,34例取石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6.59±9.58)min,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9.34±1.03)d。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经皮肾镜弹道碎石取石术患者早日康复,符合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研究对应方法展开护理干预,最终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后,患者结石清除率达到了91.86%,未表现出死亡的患者。表现出术后出血症状的患者4例,表现出感染症状的3例,所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对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进而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充气式温毯机防止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低体温(肛温低于35.5℃)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充气式温毯机进行保温,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置入肾镜时、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肛温,以及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置入肾镜时的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麻醉苏醒时的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寒战、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充气式温毯机能够维持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的正常体温,降低寒战和低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得复杂性肾结石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微创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复杂性肾结石疾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微创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患有复杂性肾结石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2种不同灌注方式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情况,探讨术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纳入14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采用腔镜灌注泵灌注68例,采用自然重力灌注74例。对2组患者术后发热、灌注时间、灌注液量、高热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术后发热、灌注时间、灌注液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高热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持术中的低压灌注以及术后维持低肾盂压力措施可有效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术后发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传统开放手术效果理想,手术过程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磐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69+171-169,171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9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实验组98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67例)与对照组(n=3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恢复、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在本院采用B超引导进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80例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优于传统手术,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7,(4):847-849
目的:评价抗感染治疗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伴有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传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7.78%(P<0.05)。结论:采用抗感染治疗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确切,并发症发的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