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久仪  贾国良 《医学争鸣》1998,19(4):426-428
目的:比较心肌梗塞与造影确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异同,寻找心肌梗塞特异的危险因素。方法:以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28例心肌梗塞(MI)患者和126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AP)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高血压病家族史,吸烟史,典型和不典型AP病史的OR值分别为0.64,0.52,0.55,0.04和0.06,两组间血清脂质代谢标志,吸烟量,吸烟年限和  相似文献   

2.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1000例内科门诊常规体检的45岁-78岁女性,依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分组,进行有危险因素及无危险因素组患病率比较;并将以上1000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平均血糖、血脂、CRP值。结果 有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者均较无以上因素者冠心病患病率高,并且P值均〈0.05。结论 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均是冠心病危险因素,打鼾、长期口服避孕药、A型性格是否为冠心病危险因素不确定,可能与研究对象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分别为2.46、0.28mmol/L和0.79g/L,明显低于德国工人。两国工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在德国工人中辨别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为甘油三酯、LDL-C升高,HDL-C降低,LDL-C/HDL-C比值升高和高血压,抽烟然危险因素。在中国工人中仅为HDL-C降低、LDL-C/HDL-C比值升高和高血压。德国工人心肌梗塞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1000例内科门诊常规体检的45岁 ̄78岁女性,依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分组,进行有危险因素及无危险因素组患病率比较;并将以上1000例按有无冠心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平均血糖、血脂、CRP值。结果有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者均较无以上因素者冠心病患病率高,并且P值均<0.05。结论家族史、绝经、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吸烟、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均是冠心病危险因素,打鼾、长期口服避孕药、A型性格是否为冠心病危险因素不确定,可能与研究对象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脂类代谢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青年冠心病(≤45岁,n=58)、老年冠心病(≥60岁,n=72)和青年非冠心病(≤45岁,n=58)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脂类代谢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比较,(1)危险因素:血脂代谢异常明显,主要表现为TC、LDL—C、非HDL—C、ApoB及ApoB/A1均明显升高,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高,高血压比率较低;(2)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为主;(3)以单支血管受累为主,病变平均积分较低。与非冠心病组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脂质代谢异常、吸烟、阳性家族史为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DL—C和ApoAⅠ降低,ApoB及ApoB/ApoAⅠ升高。结论青年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阳性家族史、吸烟、脂质代谢异常,常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为主,常为单支不稳定病变为主。提示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吸烟和血脂代谢异常在青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痛(CAD)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冠心痛的防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已知的传统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高血脂、肥胖等在临床研究已被重视并被积极进行干预治疗,但部分人群冠心病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0例青年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对比分析50例青年冠心病(≤45岁)患者和65例老年冠心病(≥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结果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比较分析,1)发病危险因素:青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增高明显,男性多见,阳性家族史和吸烟者较多,血尿酸升高明显;2)冠脉病变特点:青年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冠脉积分较低。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中,男性、阳性家族史、吸烟、血脂升高起重要作用,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要发病形式,并且血脂血尿酸较高合并吸烟阳性家族史者冠脉病变重,预后差,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8.
9.
冠心病(CHD)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最新统计资料表明,CHD不仅成为男性,而且也是女性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因素^[1]。因此,为了加强女性CHD的防治工作,对女性CHD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及临床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探讨女性冠心病发病年龄、危险因素、变异程度及临床表现。对比分析62例女性冠心病与44例男性冠心病的有关资料,56a以前女性冠心病显著低于男性(P<0.05),56a以上持续到75a其发病率超过男性,这与女性激素的改变有关。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中、老年妇女,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并进行动态心电图监察。  相似文献   

11.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特点,为女性AM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AMI患者102例,其中女性42例,男性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女性AMI患者的发病平均年龄晚,平均病史短,首发症状不典型;女性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冠脉两支以上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女性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P均<0.05).结论 女性AMI发病年龄晚,临床易误诊及漏诊,预后差,应重视其在发病早期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 11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WHO(1999)和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共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40~68(55.6±8.7)岁;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8~65(57.6±8.9)岁;2型糖尿病组(DM组):共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42~70(59.6±9.6)岁.分析糖耐量变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①DM组和IGT组多支冠脉病变(2支及2支以上)、狭窄程度、末梢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DM组和IGT组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多因素分析提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程度相同,影响的主要机制在于胰岛素抵抗,因此积极干预胰岛素抵抗可进一步降低冠脉病变程度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采用Judins法对176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108例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患者与68例对照者比较,将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不同亚组,探讨早发冠心病组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血压、吸烟史和心血管病家族史高于对照组,男性更容易患早发冠心病(P<0.05)。两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没有差异,早发冠心病组发病时越年轻,病变发生在左前隆支的比例越高,40岁以下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高于40-55岁组(P<0.05)。随着年龄增加,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比例增加,两支以上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较多,发病时越年轻、单支血管病变(左前降支)比例越高,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发。  相似文献   

14.
杨蕾  王丽娟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4(3):141-142,157
目的:了解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的原因,为预防再狭窄发生提供根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CI术200例(分为再狭窄组100例,无再狭窄组100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易患因素,术后最小管腔开放直径( minimal luminal diameter,MLD)、支架长度等因素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男性、吸烟、PCI术后MLD< 3.5 mm、支架的长度>40 mm、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都显著增加.结论:男性、吸烟、MLD< 3.5 mm、长度>40 mm、高血压、糖尿病与PCI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4年2月对AMI行冠脉造影172例中,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12例)和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160例)的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等主要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 两组主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多为长期大量吸烟者(11/12)。比较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6个月心脏事件随访包括:再次AMI、心力衰竭、复合终点事件,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期大量吸烟为冠脉造影正常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其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 (冠脉 )侧支循环形成的冠心病病人的冠脉病变特点 ,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 12 2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造 )证实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冠心病病人 (侧支循环形成组 ,A组 )及 131例冠脉病变程度相似而无冠脉侧支循环形成病人 (无侧支循环形成组 ,B组 )的冠脉造影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98 4 %的A组患者有 1支冠脉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 ;与B组相比 ,A组患者中多支冠脉闭塞率明显增高(30 0 0 %比 11 4 5 % ,P <0 0 1) ;完全闭塞率明显增高 (75 77%比 6 0 2 7% ,P <0 0 5 )。此外 ,完全闭塞冠脉的侧支循环形成率较次全闭塞冠脉明显增高 (5 8 0 9%比 4 0 2 0 % ,P <0 0 5 )。结论 :冠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 98 4 %存在完全或次全冠脉闭塞性病变 ,其严重程度是侧支循环能否形成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5 3例 ,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 (A组 )和药物治疗组 (B组 ) ,A组病人于AMI后 2~ 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 (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 ,并于半年后复查 ,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 (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 (A/E)。结果 :A组的 3 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 ,且达 3级TIMI血流。半年后 ,A、B组各失访 2例 ,剩余病人中 ,A组 (3 0人 )和B组 (19人 )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梗塞后 2~ 4周比较 ,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 >0 .0 5 ) ,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半年后 ,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 (P <0 .0 5及P <0 .0 1) ;A组与B组比较 ,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 ,以增强对这些患者的防治意识。方法 分析 10 6例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和 4 5 0例未合并 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血脂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的差别。结果 与未合并 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偏多 ,体重指数明显增加 ,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 ;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B显著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降低。这些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明显增多 (72 6 4 %对 5 6 % ,P =0 0 0 2 ) ,Gensini积分也明显增加 (5 9 3± 35 85对 4 9 37± 37 5 4 ,P =0 0 14 )。结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的女性偏多 ,更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 ,其血脂异常特点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冠脉病变特点以多血管病变多见 ,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载脂蛋白(apo)B分别为 2.46、0.28 mmol/L和 0.79 g/L,明显低于德国工人(分别为 3.75、0.62 mmol/L、1.21 g/L.P均<0.01)。两国工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性差异。在德国工人中辨别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为甘油三酯(TG)、LDL-C升高,HDL-C降低,LDL-C/HDL-C 比值升高和高血压,抽烟等危险因素。在中国工人中仅为HDL-C降低、LDL-C/HDL-C 比值升高和高血压。德国工人心肌梗塞年发病率为中国工人的4.7倍,心肌梗塞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23%,中国工人约占9%。德国工人摄入的动物性脂肪明显多于中国人,摄入胆固醇的量为中国工人的3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4月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桡动脉途径5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PCI特点、手术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射线量、造影剂用量观察组略高于或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拔管时迷走反射、尿潴留)、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