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铁涛教授 ,学说渊博 ,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均有精深造诣 ,对中医脾胃学说尤多精辟见解。肝硬变治疗乃当今医学界难题之一 ,邓老以脾胃学说理论为指导论治本病 ,疗效显著。现根据笔者随师笔记之点滴体会 ,将邓老治疗本病的一些经验简述如下。1 治肝先治脾 ,自创软肝煎肝病治脾之法 ,先见于《难经》:“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故先实其脾气”。其后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亦有“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等精辟论述。于是后世遂有“脾为后天之本”说。尤其以金元医学大家李东垣 ,论病最为注重脾胃 ,创“…  相似文献   

2.
正脾胃学说源于《内经》理论,成熟于东垣时代,是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对脾胃学说颇有研究,牟师从五脏形成说及现代进化论看,脾胃不独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还是脏腑之原本。历代医家十分注重脾胃在诊治上的作用,调节脾胃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大法,在临床诊治上起着核心作用。1《黄帝内经》确立脏腑以脾胃为核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脾胃是核心。《素问·太阴阳明论》言:"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  相似文献   

3.
吴寿善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全国中医肝病专科医疗中心主任、湖北中医学院脏象肝病研究所所长 ,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寿善教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和科研工作 30余年 ,对治疗慢性乙性肝炎具有独到的见解 ,现介绍如下。1 重脾胃 ,调升降吴教授十分推崇《金匮要略》中对肝病治疗原则的论述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认为 :乙型肝炎虽起病于邪毒郁结 ,肝失疏泄 ,而脏腑相关 ,久病必伤及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的好坏 ,直接影响病体的恢复 ;脾居中州 ,是运…  相似文献   

4.
调治脾胃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金元时期李东垣积50余年临床实践和切身体验著《脾胃论》一书,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内容,认为人身以脾胃为要,力主“病从脾胃所生”和“养生当实元气”,创立了许多治疗和预防脾胃疾病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现总结如下。l适寒温,顺应四时李氏认为外感时邪是伤害脾胃的原因之一.指出外感六淫致病,主要是由于脾胃亏乏,元气不足,不能抵御外邪,是脾胃病的外在原因。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木、火、上、金、水五运错综的变化会伤人脏腑,故“人之…  相似文献   

5.
论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历代医家见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临床病理证候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证了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脾胃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垣时代前后,中医学术上展开了“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脾”的研究,李东垣认为“后天之本在脾”,突出了补脾的重要,之后,出现了张景岳、赵献可等人的补肾派,强调了补肾的重要,李中梓从而作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并重的结论。故李东垣的脾胃学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脾胃学说有了新的发展。后来,温病学家叶天士从温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甘凉柔润,滋养胃阴”的见解,补充了东垣“刚燥温升健运脾阳”的偏见。笔者认为脾胃学说是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现将其理论及临床应用探讨如下。1 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生…  相似文献   

7.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金元以来、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完善,脾胃学说在中医界已形成一个著名的学术流派。脾胃学说经过实践检验,已被证明不仅是阐明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理的中心环节,而且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不仅在消化系疾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在各科疾病防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就脾虚与崩漏的关系做一探讨。供同道参考。1祖国医学对脾虚和崩漏关系的探讨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男女基本相同.但妇女以血为用,以冲任为本。冲为…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都起着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试从小儿脾胃的特点及其治法应用方面。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探讨。一、小儿脾胃特点——“脾常不足”1.小儿脾常不足的提出:早在隋代,《诸病原候论》就提出:“小儿肠胃嫩弱”,并认为这是产生小儿脾胃疾病——吐利的内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并无“肝癌”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描述,又称之为“肝积”“肥气”“伏梁”“积聚”等[1]。如《济生方》所述:“肥气之状,在左胁下,覆大如杯……是为肝积”。《脾胃论》是金元时期李东垣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认为脾胃功能的异常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不忘从脾胃论治。肝脏与脾脏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密切关系,故本文将从《脾胃论》浅析肝癌治疗。1肝脾两脏相互影响肝脏与脾脏均位于大腹之中,二者位置相近。生理功能上,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肝胆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0.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治疗体系中,,可谓独特一环,曾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李东垣著《脾胃论》就是一个先例。实践证明,运用“脾胃学说”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不仅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收效甚佳,就是对于其他各系统的多种疾病,通过调理脾胃的方法,也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脾胃与疮疡     
脾胃与疮疡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350003)肖定远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脾与胃,居中土,互表里,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降,乃一身之轮轴,升降之枢纽,为生化气血升清降浊,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故有“脾胃为后天...  相似文献   

12.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华之一,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的“脾”具有多方面功能,如主运化、化生气血、统血、主肌肉四肢、主思、为之卫、主涎、开窍于口等。已知,胃肠道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内分泌细胞,散在地分布于非内分泌细胞之间,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们与神经系统和  相似文献   

13.
胃主纳 ,喜润恶燥 ,以降为顺 ;脾主运 ,喜燥恶湿 ,宜升。其纳、运、升、降、润、燥六字概括了脾胃生理特性和喜恶。当脾胃纳、运、燥、湿失常时 ,最终都可出现升降失常的症状 ,故脾升则健 ,胃降则和。脾胃病的治疗 ,补偏救弊 ,最终需恢复脾胃升降之常度。《吴医汇讲》曰 :“……治脾胃之法 ,莫精于升降。”本文拟以脾胃升降为纲对用药进行试析 ,以期能有助于临床。1 具有升降属性的药物  “辛散行 ,苦燥泻” ,药味辛苦药物常具有升降功能。常用药有 :升麻、柴胡、葛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沉香、檀香、旋复花、香橼皮、佛手、郁金…  相似文献   

14.
正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其理论源于《内经》,辨证法于仲景,集大成者则系东垣。董建华院士对脾胃学说潜心研究,师古而不泥古,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脾胃"通降论",既是对脾胃通降相关论述的继承总结,也是对传统脾胃学说的重要补充和深化,在中医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且完善的体系,理是法、方、药之纲,理明法自立,方遵法组成。临床,重在理法方药功底深厚及其系统一致,在明理之  相似文献   

15.
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而饮食营养与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可见,延缓机体衰老,防止疾病发生,与胃的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就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讲,脾与胃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脾胃健旺,则气血生化有源,内则营血运行充沛,外则肌肤丰盛,机体健康,抗病力亦强;若脾胃功能衰弱,则导致化源不足,脏腑失养,  相似文献   

16.
黄土汤是仲景用来治疗先便后血,血在粪后,血色紫暗的远血证之有效方剂。原方由黄土、甘草、生地、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共7味药组成。黄土即伏龙肝,为方中主要药品,据《日华本草》载“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附子能除脏腑陈寒,三阴厥逆,据《医学启源》载,“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附子配白术,温阳健脾,可治疗脾胃阳虚引起一些病证。阿胶据《纲目》载:“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配以生地可以滋阴养血。  相似文献   

17.
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六淫者,暑湿燥风热寒,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内;其如饮食饥饱,呼叫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症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这是陈言“三因论”的主要论述。问世以下,历代因陈,多是以褒。建国来几番中医院校的中医理论教材中,亦多溢类之词,而且往往与《内经》、《金匮》相提并论。如《中医历代名家学说》说:“陈氏博览医籍,搜集众长,尤善于由博返约,他将《内经》、《金匮》之旨,前贤明哲之论,悉心深究,从而务研受病之源,阐发“三因学说”。《中医基础理论》(1984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说:“宋代陈无择又引申《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 然而,揭开“三因论”的字里行间,细细斟酌其文字陈述,不难感到其文字逻辑混乱,表达概念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8.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慢性反复发作性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复杂 ,不易痊愈。西药对症治疗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从血瘀的观点对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作一探讨 ,略述如下。1 致病机理  近年来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 ,从预防到治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 ,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 ,根据中医脏腑辨证的原则 ,病位是在脾胃 ,而“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 ,脾胃即病 ,则易致血行不畅而致瘀 :①血溢脉外致瘀 ,如呕…  相似文献   

19.
<正>人身体的保养及疾病的调护,皆当从后天之本脾胃着眼。"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贯穿于仲景辩证论治过程的始终,尤其是针对杂病复杂症状的诊治。而其采用的健脾疗法多燮理阴阳,调畅气机。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化生有源,机体阴阳俱荣,体魄康健;脾失健运,则气血化生不足,脏腑失于濡养,易于生病。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肠胃,九窍不通,百病丛生。故脾胃之气的盛衰,对于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20.
西医学谓之“胃病”,一般可以归人中医学之脾胃病证进行辨证论治。而脾胃共处中焦,为升降之枢轴。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而主升;胃为阳土,得阴自安而喜降。因此,脾胃病证之治疗,当以调理升降为重心。本文之标题“胃病理血”,看似标新立异,实则新瓶陈酿,何哉?《内经》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此言脾胃之生理也,有生理必有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