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性总结12例骨肉瘤患者进行大剂量氨甲蝶呤与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治疗(HD-MTX-CF-R)的临床护理经验.通过认真做好化疗前的准备、化疗期生命体征的观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本组1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行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化疗后复发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9例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采用亚砷酸治疗,至少2个周期.结果:1例达到CR,3例PR,4例SD,仅1例PD.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纳差、乏力、轻度肝功能损害、心悸和皮疹.结论:亚砷酸可作为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93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92例患者的治疗均顺利完成,其中完全缓解的有46例(49.46%),部分缓解的有40例(43.01%),治疗总有效率为85.07%。结论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B细胞淋巴瘤,应详细观察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各项不良反应,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服务,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积极预防工作,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甲蝶呤连续24h静脉滴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ALL患者行大剂量氨甲蝶呤-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疗法(HD-MTX-CF-R)化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化疗用药护理、口腔粘膜炎护理、骨髓抑制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观察其护理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毒性分级按WHO常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全身状况按ECOG评估标准进行评估,全部病例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口腔粘膜毒性等。结论HD-MTX-CF-R方案治疗ALL患者,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的病情观察,强化化疗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毒性反应,保证化疗完成,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大剂量氨甲蝶呤患者化疗治疗白血病时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是常见的一种临床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我科应用胃病合剂治疗1例因化疗引起的重型口腔溃疡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HyperCVAD化疗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不良反应.方法:47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母细胞淋巴瘤39例和Burkitt’s淋巴瘤细胞8例。所有患者接受HyperCVAD化疗方案治疗6~8个周期,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根据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水平交替鞘内治疗4~16次,给予30~40 Gy的剂量对早期患者(受累区域)和有大肿块或者有残留灶者晚期患者行常规放疗,并针对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及口腔炎,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安全度过化疗期。结论:加强HyperCVAD治疗方案配合鞘内化疗、常规放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保证该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青少年骨肉瘤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8例骨肉瘤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采用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用药为表柔比星+顺铂(DDP),大剂量甲氨喋呤(MTX)交替化疗,大剂量异环磷酰胺(IFO).化疗期间给予水化、碱化及利尿处理并配合尿pH值监测,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新辅助化疗,但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坏、胃肠道反应,无心脏毒性及皮肤坏死不良反应.经对症护理,2周内均能恢复.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其中化疗是根本,护理是重点,解毒是关键.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选择并保护好血管,做好用药后毒副反应的护理是顺利完成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另外表现为骨髓抑制15例;肝肾功能损害12例;口腔溃疡8例以及双下肢皮疹伴肛周皮肤溃疡1例。通过积极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化疗反应期。结论:熟悉甲氨蝶呤的毒副作用,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9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恶性淋巴瘤的认知,提高其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减轻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毒副反应。方法 在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时,通过四氢叶酸钙(CF)解救和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降低毒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尿量、尿液pH值,调整CF和NaHCo3的剂量和给药次数,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小、病情重的特点针对性地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结果 27例接受大剂量MTX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患儿,毒副反应大为减轻,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通过针对性护理,可以减轻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毒副反应,使该化疗方案顺利进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婧 《天津护理》2011,19(2):76-77
总结38例法玛新联合其他药物疗法治疗恶性淋巴瘤引起的化疗毒副患者的护理,化疗前给予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给予正确而恰当的护理可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阿糖胞苷(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各种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和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23例,采用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观察主要毒副反应,并根据毒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各种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缓解率达73.9%,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反应等,经相应的护理和对症治疗,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应用AC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及配合相应的护理,可提高难治和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缓解率,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毒副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2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其毒副作用,并实施有效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病情缓解,有效延长了生存期,减少住院天数。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护理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例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对一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地饮食护理,包括减轻胃肠道反应的饮食护理,提高免疫力的饮食护理等.结果 通过饮食护理,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便秘,血常规升至正常,尿酸及肝肾功能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结论 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测评。[结果]对干预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31例。平均4周期常规诱导化疗后行APBSC动员及采集。动员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采用常规剂量CHOP方案,其中环磷酰胺(CTX)增至2.5 g/m2;霍奇金淋巴瘤(HD)患者采用高剂量单药CTX 4 g/m2。化疗后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5~5μg/kg。当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达(2~5)×109/L,单核细胞(MNC)计数达20%~30%时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异环磷酰胺(IFO)12 g/m2或CTX 4 g/m2,阿糖胞苷(Ara-c)4.5 g/m2,足叶乙甙(Vp-16)0.75 g/m2。移植后对原发灶直径大于4 cm或有肿瘤残留的病灶给予局部补量放疗。【结果】31例患者移植后缓解时间为1~108个月,中位缓解期43个月。其中1年无病生存26例(83.9%),2年23例(74.1%),3年21例(67.7%)。最长存活108个月。全组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测评。[结果]对干预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大剂量化疗后肾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曾晓颖李秀松胡炯曹云禹沈志祥刘国明张桂生最近,我们对24例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尿转铁蛋白(TRF)和尿系列微量蛋白进行测定,以观察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我们将24例患...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大剂量放、化疗加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有21例病人接受此治疗。分别用DS(9例)、G-CSF(4例)和CTX G-CSF(8例)动员造血干细胞。17例行大剂量化疗(CVAP方案;其中2例结合TBI);3例为超大剂量化疗(CVB方案),均在给药结束后48小时回输分离细胞;1例单行TLI1次。在移植组21例中可评价的病人19例,其中CR10例(53%),PR7例(37%),SD2例(10%)。1,2,3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44%(8/18),27%(4/15),25%(2/8),无病生存者5例(7-49个月,中位生存32个月),1例CR者出院后2个月死于肺部感染,余均死于本病。疗效高于常规化疗组。骨髓抑制是主要的毒副作用,2例在化疗极期死于感染。超大剂量化疗时并发症较严重,骨髓恢复较慢。但全组绝大多数病人均完全度过骨髓抑制极期。结论提示,对于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大剂量放、化疗结合APBSCT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大剂量化疗的疗效似不低于超大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