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与症状严重程度的量化关系。方法采用专病门诊序贯法,收集符合标准的3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传输型便秘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将功能性便秘分为5个证型,以便秘症状严重度量表(Wexner量表)对证候严重度进行评估。结果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肺脾气虚、肝脾不调、肠道实热各证候Wexner平均积分,组间比较,肝肾阴虚与肺脾气虚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证候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便秘症状严重度(Wexner量表)积分,可以作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严重度判别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中医证型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寻找证据。方法纳入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STC患者各15例,另随机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VIP、SP水平。结果 STC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TC虚证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STC实证患者(P0.01);3种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患者血清VIP及SP水平比较,以及2种实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V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肠道实热证(P0.05)。结论血清VIP、SP水平与STC中医证型有关,有利于鉴别STC虚证和实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功能与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445例,患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查并进行分级;再使用自制调查表统计患者在研究期间的中医证候诊断情况。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不同肺功能分级下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结果:本次445例COPD稳定期患者共存在8种中医证候,共诊断出1 020频次,其中,最高的为肺脾气虚证224频次(22.0%),其次是肺肾气虚证221频次(21.7%)、肺气虚证196频次(19.2%),而出现频次最低的为脾肾阳虚证14频次(1.4%)、肾脾气虚证15频次(1.5%);不同肺功能分级的COPD稳定期患者各中医证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虚证与肺功能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均与肺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分级为轻度及中度时,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及肺肾气虚证;肺功能为重度的COPD稳定期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及肺肾气阴两虚证,随着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级的不断升高,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血瘀证、痰湿阻肺证、肾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出现的频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572例,并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和证型判定,以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体质类型和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7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最多,分别占28. 0%、25. 2%、21. 2%、10. 7%。证型分型主要为肺脾气虚证和肺肾两虚证,分别占65. 7%、34. 3%。气虚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阳虚质与肺肾两虚证最为密切,痰湿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湿热质与肺脾气虚证最为密切。结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常见体质类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体质、病情严重程度、肠镜结果、细胞因子、microRNA、肠道菌群、用药规律等方面综述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研究进展。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要素主要涉及湿热、寒湿、风寒、气滞、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者更为易感,在轻中度患者中脾虚湿蕴证较为常见。内镜下分型为Ⅰ型者以实证为主,多为大肠湿热证;而Ⅲ型患者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多为脾虚湿热证。microRNA表达、细胞因子水平、肠道菌群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用药方面,临床多注重选用清热、利湿、益气、健脾之品。积极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优化诊断标准,对提高诊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小儿哮喘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为研究证候标准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编制小儿哮喘中医诊疗指南,向全国范围遴选出的60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就其中的证候类型调查进行分析。结果:回收的46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专家对小儿哮喘常见中医证候类型的意见基本一致,即小儿哮喘治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寒性哮喘证、热性哮喘证、外寒内热证、肺实肾虚证是发作期的常见中医证候,肺脾气虚证、肺气虚弱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肺肾阴虚证是缓解期的常见中医证候。结论:小儿哮喘中医证候类型的问卷调查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阈下焦虑抑郁(mixed 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MADD)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运用焦虑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调查对象进行筛选,焦虑、抑郁得分均≥8分者,再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结合症状、体征、既往史对阈下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评价。结果:MAD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排在前20位的中医症状分别为担忧、善忘、心烦易怒、神疲乏力、紧张、忧愁善感、腰酸背痛、神思不聚、多梦、精神萎靡、心悸、恐惧、善太息、胆怯易惊、郁郁寡欢、兴趣索然、坐立不安、入睡困难、口苦口干、胸闷气短。中医证候归纳为8项证候要素,分别为心血虚证、胆气虚证、脾气虚证、肝火旺证、痰湿证、肝气郁证、肾阳虚证、阴虚证。结论:肝郁化火证、脾肾阳虚证和心胆气虚证是阈下焦虑抑郁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风犯肺卫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风犯肺卫37例(37%)、肝火犯肺30例(30%)、肺脾气虚21例(21%)、气虚血瘀12例(12%),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不相同。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风犯肺卫最多,分类症状出现频次各有特点,以肺肝相关证候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989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通过使用SPSS 20.0软件,对文献中的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6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17个中医证候,其中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湿热、气滞、瘀血、风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三脏;共得方剂212首,其中自拟方125首,成方87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清热剂为主;中药236味,分为15类,黄芪、茯苓、白术、丹参、泽泻等为常用药。结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位在肾、脾、肺;脾肾肺俱虚、血瘀水停为基本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兼以应用解表药。治疗中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功能性便秘与中医体质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便秘问卷调查表与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分布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瘀血质、痰湿质、特禀质、平和质;2便秘的中医体质多以兼夹为主,单纯体质所占比例较小;3便秘的发生与8种偏颇体质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平和质呈负相关(P0.01)。结论 1大学生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体质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所占比例较大,偏颇体质多呈兼夹存在;2便秘的发生与中医体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取对胃癌基本证素认识,并结合古今临证经验,应用证候要素概念分析胃癌中医发病特点,总结胃癌基本证候要素与疾病的动态演变规律,提出了"胃内寒、脾气虚为胃癌本虚证素;食、痰、瘀、毒、气滞、内湿、内火为胃癌标实证素;胃阴亏虚、气血俱虚、脾肾阳虚为胃癌病理结局证素"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仿真排粪造影影像学征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仿真排粪造影检查,于PACS系统上测量数据及影像征象,应用对应分析对征象与证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中医证型和造影征象对应图的解读,不同象限区分了不同中医证型及其相关的排粪造影表现。特异性分析发现,脾肺气虚及脾肾阳虚证型之间相关性较强,而肝肾阴虚及肝郁气滞的辨证分型差异性较大。会阴下降及黏膜内套叠对应辨证分型的差异性不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更具特异性。肝郁气滞与耻直肌痉挛相关性强;肝肾阴虚与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相关性强。脾肺气虚与脾肾阳虚更倾向于出现会阴下降、黏膜内套叠、骶直分离、小肠疝及乙状结肠疝。结论排粪造影征象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以为临床用药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及可视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收集PHBC患者572例,使用自拟《PHBC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的四诊信息采集,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PHBC的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收集调查表的83个症状条目因子分析,KMO统计量为0.843,Bartlett球型检验P<0.001,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筛选出具有意义的症状66项,主要涉及病位证素为肝、脾、肾,病性证素为血瘀、气虚、气滞、阴虚、阳虚、湿热、水湿、水停.根据病性、病位证素归纳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共7类中医证候.采用聚类分析探讨本病的证候分布,依次为瘀血阻络(26.92%)、湿热蕴结(16.96%)、水湿内阻(14.86%)、脾肾阳虚(12.41%)、肝肾阴虚(11.71%)、肝气郁结(10.66%)、脾气虚(6.47%).结论 PHBC的基本中医证候可分为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脾气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从证候分布规律和病机特点来看,瘀血阻络证是PHBC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频复发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脂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检查确诊为频复发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脂水平及蛋白定量、尿NAG酶指标,并对该组患儿进行中医分型,分析中医证型与血脂、蛋白定量、尿NAG酶水平之间关系。结果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TC比肺脾气虚型高(P<0.05);脾虚湿困型组TG比肺脾气虚型高(P<0.05);脾肾阳虚组和肝肾阴虚组LDL-C比肺脾气虚组高(P<0.01);脾肾阳虚组apoAI比肺脾气虚组高(P<0.01);脾肾阳虚组和脾虚湿困组尿蛋白定量比肺脾气虚组高(P<0.01);脾肾阳虚组和脾虚湿困组NAG酶比肺脾气虚组高(P<0.01)。结论血脂变化与儿童MsPGN的复发密切相关,而根据中医的宏观辨证结合肾穿刺活检术,分析不同病理变化中医证型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有利于及时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中医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的居民纳入研究队列,从研究队列中筛选出HBV携带发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691例,从CHB发展至肝硬化患者143例,以首次确诊CHB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以首次确诊肝硬化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HBV携带至CHB、CHB至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在HBV携带至CHB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中医证候构成越发复杂。从CHB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阴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组成含有3个和3个以上基本证候者最为常见。结论 随着病情由HBV携带向CHB、肝硬化演变,患者中医证候日趋复杂,由以实证(气滞、血瘀、实热)为主向虚实夹杂证候(夹气虚、阴虚、阳虚)转化,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18.
王念源  李玉叶  刘玉鑫 《广西医学》2022,(16):1890-1893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5例老年AECOPD患者,采用自制的老年AECOPD患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AECOPD常见的40个证候进行证素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和专家意见(临床判定)明确辨证证型名称。对聚类分析结果和临床判定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由40个常见证候提取出10个公因子。由10个公因子确定的病位证素包括肺、肾、脾,病性证素包括痰、气虚、湿、阴虚、阳虚、热、水、寒、血瘀、气滞、饮。临床判定结果显示,肺脾气虚、痰瘀蕴肺证占比28.78%,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占比26.34%,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证占比20.98%,肺脾气虚、痰热瘀肺证占比16.10%,其余证候占比均较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肺脾气虚、痰瘀蕴肺证占32.99%,气阴两虚、痰热壅肺证占28.87%,肺脾肾虚、痰饮瘀肺证占25.26%,肺脾气虚、痰热瘀肺证占12.89%。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AECOPD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判定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病位证素以肺、肾、脾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分布,探讨其不同证候的计量诊断规律。【方法】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制定中医四诊调查问卷(包括功能性便秘常见的39个症状),对2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中医证型分为肝脾不调型(y1)、肺脾气虚型(y2)、肝肾阴虚型(y3)、脾肾阳虚型(y4)4个证型。根据患者中医证候对四诊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将有显著贡献的四诊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式,并使用逐一回代法和刀切法对函数式的一致率进行检验。【结果】筛选出对区分4类中医证候有显著贡献的15个变量,包括:临厕努挣无力(x1)、便出艰难(x2)、神疲(x3)、乏力(x4)、气短(x5)、善太息(x6)、胁肋胀(x7)、腹胀(x8)、胃脘痞闷(x9)、腰膝酸软(x10)、五心烦热(x11)、畏寒怕冷(x12)、四肢不温(x13)、咽部异物感(x14)、心悸(x15)。通过这些变量所建立的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判别函数为:肝脾不调y1=-9.068+0.262x1+1.307x2-0.458x3-0.208x4-0.716x5+2.975x6+3.101x7+3.020x8+2.818x9-1.698x10+0.221x11+1.339x12+0.393x13+4.902x14+0.228x15;肺脾气虚y2=-9.355+1.575x1+0.725x2+1.915x3+3.002x4+2.747x5-1.205x6-2.361x7+0.760x8+0.601x9-2.802x10-0.008x11+1.220x12+1.496x13+0.072x14+1.163x15;肝肾阴虚y3=-43.246-1.154x1-0.886x2-1.129x3+0.153x4-0.125x5-1.711x6+1.299x7+1.275x8-1.950x9+10.253x10+33.841x11-0.839x12+0.517x13+0.009x14+6.640x15;脾肾阳虚y4=-20.280+2.006x1+1.549x2-0.595x3+2.742x4-1.154x5+0.757x6-2.434x7+1.641x8+1.458x9-2.857x10+1.317x11+7.846x12+7.045x13+0.581x14-0.630x15。逐一回代法判别总误判率为3.4%;刀切法计算误判率为4.7%。【结论】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判别函数模型与临床诊断吻合良好,可提高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证候的规范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痰湿证、肾阴虚证、肾虚痰瘀证、肾虚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肾、肝、脾。病性主要为阴虚、痰、阳虚、血瘀、气滞、湿。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阴虚、阳虚为主,痰湿、血瘀、气滞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对证候进行研究,将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