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看"异病同证"和"同证异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五脏同治法介绍国家级名老中医严世芸教授从五脏同治法论治心衰病经验。同时体现严世芸教授治疗心衰病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方不嫌杂的学术思想,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验案,从中选取中短期疗效显著的医案三则,详细摘录并加以按评。[结果]连教授对于产后汗出患者,辨证为气阴两虚、兼夹湿邪,以补脾益气、扶正祛邪法治疗获愈;对于荨麻疹患者,辨证为气血不足、血虚生风,以补脾益气、养血活血法治疗获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辨证为脾气虚弱,以补脾益气法治疗获愈。以上三则验案均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补虚除湿,标本兼顾,异病同治,体现了连教授“探求病机,相机立法”的原则。[结论]连教授治疗疑难杂病强调顾护“胃气”,坚持辨证审因,脉证互参,依法立方,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中医辨证"异病同治"的原则,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对异病从湿热同治3个案例(失眠、神经性膀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3个案例分别采用"化湿清热、和中安神","清热利湿,益气养阴,通利小便","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治疗方案,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总结历年来周绍华教授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析。在辨证论治方面,又从辨证论治是根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分清标本寻根溯源、分清主症次症抓主要矛盾这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在治疗中着重介绍了周教授独特的合方、类方。经过总结,对周教授的临证思路和遣方用药有了清晰的展示,力求使周教授的学术思想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参苓白术散中10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在OMIM、GeneCards、TTD、DrugBank数据库中查找COPD和UC的疾病靶点,运用Venny 2.1.0工具获取参苓白术散、COPD及UC三者的交集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分析蛋白互作关系,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以及核心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6.8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检索得到参苓白术散活性成分118个,作用靶点195个,COPD靶点1026个,UC靶点835个,交集靶点52个,GO功能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15个、细胞组成13个、分子功能22个,KEGG富集分析获得95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C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参苓白术散对COPD和UC"异病同治"的主要机制涉及免疫炎症、代谢以及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为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中治疗COPD和U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同证异治”广泛存在于古代文献及临床实践中,指出了“同证异治”与“异病同治”的区别与联系.文章以肾阳虚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方剂、临床各科疾病分析探讨了“同证异治”的内涵,这不仅是对“异病同治”在理论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照组使用西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哮喘复发率、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于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方治疗肺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照组使用西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哮喘复发率、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对于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撰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理论基础,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临床医学著作,每篇篇名均冠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以病为纲,以证为目,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治疗以辨证为主。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灵活运用了"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治疗法则,为后世医家诊疗疾病的典范。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部分,贯穿了许履和"外科实从内出"的学术思想,其脏腑辨证重在肝肾两脏及"实则治肝,虚则治肾"的治疗原则在男子外阴病的辨治中独具特色。并在医案医话中将古方今用、前阴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外治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同证异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两个法则,而同证异治的提法却很少见,在古籍当中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临床的角度,同证异治都是客观存在的,也应是中医治疗的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完带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带汤出自清代名医傅青主之手,主要用来治疗脾虚肝郁、湿浊下注所致的白带过多之证。中医理论认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有是证则可以用是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完带汤治疗除白带过多以外的其他各种疾病,诸如痤疮、乳汁外溢、无症状性蛋白尿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姚建平  李建生 《中医学报》2011,(9):1056-1057
目的: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方法:基于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异病同证同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诊疗思维方式并进行讨论.结果:阐释了异病类证类治与方证相应、同病类证类治的关系.结论: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翼》为清·柯韵伯主要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之作 ,是《伤寒来苏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论翼·制方大法》从辨证、立法、处方、选药等方面论述了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 ,主要表现为 :临证立法处方应“知其机得其情” ;“六经各有主治之方 ,而他经有互相通用之妙” ,“合是症 (证 )便用是方” ;独重桂枝、柴胡二方 ;重传变 ,重预防 ;六经为百病立法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等。其学术思想极大地拓宽了后世医家的眼界和思路 ,为运用仲景学说指导辨证论治 ,为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指导下的中医治疗存在"异病同治"的现象,西医在肿瘤治疗中存在不同肿瘤因为具有相同的基因分型,而选择相同的治疗方案,也存在着"异病同治"的情况。中医"异病同治"的"证"与不同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基因存在着共性,我们可以认为"证"与基因改变之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内在的、本质联系,基因状况应是中医"异病同治""证"研究的核心,"异病同治"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一个桥梁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于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凡出现脾虚气滞、湿浊内阻的证候都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思想,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炎、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并附典型验案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在脾虚湿盛证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虚湿盛证病患30例,对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参苓白术散一段时间的治疗,这30例患有脾虚湿盛证的病患均得到治愈。结论:为脾虚湿盛证的病患提供参苓白术散,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抓住疾病所引起的整个机体反应的“证”出发,“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同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理以及个体反应的差异、发展阶段的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征”,因而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反之,不同疾病,由于病因、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因而又采取“异病同治”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实事求是的治疗方法,疗效是很好的,是符合辩证思维方法的,可以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辩证学的精髓。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建立在解决矛盾的普遍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