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此次疫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实邪又以湿为核心,可兼有寒、热、毒等,合而为病,病位主要在肺,与脾紧密相关。治疗上根据其病情轻重分期治疗,早、中期强调祛邪,根据寒湿、湿热、疫毒致病的不同,早期推荐方药为小柴胡汤,中期推荐使用麻杏石甘汤合蒿芩温胆汤、达原饮合甘露消毒丹、清瘟败毒饮,缓解期重在补虚,推荐使用生脉散合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  相似文献   

2.
下法的理论可追溯于《黄帝内经》,其方药详于《伤寒杂病论》,后深受金元时期医家思想的影响,至明清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温病下法其理法方药均自成一派。结合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症特点,总结出病邪为疫毒之邪,兼夹湿浊。病机为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两太阴同病,太阴阳明互为表里,两感而发。病位为半表半里之膜原处。秽浊邪气常停聚于肠腑,需给邪出路,因势利导,以下法逐之。根据疾病病程特点、患者体质因素,需用不同下法手段,且选取下法时机尤为关键。湿浊初起化热,予以开达膜原、以通为用;疾病传变,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疾病后期,宣上逐下,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宣肺败毒汤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纳入2020年2月1日至3月1日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住院的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肺败毒汤。观察患者临床结局、住院时间、肺部CT转归,比较患者入院时与治疗第14天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第7、14天中医症状体征转归。以同期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报告作为外部对照,描述性分析宣肺败毒汤与西医及常规治疗患者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显示,41例患者中,治愈出院40例,死亡1例;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2 d,肺部CT好转率为87.2%(34/39)。治疗14 d后,患者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降钙素原(PCT)、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有下降趋势。与入院时相比,治疗第7、14天患者发热、咳嗽、胸闷/气短、喘促、头身疼痛、纳呆/纳差、腻苔均有显著改善(P<0.05,P&l...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部分患者病情传变迅速。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涵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适用于传染病防治的各个阶段。周明军老先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参考中药处方五,微调几味中药的剂量,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微调后药物组成:生黄芪7 g,白术12 g,防风9 g,苍术9 g,藿香10 g,沙参7 g,金银花15 g,贯众10 g。该方包括玉屏风散原方,既益气固表,又祛风散邪,适用于易感人群。外用方剂为周老先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药,药物组成:八角茴香40 g,肉桂20 g,甘草20 g,白芷20 g,苍术20 g,藿香20 g,制为香囊,于枕边、胸前各放一个。该方具藿香正气散之方义,有治疗山岚瘴疟之功效,孕妇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梳理总结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和经验具有现实意义."截断疗法"对当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就其理论源流及其应用做了阐述,认为其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补充发展,20世纪70年代由上海名医姜春华先生总结提出.临床应用时,对隔...  相似文献   

6.
按中医因地制宜的理论,根据武汉市与福建省不同的地理气候,福建省与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差异,提出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南的证型不能完全覆盖福建省的全部病例,福建省应增加"湿热郁肺证",并提出"湿热郁肺证"的临床表现、治则治法与方药。  相似文献   

7.
张俊  倪伟 《四川中医》2020,38(4):3-5
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出发提出治疗当"为邪找出路",例举了历代医家的诸多论述,并对目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4个常用方剂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为邪找出路"应该成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新感外袭"和"伏气内发"共同作用结果,病性以湿、热为主。孟河医派发展至今,名医名家传承众多,温病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湿温之邪,缠绵难愈,症情错杂,须在重视脾胃基础上,以调畅气机为重,祛湿为先,巧用透热,分清邪正盛衰,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具有潜伏期长,传播迅速,病情凶险等特质。笔者根据疾病发展的阶段、发病者体质状况以及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证侯,提出“辨病-辨体-辨证”的方法,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进行应用和探索。应用过程中按照无接触史人群、疑似观察人群、临床治疗期人群、病后恢复人群进行分类,提供对应的养生防病、防治未病、临床治疗和恢复调护等应用模式,通过研究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追踪各版诊疗方案中"中医治疗"部分的变化,解读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变化趋势,思考其变化的内在机理与原由,深入分析中成药等中医方法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运用,进而总结当前阶段中医的抗疫经验,为积极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反扑,以及为未来中医药防治新发流行性传染病疫情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2020年1月26日收治的1例辨证为寒湿郁肺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使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服用小柴胡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头部经络刮痧配合点穴按摩促进解肌退热;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气功锻炼舒筋活络,并能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道症状。患者住院11 d,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其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完全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中医辨证分型为寒湿郁肺型的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予以藿香正气散为主方(藿香15 g,苍术15 g,陈皮12 g,半夏15 g,茯苓20 g,桔梗10 g,厚朴10 g,甘草10 g)加减治疗,并结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结果:11例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73±5.88)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0.45±0.5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消失率:发热为100%、咳嗽为60%、乏力为100%,白腻苔消退率为64%;11例患者有1例转为危重症,转危重症率为9.09%,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藿香正气散辨证加减配合西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轻症向重症转化,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在全国蔓延开来。该病毒来势凶猛,潜伏期长,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及生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而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概括了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及发展,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为依据,从中医学治则“扶正祛邪”的角度出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气络学说指导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处方用药以提高救治率.依据气络学说理论分析得出COVID-19病位主要在肺络,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通过相关验案验方分析,初期应清热泻火;中期当清热的同时还应重视对痰、湿、瘀等病理产物的治疗;恢复期应注意补脾肺之气.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目前已造成全球大流行。疫情发生后,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中西医结合"防疫方针,组织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组,建立中西医结合联动工作机制,坚持中西医结合原则,突出中医药防疫优势,强调早期、及时、全程使用中医药。专家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系列"甘肃方剂",探索出"关口前移、截断扭转、防治在早期、治愈在初期"的防治策略。未病之前,将关口前移,辨体选用扶正避瘟方,扶助正气,避其毒气,以防患于未然;发病以后,先证而治,截断扭转,辨证选用宣肺化浊方、清肺通络方,驱邪外出,将COVID-19治愈在初期阶段;病愈之初,选用健脾益肺方,健脾益肺、培土生金、和胃化湿,以防复发。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下,辨体辨证选用"甘肃方剂",预防了疫病的发生,阻止了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危重型的转化,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重型、危重型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收集自2019年12月份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在本单位确诊的患者四诊资料,结合既往疫病救治经验及相关文献总结。结果 广东地区新冠肺炎病理因素以疫毒为本,属热毒疫范畴,热重兼湿,虚、瘀征象不明显;病情演变五脏相关,但初期病情多处于卫气分阶段,病位在肺脾,以实证为主,及早将病情控制在卫气分阶段可防止其传变;应树立现代中医思维,重视截断疗法及解毒透邪、清热化湿法的运用;发挥中药汤剂配合中成药静脉滴注、成药口服等方式,在严格掌握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指征前提下辅以相应治疗,多途径用药,力挽病势;注意食疗与生活起居、心理调摄。结论 疫毒为本,热重兼湿是广东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在临床救治中应结合本地区特殊的时令、气候及人群特点,在“三因制宜”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证辨治。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性强,短期内可致大量人群发病,约92%的感染者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仍有8%的患者出现了肺炎,早期识别、早期救治肺炎中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专家共识推荐。共识推荐涵盖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核心病机和基本诊疗原则;并凝练出了临床重型、危重型救治中最常见的3个难点问题,同时也是中医优势突出的3个方面——发热、腹胀、厥脱,就其中医诊治方案进行了共识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藿香正气方治疗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藿香正气方中的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收集成分靶点,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获取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用Cytoscape3.3.0软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藿香正气方中84个活性成分,1 007个成分靶点,疾病靶点236个,两者交集靶点72个。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MAPK3、MAPK8、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2等31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448个条目,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有52条通路,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和癌症、免疫、凋亡等相关通路调控。结论?藿香正气方的有效成分可通过作用于MAPK1、IL-6、MAPK3、MAPK8、TNF、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家族聚集性、病情进展迅速、证候表现多端、症状隐匿、病后观察期长的特点。福建省受五运六气、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影响,与疫病发生中心区武汉市的大多数以寒湿为主的病机有所不同,福建沿海地区多数有兼杂有"热",因此整体、动态、个性化、全程地把握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根据分期分类、全程覆盖、注重恢复后的健康管理原则,三因制宜制定适合福建省的中医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依据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重点包括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心理疏导等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恢复期症状得以改善,目前患者完全康复40例.[结论]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