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18例2019-nCoV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总结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方法 将2020年1月17日至2020年2月19日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8例2019-nCoV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由云南省名老中医郑进教授组成的中医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病机特点综合分析,并参照《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版)》进行辨证论治。结果 2019-nCoV患者年龄分布广泛,平均年龄为(47.5±14.3)岁,以男性居多,44.4%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55.5%的患者CRP升高,胸部CT显示63.1%的患者出现肺部病变,以磨玻璃状改变居多;多数患者伴有咳嗽(61.1%)、发热(55.5%)等肺系症状;辨证证型主要是湿邪郁肺(61.1%),其次为邪热壅肺(38.8%),未出现邪毒闭肺及内闭外脱证候表现。病机特点以湿为主,舌苔以白苔、白腻苔为主,舌质以红和淡为主。结论 我院收治的2019-nCoV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邪郁肺为主,致病特点为"湿",肺系症状较为突出,治疗主以化湿宣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2020年1月21日至2月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采集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中医证候信息、血液检查数据及胸部CT平扫报告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平均年龄(43.02±16.80)岁,男性居多,95%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湖北地区旅居史,40%为家庭聚集性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居多(93%)。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多数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增高,93%患者见有病毒性肺炎胸部影像学特征改变。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肌肉酸痛、咯痰、汗出、口渴、疲劳乏力等;舌象以红舌为主,薄、白、腻苔多见。中医证型主要为初期的湿困肺卫证(69%)和热毒郁肺证(31%)。不同证型的发病人群性别、平均年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证型的发病人群发热等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步分析以湿困肺卫证为主,病理因素与湿、热、毒、虚相关,湿毒是其病理核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武汉市泰康同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专科医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医情况,探讨武汉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下一步协定方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将2020年2月19日—2020年3月2日本院有完整舌象资料的57例新冠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血液常规检验及胸部CT结果,由2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患者进行查体,并得出患者的中医证候。结果:57名新冠肺炎患者中,轻型1人,普通型46人,重型8人,危重型2人。患者平均年龄(55.01±15.53)岁,女性偏多,均有武汉居住史。12.28%(7/57)的患者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发病史。起病当天的初始症状:54.35%(31/57)的患者发热,多为中低热;47.37%(27/57)的患者咳嗽,多为干咳;5.26%(3/57)的患者表现为鼻塞、流涕症状;17.54%(10/57)的患者则无任何不适。45.61%(26/57)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28.07%(16/57)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增加。98.25%(56/57)的患者胸部CT示肺部病变,多为磨玻璃样影或斑片状影。舌质以红和暗红为主,舌苔以腻苔...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证候7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辨治规律,为指导中医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756例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在院COVID-19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收集和中医辨证,分析其证候特点,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型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56例患者中,寒湿郁肺证101例(13.4%),湿热蕴肺证239例(31.6%),疫毒闭肺证18例(2.4%),肺脾气虚证195例(25.8%),气阴两虚证203例(26.9%);其中位病程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1 d) < 湿热蕴肺证(22 d) < 疫毒闭肺证(27 d) < 脾肺气虚证(33 d) < 气阴两虚证(36 d)。证候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患者中湿热蕴肺证的比例低于≤ 65岁患者[22.4%(69/308)vs 37.9%(170/448)],肺脾气虚证[30.2%(93/308)vs 22.8%(102/448)]和气阴两虚证[34.1%(105/308)vs 21.9%(98/448)]则正好相反(P<0.01)。证候分布与COVID-19病情分型和病程有关(P=0.01,P<0.01),寒湿郁肺证在病情轻者(轻型+普通型)[14.1%(86/612)]中相对多见,疫毒闭肺证在病情较重者(重型+危重型)[6.2%(9/144)]中相对多见;寒湿郁肺证在疾病早期[26.2%(28/107)]常见,湿热蕴肺证在早期[43.9%(47/107)]、中期[42.0%(116/276)]均较常见,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在中期、后期占比较高[中期21.7%(60/276)、18.1%(50/276),后期31.1%(116/373)、38.1%(142/373)]。结论 COVID-19患者证候偏热偏实,随病程进展因实致虚,其证候与患者年龄、病情分型和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继  张垚  张春阳  翟国超  郭思佳  王强 《中医学报》2020,35(8):1587-159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资料,提取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脉、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维分析方法,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最终筛选文献39篇,共纳入4 544例患者,中医症状分析显示,频次前10位的是发热(69.92%)、咳嗽(33.23%)、乏力(27.24%)、胸闷气短(19.50%)、干咳无痰(14.74%)、肌肉酸痛(1.07%)、纳差(10.43)、腹泻便溏(10.37%)、头痛(10.21%)、咳白痰(9.86%);舌质主要见红舌或暗红舌(45.96%)、淡红舌(18.50%),舌苔主要见白腻苔(51.27%)、黄腻苔(28.55%)、白厚苔(21.92%);脉象以滑脉(22.73%)、数脉(20.91%)、濡脉(8.31%)、浮脉(7.79%)等多见。关联规则分析设置信度≥0.5,支持度≥95%,最大前项数为5,提升≥1,共计得到高频关联组合条目29组,挖掘出咳嗽、乏力、发热、咽痛、便秘、肌肉酸痛、头痛、腹泻便溏、脉弦10个核心证候信息。因子分析共得到10个公因子,进一步将10个因子聚类分析,最终共聚为3类,中医证候依次为湿遏肺卫证(54.65%)、湿困中焦证(22.88%)、热毒炽盛证(22.47%),其中以湿遏肺卫证为主。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为湿遏肺卫证、湿困中焦证、热毒炽盛证,可为临床治疗及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分析漳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截至2020年2月1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20例,分析有完整资料的1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特征和辨证分型。结果①症状:19例患者中发热14例(73.7%),稀溏便12例(63.2%),乏力、咳嗽各11例(各57.9%),少痰10例(52.6%),口干9例(47.4%),胸闷7例(36.8%),纳差、头晕各6例(各31.6%)。②舌象表现:从舌色看,舌淡红10例(52.6%),舌红5例(26.3%),舌淡白、红绛、淡黯、暗红各1例(各5.3%);从舌体看,舌体胖大兼齿痕2例(10.5%),单纯胖大1例(5.3%),单纯齿痕舌2例(10.5%),裂纹舌3例(15.8%),正常11例(57.9%);从舌苔看,腻苔10例(52.6%),薄黄苔5例(26.3%),薄微黄苔2例(10.5%),燥黄厚、薄白苔各1例(各5.3%)。③辨证分型:寒湿郁肺7例(36.8%),湿热蕴肺9例(47.4%),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2例(10.5%),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痰瘀阻肺1例(5.3%)。结论湿邪致病是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基本特征,可见寒湿郁肺和湿热蕴肺两种证型,病情进展可发展为疫毒闭肺。病位以气分为主,病程缠绵,易伤津耗气,有基础病老年患者更易正气受损,虚实夹杂。治疗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还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地区19例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2020年1月21日至3月1日期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舌象资料,总结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19例患者均为普通型,其中发热者15例(78.95%),高热者5例(33.34%),发热患者中位发热持续时间为11.5 d,发热以午后和夜间为主。咳嗽9例,咳痰12例,胸闷症状9例,活动后呼吸困难14例,汗出异常16例(自汗4例、盗汗12例),头痛8例,乏力14例,纳差3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2例,腹泻2例,尿频2例,尿色发黄6例,口味异常8例(口干3例、口苦3例、口淡2例),喜欢饮用热水14例,喜欢饮用凉水2例。19例患者中寒湿阻肺13例(68.42%),湿毒郁肺证6例(31.58%)。结论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群体的临床症状与普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群体有所不同,无发热者和高热者比例较高;除了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肢体困重等症状之外,其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汗出异常症状也较为明显。寒湿阻肺是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证候类型以及临床特点,为疾病的总体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 08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量表与判定》判别患者9种体质类型,计算患者体质转化分数,从而辨识体质;通过四诊资料判断中医证型;比较不同体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20年2月至3月湖北武汉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2月25日—3月20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确诊的124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包括基本信息、中医证候及舌象,运用传统中医辨证后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结果 124例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为咳嗽、咽痒、胸闷、心烦、乏力;最常见的舌象包括红舌、黄苔、薄苔、腻苔;证型主要为湿热证、郁热证、气阴两伤证。结论此阶段新冠肺炎中医证型出现了湿郁化热、气阴两伤,并且肝郁气滞或者气郁化火者明显增多,使证型呈现复杂多样化,成为此阶段新冠肺炎患者证型的主要特点和辨证论治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荆州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症候群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新冠肺炎提供临床依据,从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荆州市中医医院、荆州市胸科医院、监利县人民医院、监利县中医院截至2020年2月收治的33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等,建立证候指标数据库,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证候分布,从而总结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规律。结果 (1)流行病史:超过50%患者有武汉旅游居住史或确诊病例接触史,其中呈聚集性发病者118例(35.5%)。(2)临床症状:入院首诊临床症状以发热233例(70.2%)、咳嗽200例(60.2%)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中低热205例(87.9%),咳嗽患者以干咳为主者100例(50%);其次为倦怠乏力118例(35.5%)、咽干咽痛118例(35.5%)、少痰100例(30.1%)、纳差99例(29.8%)、胸闷67例(20.2%)、肌肉酸痛52例(15.7%)、腹部胀满42例(12.7%)、便次增多34例(10.2%)、便秘34例(10.2%)、恶寒34例(10.2%)、鼻塞流涕19例(5.7%)、头痛18例(5.4%)。(4)舌脉:患者舌象以红舌为主251例(75.6%),舌苔以黄苔284例(85.5%)、厚苔184例(55.4%)、腻苔151例(45.5%)为主;脉象多见数脉253例(76.2%)、浮脉200例(60.2%)、滑脉100例(30.1%)。(5)证候:大多数证型为湿热蕴肺证284例(85.5%),少数为寒湿郁肺证48例(14.5%)。结论新冠肺炎属中医"湿疫",荆州地区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病理性质主要为湿热,病位在肺,涉及脾胃,中医证候以湿热蕴肺证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总结湖南省部分新冠肺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精准辨证作出指导方向。方法对定点医院收治的湖南省新冠肺炎病例,运用网络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新冠肺炎中医证候问卷表,统计2020年2月4日-10日收治的患者共77例,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1.重症患者发热、恶寒、身痛卫表证较为明显,轻症患者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咳嗽均以干咳为主,重症患者咳嗽、气急症状较轻症患者严重(P<0.05);两组胸闷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症患者有明显的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胀、纳差、乏力、便溏等湿浊困脾症状,而轻症组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重症组黄腻苔、白腻苔明显多于轻症组(P<0.05),舌尖少苔所占比例亦多。结论本次湖南省新冠肺炎病机为温毒所致,夹浊毒之气,与《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病机辨治认识基本一致,故清热解毒,化浊利湿为基本治疗原则,结合分期论治,三因制宜,个体化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证候和证候要素的文献分布特点。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中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现代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摘录证候类型,参考《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等有关证候、证候要素的拆分方法进行对不规范和复合的证候类型进行规范和拆分,并提取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要求的10篇中医证候文献进行研究。这些文献出现的证候类型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相比,只有56.14%的证候涵盖了标准中提出的9个证候类型。文献中共涉及证候类型58种(总频次为1 587),规范后证候类型共43种(总频次为1 732)。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类型分别为疫毒闭肺、湿热蕴肺、寒湿郁肺、肺脾气虚、湿邪郁肺、气阴两虚。这6种证候类型累计出现频率为989次,占总体证候的57.10%。对文献规范后的病位类证候要素15种,出现频率为1 777次,以肺、脾、胃、卫分、气分、神(心、脑)为常见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2%),占总病位类证候要素的95.94%。病性类证候要素共有20种,共出现2 567次,其中出现频率>2%的依次为湿(外邪)、闭(肺、心神、脑窍)、气虚、毒(疫、热、寒)、湿热、郁、热(外邪、风)、湿(内生)、阴虚,占总病性类证候要素的81.6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病机复杂性和认识的不统一,导致辨证体系的多样。证候类型纷繁复杂,以实证为主,但需重视“肺脾气虚”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肺炎是COVID-19的主要症状,研究发现将近20%的COVID-19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而几乎所有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成为COVID-19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COVID-19与凝血功能关系的探讨,对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从凝血异常机制的角度对COVID-19与凝血异常进行综述,并结合中医血瘀理论进行分析,为中药用于新冠防治提供科学证据并对COVID-19凝血异常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方法:收集确诊的COVID-19患者(观察组)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及同期30例健康查体患者(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将病例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结果:35例确诊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男女比3∶4;年龄21~82岁,≥50岁21例(60%),50岁以下14例(40%);合并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1例,有明确接触史20例,占57.1%;发热为首发症状28例,占80%;咳嗽18例,占51.4%,多以干咳为主,4例咳少量白痰,1例咳多量黄痰;乏力16例,占45.7%;腹泻4例,占11.4%;肝功能异常15例,占42.9%;心肌酶异常2例,占5.7%;凝血四项异常3例,占5.3%。发病至入院平均5.54 d,3 d内入院14例(40%),7 d后入院13例(37.1%);平均住院天数为17.62 d;观察组血沉平均值57.66 mm/h,观察组C反应蛋白均值38.75 mg/L,二者较对照组均升高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114例奥密克戎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杭州本土德尔塔株(AY.4进化分支)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4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住院治疗的114例杭州本土奥密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及舌脉特点。结果:本次奥米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①湿热证候突出,成人湿热并重,小儿湿重于热,以“湿热时疫”为主;②口鼻证候较重,肺部中医证候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咽痛等证候为主导;③味觉、嗅觉减退比例较高。结论:本次奥米克戎株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以湿热证为主,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第一要义,分清湿热的关系,同时重点关注味觉、嗅觉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7.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辨证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756例在院COVID-19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收集,按早期(起病时)、中期(病程为7~ 30 d)、后期(病程>30 d)不同病程阶段用频数法统计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运用层次聚类法对常见症状(出现率>5.0%)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总结其证候规律。结果 COVID-19患者早期(756例)症状以发热(52.25%, 395例)、咳嗽(43.25%,327例)、乏力(27.25%,206例)、胸闷(26.72%,202例)、气喘(17.59%,133例)及咯痰(5.03%,38例)最为常见,层次聚类分析将除咯痰外的5个症状聚为一类,提示该阶段湿遏肺卫的病机。COVID-19患者中期(383例)症状以苔腻(64.49%,247例)、苔黄(43.86%,168例)、苔厚(40.21%,154例)、咳嗽(34.73%,133例)、舌红(32.38%,124例)、大便不畅(25.85%,99例)、气喘(25.33%,97例)、乏力(25.07%,96例)、纳差(23.76%,91例)、口苦(14.36%,55例)、苔燥(12.01%,46例)、舌紫(12.01%,46例)、虚汗(11.49%,44例)、便秘(10.18%,39例)、白痰(8.62%,33例)、失眠(7.31%,28例)、恶心(7.05%,27例)、腹泻(6.79%,26例)和黄痰(6.27%,24例)为最常见,层次聚类分析将这19个变量聚为3类,分别提示该阶段湿阻肺脾、湿热内蕴和湿热化燥的病机。COVID-19患者后期(373例)症状以苔腻(50.94%,190例)、乏力(39.41%,147例)、咳嗽(37.80%,141例)、舌红(33.78%,126例)、气喘(32.17%,120例)、虚汗(23.86%,89例)、口干(22.79%,85例)、纳差(20.11%,75例)、大便不畅(19.30%,72例)、口苦(15.01%,56例)、白痰(10.72%,40例)、心悸(8.31%,31例)和苔少(8.04%,30例)为常见症状,层次聚类分析将这13个变量聚为2类,分别提示该阶段气阴两虚兼余湿未清和肺脾气虚兼余湿未清的病机。结论 COVID-19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呈现由表入里、由湿化热、由实转虚的规律性变化,症状上具有明显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湖北省4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半年随访的后遗症特征、证候分布规律及中医证素学特点。方法 通过对760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前瞻性随访研究,采集到出院半年后仍有明显后遗症状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数据与中医四诊资料,提取其中医证候要素,应用频数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确定其后遗症的存在情况,中医证候、证素及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随访76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其中有400例患者在出院半年后仍有后遗症症状,恢复期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肺、肝、脾、肾等;病性证素主要涉及气虚、阳虚、阴虚、痰、血虚、湿、气滞等。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入恢复期半年后,仍普遍存在多种后遗症症状和诸多身心健康问题。其核心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恋”,此时“正虚”以肺、脾、肾三脏亏虚,气阴两虚为主;“邪恋”可表现为肝郁气滞与湿、痰、瘀、热等邪留滞体内。  相似文献   

20.
孙灵芝  曹晓岚 《医学综述》2012,18(14):2253-2255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近年来,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中医证候与西医微观化指标的相关性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揭示了中医辨证的微观实质。在此将急性期脑梗死证候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血脂、白细胞、血小板凝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血流速度、颅脑CT/MRI及牛津地区卒中调查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