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CP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和下肢肌群肌张力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血管搏动指数(PI),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GMFM-88量表(B区、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腘绳肌、腓肠肌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组VP高于对照组(P0.05),PI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加CP患儿脑组织血流量,修复受损的脑细胞,改善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肉张力,治疗小儿C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对脑瘫(CP)儿童神经电生理和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CP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行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行物理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改良Ashworth标准及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估两组运动及肌肉痉挛情况,观察两组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的振幅和潜伏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EP P100振幅、潜伏期、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FMFM评分、VEGF水平、CK-BB水平、NSE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结合物理康复训练治疗CP患儿能有效提升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其肌肉痉挛情况,改善其神经电生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优(P0.05),2组Ashworth评分降低,GMFM-88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shworth评分较低,GMFM-88评分较高(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百笑灸经筋结点联合常规康复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患侧上下肢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笑灸患侧上肢经筋结点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检测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和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UEFT)评定患儿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治疗12周后两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GMFM-88和UEF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4周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改良Ashworth、GMFM-88和UEFT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改良Ashworth评分显著降低(P<0.05),GMFM-88和UEFT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百笑灸干预经筋结点能显著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患侧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电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头针配合体针、电针的治疗方法,疗程为60 d。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评定(手运动功能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和手功能分级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手功能分级评定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配合体针、电针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的康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姚志勇  唐成和 《新中医》2020,52(14):124-127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及综合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下肢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大腿内收肌角)、膝关节(腘窝角)和踝关节(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及综合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s、Vm、大腿内收肌角、腘窝角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综合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n=30)和刘氏推拿组(n=30),常规对照组仅采用以Bobath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并辅以针灸、电疗,刘氏推拿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刘氏小儿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刘氏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6.7%,常规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评分(MAS)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刘氏推拿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3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A组给予头针留针30 min,1 d 1次,结合舌针,1 d 1次;对照B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联合对照组A和对照B组的疗法。3组均每周治疗5 d,休息2 d,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粗大运动商值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结论: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脑性瘫痪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排序,按照单双数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Bobath法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头针、体针、灸法等开展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第60天利用GMFM-88量表进行评价,治疗组评分为58.74±1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39.40±14.76(P0.01)。结论:针灸联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CP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夹脊穴普通针刺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M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S评分、ADL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朱氏头针结合夹脊穴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现代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锥体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GMFM-88评分及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头针治疗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于脑功能定位和中医规范化辨证的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探索针刺与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方法将74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个性化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靳氏(益脑十六穴)针刺治疗方案结合康复训练。两组针刺治疗隔日1次,康复训练每日1次,共观察3个月。并运用粗大运动-66项(GMFM-66)对治疗前、治疗后(每治疗1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动态改变以评分法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GMFM积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积分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GMFM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个性化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优于益脑十六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5.12±2.74)分、(1.53±0.71)分、(19.25±5.08)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GMFM-88评分、MAS评分、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31.87±2.58)分、(1.07±0.74)分、(25.67±6.15)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且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可以更好地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肌张力,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髓柔筋推拿手法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判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系统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毫针透刺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和患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方法:5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取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前减少,Fugl-Meyer 评分较前有所增加(均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Ashworth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Fugl - Meyer评分增加更明显(P<0.01).结论:毫针透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是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更佳的方法,能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肢痉挛程度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智力恢复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智力恢复状况及脑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2.58%(P0.05);治疗后2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10 m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显著缩短,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社会适应能力患儿发育商(DQ)、个人社交能力DQ、语言发育能力DQ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脑中动脉(MD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及观察组基底动脉(BA)脑血流速度显著加快,血管搏动指数(PI)显著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促进其智力恢复,并加快脑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尖足三针对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站位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康复科95例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其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尖足三针针刺治疗的45例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足背屈角、表面肌电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88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GMFM-88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足背屈角明显高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足背屈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主动跖屈肌电信号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主动跖屈肌电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被动背伸肌电信号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治疗后被动背伸肌电信号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康复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儿康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联合尖足三针针刺对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康复期脑性瘫痪患儿腓肠肌肌肉张力、足背屈能力,进而促使患儿站位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陆氏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该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2014—2015年收治的发病后2周到6个月内的84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陆氏针灸组、康复对照组,每组42例,均实施基础康复治疗,陆氏针灸组加用陆氏针灸,疗程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量表上下肢运动功能总评分、平衡评分、感觉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肌张力均显著升高,中风中医症候积分、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陆氏针灸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危及性命的严重不良事件,陆氏针灸组治疗期间亦未发生晕针、断针等与针刺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陆氏针灸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促进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芳玲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4-796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