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进行腰背部肌群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背部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S和EVOS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VO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后凸Cobb角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VAS、EVO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且存在术后残留痛,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患者选择温针灸(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每日1次,持续5~7 d)。结果治疗3 d后以及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与ODI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3 d后以及疗程结束后VAS评分与ODI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痛,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功能康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翔  马勇  吕锦瑜  李志伟  许建安 《中医正骨》2010,22(7):10-11,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0例45个椎体,观察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7.55±1.32)分降至术后(2.15±1.27)分;骨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由术前(17.11±2.07)mm和(14.6±1.32)mm增加至术后(21.34±1.53)mm和(18.7±2.04)mm;Cobb角由术前23.2°±4.6°降至术后14.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骨水泥从椎体上终板渗漏,未出现临床症状。3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3月,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形态,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中医综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记录患者VAS评分以及复查X片测量Cobb角,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d VAS评分及Cobb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个月后疼痛才有改善(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疼痛缓解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术后早期恢复迅速,随着恢复时间延长,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PK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测定伤椎Co...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3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先在过伸体位下使病椎的高度恢复,然后在C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置入球囊,球囊扩张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1例手术顺利,疼痛于术后48h内均明显缓解并可下床活动,4~12d内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5±0.3)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3±0.3)分(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32)分到术后(21±1.29)分和最终随访(22±1.25)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4.8±2.8)mm到术后(24.3±2.1)mm和最终随访(24.4±1.9)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4.6°到术后10.3°±3.1°和最终随访10.2°±4.3°(P<0.05);未发生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收集6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PVP)与B组(PK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椎体中柱高度恢复率以及后凸矫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2):1732-1733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西医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辨证疗法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BM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治疗组患者的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并急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复元活血汤治疗。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的脊柱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围手术期便秘发生率4.8%,对照组为26.2%,P0.05。结论:在使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加用复元活血汤可优化脊柱功能,减少围手术期便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4月选择本科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在C臂机或CT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术前术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分,术后随访。结果: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患者VAS下降(P<0.01),病椎椎体高度增加(P<0.01)。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安全恢复椎体高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密骨胶囊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观察指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先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复位,术后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观察组口服密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的骨密度(BMD)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较给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BGP及ALP水平较给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BGP及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4.4%,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骨胶囊可以逆转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骨形成代偿性加快,使骨代谢恢复正常,进而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头晕发作频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E评分(13.13±1.65)、DHI-P评分(12.32±1.75)、DHI-F评分(14.62±1.62)及DHI评分(40.40±3.24)均较对照组DHI-E评分(25.27±1.83)、DHI-P评分(18.46±1.94)、DHI-F评分(20.63±1.75)及DHI评分(67.43±2.47)均降低(P<0.05);观察组头晕发作频次(2.11±0.35)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12.75±0.52)min明显较对照组头晕发作频次(3.63±0.52)次、头晕发作持续时间(23.28±4.47)min降低(P<0.05)。治疗后,左椎动脉血流速度(50.34±6.16)cm·s-1、右椎动脉血流速度(48.55±5.88)cm·s-1、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9.63±5.22)cm·s-1、高于对照组左椎动脉血流速度(45.22±4.25)cm·s-1、右椎动脉血流速度(42.73±5.11)cm·s-1、基底动脉血流速度(44.23±5.05)cm·s-1,阻力指数(0.45±0.03)低于对照组(0.5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力定眩片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临床效果较优,可改善患者的情绪、躯体、功能状态,缓解头晕症状,提升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13.
周秀  彭霞  杨东  吴欢 《陕西中医》2020,(10):1440-1442,1470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施行经PK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愈合情况(骨痂生长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伤锥情况(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腰部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骨代谢情况[骨钙素(BGP)、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obb角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 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治疗前急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观察组OD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两组BGP、BMD及AL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PKP手术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并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患者腰椎功能,改善骨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将6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PVP治疗,B组采用PKP治疗,观察2组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明显改善(P均<0.05),B组术后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PVP与PKP均可以显著缓解OVCF的疼痛,但PKP更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选择肢伤一方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分组后,对照组(29例):单纯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展开;观察组(29例):对照组基础上选择肢伤一方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治疗前,两组骨折患者VAS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骨折患者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骨折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骨折患者骨密度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显著增加(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基础上,采用肢伤一方进行配合治疗,对于疼痛程度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对于椎体形态恢复可以显著促进,对于骨密度可以显著增加,从而对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显著提升以及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段俞伽  崔硕  刘旭 《陕西中医》2020,(3):334-337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迈之灵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非增生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参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措施; 对照组给予迈之灵片;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眼底检查、临床疗效以及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08±0.18)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0.96±0.15)(P<0.01)。治疗后两组眼压[(14.19±2.57)mmHg 、(13.98±2.71)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渗漏面积(0.49±0.06)cm2、微血管瘤个数(14.31±1.81)个、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0.52±0.07)cm2明显少于对照组[(0.67±0.09)cm2,(15.81±2.09)个,(0.67±0.09)cm2],视网膜循环时间(14.65±1.90)s显著短于对照组(15.90±2.13)s(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7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迈之灵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眼底病变和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及颈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采取温针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使用C形臂X线机引导确定进针位置,将混合药液(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推入即可。治疗后需要进行常规观察30 min,吸氧2 h。2次/周,4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温针治疗; 穴位主要有天柱、风池、完骨等。属于虚证者使用捻转补法,实证者使用捻转泻法,1次/d,4次为1个疗程。对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了解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颈部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颈部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7%,明显高于对照组70.5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OM评分、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生频率、颈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ROM评分分别为(1.16±0.33)分、(1.85±0.26)分,NRS评分分别为(3.26±2.10)分、(4.85±3.22)分,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22±2.28)h、(6.59±7.44)h,头痛发生频率分别为(3.01±1.84)次/周、(2.30±1.87)次/周,PI分别为(0.31±0.55)、(0.74±0.87),RI(0.44±0.03)、(0.61±0.47),各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m(31.85±4.55)cm/s高于对照组(26.35±5.44)cm/s(P<0.05)。 结论:温针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较好,减少了患者疼痛情况。  相似文献   

18.
邓业川  赵敏明 《陕西中医》2020,(10):1496-1499
目的:研究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KOA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金骨莲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与77.50%)(P<0.05);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温针灸、浮针及针刺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KP联合中成药治疗高龄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高龄陈旧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PK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伤科接骨片。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椎体高度恢复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了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联合中成药在治疗高龄陈旧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好,不仅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还能改善腰椎功能障碍,椎体高度恢复率方面也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兰谢  余帅江 《陕西中医》2022,(7):954-957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Hcy、NO、TNF-α、S100-β、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温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清Hcy、TNF-α及NO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