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莹教授认为月经过少的发生主责于脾肾两虚,且伴有痰瘀之邪阻滞。治疗上顺应胞宫藏泻变化规律,分期论治,经前期及经期,治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经后期及经间期,治以补肾健脾、养血调经为主。用药以自拟补肾化痰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月经失调,稀发排卵为主要临床表现,在中医方面受肝脾肾三脏共同影响,以致脏器虚损,痰湿内生,治疗上以健脾燥湿,补肾调经的补肾导痰汤为主,附典型方案1则,叙述辨证诊治经过及用药疗效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傅青主女科》调经之理法方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著,是一本具有创新精神的著名妇科专著。傅氏在该书《调经篇》中论述了月经病14证,并创制15方以治之。他认为经生于肾,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经行则关乎脾肝心。经乱之治,重在肾肝脾。调经首在培本补肾,而补肾须平调肾之水火。调经亦重调肝,调肝有舒肝与柔肝之别,舒肝以解郁为务,强调轻灵;柔肝重养血,用药以归芍并用为宜。调经又须健脾,而健脾须脾肾同治兼疏导。  相似文献   

4.
逍遥散功效疏肝解郁 ,健脾养血 ,为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而设 ,以两胁作痛 ,头晕目眩 ,神疲食少 ,月经不调 ,脉弦为辨证要点 ,其作用 :1疏肝解郁 ,对情志不遂 ,肝郁气滞 ,脾失健运 ,两胁胀痛 ,嗳气头痛的病证 ,应用本方常可药到病除 ;2养血健脾 ,凡属肝郁血虚 ,脾失健运而致月经不调 ,脘腹作痛等症均有效。笔者在临床上对慢性胃炎 ,肝炎 ,妇女月经不调 ,神经衰弱等辨证为肝郁血虚 ,肝脾不调 ,运用此方加减 ,每获良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当归、白芍养血补肝 ,合而为用 ,补肝体而助肝用 ;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既可资气血生化之源 ,又使脾…  相似文献   

5.
孟安琪教授认为月经过少虚实夹杂,肾虚为本,严重可致闭经、不孕,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孟师治本调经,故补肾为第一治疗大法,根据月经周期不同(经后期、经前期及经期)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6.
月经过少是中医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调治可发展为闭经,甚至不孕,影响女性朋友的生理及心理,加重家庭及社会矛盾。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得出月经过少的基本病机是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肾阴阳转化学说及月经周期的气血盈亏变化的原理,在治疗中采用补肾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经后期运用滋肾调经方以滋肾填精养血,经间期运用滋肾调经方加减以补肾阴,兼顾温肾活血,经前期运用温肾调经方以温肾阳,兼顾活血,行经期运用少腹逐瘀汤以活血化瘀周期疗法,对月经过少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太阴病太阴属脾,脾主湿,“太阴之上、湿气主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肾炎以太阴病为多见。从来治水肿病,多以健脾燥湿为稳治。如确属太阴病用健脾燥湿之法有疗效,若不分经辨证,凡见水肿都用健脾燥湿之法,也不一定有效。太阴病为阴证,其表现为虚寒,脾主中焦,其病证以中焦症状为多。其腹部胀满以气胀为主,脘痞纳少,肢困乏力,大便溏薄,脉象濡缓。治太阴病自当以理中汤丸为主,但一般习用胃苓汤及实脾饮。  相似文献   

8.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科疾病,临床常无症状,给中医临床辨证带来诸多困难。采用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从首当辨病、病证结合、微观辨证、舌脉合参、重视外肾等方面对该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讨。认为以肾虚为主辨治是该病临床辨证的主要思路,临床中肾精亏虚型以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肾健脾,肾虚血瘀型治以补肾活血;精子数量减少应责之于肾精不足,精子成活率和活动率降低应责之于肾气亏虚,死精子、畸形精子常辨证为湿热瘀结;通过四诊合参,可分辨邪正盛衰、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为男性不育症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外肾与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取决于脏腑精气的盛衰,临床应重视外肾诊查。  相似文献   

9.
总结金季玲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金教授认为肾虚冲任血海不足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治疗以补肾养血为大法,临床根据不同证型,在基本治疗原则上结合调补冲任、健脾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同时结合补肾调周法:经前期治以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通经为主,经后期治以滋阴养血,佐以助阳,经间期治以活血补肾,以促排卵。  相似文献   

10.
曾诚教授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肾虚为根本病机,并与肝脾功能失调、“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紊乱相关。治疗时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以调经促排助孕为目的。对于肾虚者,以补肾为本,采用右归丸或归肾丸与二至丸合用以调肾之阴阳,巧用中药周期疗法以促排卵;肝郁肾虚者采用逍遥散合定经汤加减治疗,以滋肾养肝,调经促排助孕;脾肾不足者采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以健脾固肾,促进卵泡发育;兼有痰湿瘀血者,需加用健脾化痰祛湿、活血化瘀药物,以兼消痰瘀;并辨证运用中成药和膏方以辅助治疗,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认为,卵巢早衰多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以致阴阳失衡,冲任失养,经水乏源所致。其本在肾,但与肝、心、脾、肺四脏联系密切。在于肾者,多因肾精亏虚而致月经停闭,治以补肾生精填髓。在于肝者,多因肝气郁结而致月经过少,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在于心者,多因心阳虚衰而致月水难生,治以温通心阳虚衰。在于脾者,多因气血不足而致月经乏源,治以补气健脾养血。在于肺者,多因气机失调而致月经不畅,治以活血调经通脉。  相似文献   

12.
罗颂平认为,崩漏的发生以阴虚为本,临证需重视望诊以测疾病盛衰变化。治疗上顾护气阴应贯穿始终,在急性出血期不可全然收涩止血,须辅以活血化瘀,且使用活血药时应慎用辛温性燥动血类药物,需选用守而不走之品,常用罗元恺经验方"二稔汤"加减以补气养血、固冲摄血。在出血停缓阶段应着重补肾治本,兼顾调理肝脾气血,常应用罗元恺经验方"滋阴固气汤";并创制调经养血膏方纠偏祛病。还强调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身心、药食同治。  相似文献   

13.
卫爱武教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立足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之基本病机,强调以健脾补肾、行气利水为治疗大法,在治疗上中西合参,重视助孕和保胎治疗,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获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从脏腑、证型及经期3个方面阐述艾炳蔚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艾教授认为排卵障碍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临床常见脾肾阳虚、肝郁肾虚、痰湿阻滞、气滞血瘀4种证型,治疗上应采用辨证与辨经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辨证为主,具体为:实证用曲池、合谷、天枢、三阴交、内庭;虚证用中脘、太溪、肝俞、期门。耳针方面,实证可配口、胃、脾、内分泌、三焦、大肠、神门;虚证可配胃、脾、内分泌、子宫、皮质下、肾、卵巢。对于虚型寒型患者可加艾灸治疗。辨经期为辅:经后期以健脾生血为主,可加用中脘、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经间期以补肾益气、温阳育阴为主,可加用肾俞、腰阳关、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经前期以疏肝补肾、行气解郁为主,可加太冲、期门、卵巢、子宫、血海;行经期可加用太溪、血海、三阴交等补肾养血、活血调经,促进卵子生成。同时可配合B超监测排卵,指导同房,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妇科临床常见疾病、难治性疾病,基于该病的特殊性,文章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方面对罗福兰主任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治疗基础以补肾调经为本,注重祛湿化痰;辨证用药时审证求因,专方随症灵活加减化裁;中西合治,调经促排,助孕安胎,全方位,多途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孟永杰  陶文远  郭俊杰  王圆 《河南中医》2022,(12):1847-1851
郭俊杰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阴虚为本,以内火、血瘀为标,可累及心、肝、脾等脏,从而导致各脏腑功能失调。郭教授依据阴阳辨证理论将其分为肝肾阴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俱虚证等。肝肾阴虚证治以滋肾柔肝、养血填精,方用虎潜丸加减;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涵木、宁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合滋水清肝饮加减;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阴阳俱虚证治以益阳扶阴、平调阴阳,方用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郭教授临床诊治中,还重视培本护胃、脾肾同调,标本兼治,衷中参西,将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建玲主任医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后期经验。王教授立足于中医学理论,以补肾调经之法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证,辅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滋阴养血、温经散寒等治疗方法,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徐莲薇教授运用膏方从肝脾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徐莲薇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应从肝、脾、肾论治,健脾填精养血以资其“本”,化痰疏肝消瘀以祛其“实”。冬 令膏方依辨证化裁用药严谨,剂型易服方便可坚持,故临床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9.
岳睿  陆嘉惠 《新中医》2014,46(2):15-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中医学血证、髓毒劳范畴,为"毒"、"劳"相兼的邪实正虚、虚实夹杂证。其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且发病过程中脾肾亏虚贯穿始终。临床辨治以虚实辨证为首辨;脏腑辨证为基础;瘀毒辨证为指导。总以健脾补肾、化生气血为根本治法,再根据辨证,以治脾为主或治肾为主入手。  相似文献   

20.
论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复发性流产(RSA)的辨证分型及治疗,归纳总结该病责之于心、肝、脾、肾,辨证以肾虚为主,兼有痰湿、郁火或血瘀。在治疗上遵循分阶段治疗法则:孕前预培其损,祛除病因,以补肾调冲为大法,兼健脾祛湿或疏肝清心或养血化瘀;孕后坚持用药,补肾益气,固护胎元,同时鼓励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平衡饮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及"个体化"诊疗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