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焦敏 《中医药通报》2011,10(1):17-19
党中勤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归属到中医"腹痛"、"泄泻"、"郁证"等病证范畴,本病致病因素不外乎六淫外侵、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而其病机则是多方面的。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失调。本病其本在肝,其制在脾,其标在肠。肝郁脾虚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伟明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肝郁脾虚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针对主要病机,常以疏肝健脾为主要治则,善用痛泻药方或参苓白术散、四神丸随症加减,灵活化裁,配合养心安神法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叶柏教授运用古方慎柔养真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叶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同时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本病迁延难愈的重要要素,在治疗上提出分期论治,初期标实,治疗上重在疏肝、兼之扶脾,后期本虚,重在扶脾,辅之温肾助阳和滋养脾阴,同时顾护整体,兼治其标,在用药上除常规疏肝健脾药物外善用风药止泻,临床上对于疾病迁延不愈病情延伸至脾阴亏虚的患者运用慎柔养真汤治疗并取得很好疗效,后附病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天望教授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心有关,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感受外邪而诱发,且临床以情志因素最为重要。故其着重从肝脾论治本病,采用抑木扶土、调运中焦之法,治以疏肝扶脾为主,兼顾温胃、养心、化瘀,辨证施治,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腹泻型占大多数。刘启泉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刘启泉教授认为风药具风之清扬开泄之性,善走不守,其性轻灵,具有多重效应,可治多种疾病,并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风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祛风除湿、升举清阳、调气引经、活血通络等作用,并列举相关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与刘启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胃肠病的本质为"脑肠互动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同属功能性胃肠病范畴,迟莉丽教授基于"脑肠互动紊乱"理论,认为这与中医"七情内伤致病"理论不谋而合,虽外感六淫、饮食内伤均可致病,但是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肝为万病之贼",功能性胃肠病病机初期表现为肝胃不和,多因医者对本病的识别率低、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率低等原因,常导致本病失治误治、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其病位虽在胃、肠,但与肝、心、脾三脏相关,其病机又因肝之疏泄太过或不及而演变不同,终致肝郁脾虚、心胃不和、心脾失养,故治疗上以疏肝宁心、和胃理脾法为辨治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蔡淦教授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拾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芸 《新中医》2002,34(4):12-13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胃肠道运动性疾病,以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为主要症状,蔡淦教授以脾二脏为主辨治肠易激综合征,强调肝郁脾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以疏肝健脾为主,汲取古方痛泻要方之长,以抑肝扶脾,节胃肠道功能,并随证加减,灵活化裁,用药精当独到,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9.
介绍朱生樑教授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朱师认为本病以肝郁脾虚为切入点,治疗上强调肝脾同调,治以疏肝理气,健脾止泻,寒热并举,整体辨治。  相似文献   

10.
根据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及病机演变规律和证候表现,隗继武教授认为本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心肾四脏密切相关,并主张分期论治:初期木郁克土,重疏肝解郁,兼以健脾止泻;中期土虚木乘,重健脾理肠,兼以柔肝缓急;后期心肾不交,重交通心肾,兼以疏肝健脾理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顾总结了诸医学理论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指出凡该病关键为肝脾不调。且根据肝气之亢与郁、脾气之虚与实,肝脾为病主从有别,可细分为:肝旺乘脾、肝郁脾滞、土虚木贼;在治疗上可分别采用泻肝实脾、疏肝理脾及扶土抑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连建伟教授对于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遵循朱丹溪学术思想,认为该型常因“肝脾不调”且多由湿、火、气虚、痰积、食积引起。辨证常以平脉辨证法,认为“左关弦、右脉缓”为其脉诊特点。结合丹溪理论,临床自拟“疏肝安肠方”治之,参合“舌症”辨证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舒劲教授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为情志不调,基本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郁脾虚,大肠传导失司.她主张从肝脾入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临床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脏腑虚损、气机失畅、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有关,脾虚湿盛是基本病机,主要从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寒热错杂四种证型分别举例。临证以健脾化湿为根本,同时又注重辨证与辨症相结合,擅于结合升举清阳、疏肝行气、温助脾运、温肾散寒、寒热并调等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跟师侍诊,整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典型病案探讨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特色。该病病位虽在肠,但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以调肝健中,运脾益肾,注重审证求因,肝脾同调,擅用风药,均衡饮食,身心并调,利于康复。周晓波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晞星教授从肝脾肾三脏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系由肝气失于疏泄,横逆乘脾,出现肝脾不和之象,日久可累及肾,致肾中元阴元阳亏虚所致;强调以畅肝木之气机、健中焦之升降、补肾中之阴阳、医养结合以摄身保健为治疗法则,并创制疏肝健脾和胃方和半夏调肠汤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7.
介绍尚品洁教授运用清温涩肠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的经验。炎症性肠病辨证以脾肾阳虚为主,伴有湿热浊毒蕴结肠腑,是一种脏虚腑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疾病。治疗当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尚品洁教授运用清温涩肠汤治疗炎症性肠病,表里兼顾,清温并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总结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特点,将脾胃气郁、肝气郁结、肾气膹郁归纳为气郁病机,将脾虚湿困、湿阻气机概括为湿阻病机,以气郁湿阻概括本病的总体病机特点,既囊括了与本病相关的肝、脾、肾脏腑作用,也点明了病情反复发作、久病不愈的主要原因.在气郁湿阻病机的基础上,治疗以化滞调气为大法,用疏肝调气解郁之法,行健脾祛湿化滞之策...  相似文献   

19.
金实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为肝强脾弱,水火相激肠腑,方药须辛酸甘苦合用,以抑肝扶脾、寒温并用为治疗大法,临证重视明辨泄泻的寒热病位、虚实主客,灵活论治兼症,运用术芍地姜汤化裁,临床疗效颇佳。本文对金教授相关诊疗经验进行初步总结,为临床诊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固本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内服固本安肠汤,对照组内服补脾益肠丸,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和66.67%,两组比较,P<0.05。结论:固本安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