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地震灾后壮族灾民心理应激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壮族灾民面对地震灾难时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反应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反应调查问卷》,在灾后第7 d对灾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共获得有效问卷220份。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4.50%的灾民认为地震可怕,但大部分人对相关部门的措施持肯定态度。64.10%的灾民产生命运不公等消极想法。灾民普遍对地震的相关信息以及自身安全比较关注,91.40%的灾民能采取防护措施。但也有55.90%的人吸烟等行为增多,63.20%的灾民想离开灾区,90.50%的灾民希望获得心理支持。灾民的情绪障碍检出率焦虑为51.80%,躯体化为36.80%,抑郁为23.60%,敌对为15.00%。重灾村灾民各项情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轻灾村(P<0.05)。结论地震后,灾民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在救灾工作中,应及时对灾民施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家族史青年心理应激反应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家族史青年心理应激反应实验观察周燕1王文英1吴国强2汪玲1郑达安2为了解有无高血压遗传背景者对心理应激的反应情况,我们观察了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人和无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人在安静、心理应激和恢复期的心血管活动情况。1对象和方法1.1样本的选择整群...  相似文献   

4.
灾害报道及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类经历了"9·11"恐怖袭击、印尼海啸、伊拉克战争等;中国也经历了1998年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大流行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等.每一次战争或灾难中,为了如实报道战情或灾情,挽救受难的群众,各国各地都会派出大批记者和救援人员.  相似文献   

5.
不同人群在灾害事件中的心理行为反应及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灾害愈来愈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受灾人数高达3~4亿人次[1]。灾害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伤害。心理干预可以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2]。本文现就灾害对受灾者、救灾者及一般公众的心理行为影响与干预措施进行综述。1灾害的定义关于灾害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W.尼克.卡特[3]认为,灾害是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普外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SBP、DBP、HR,观察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BP、DBP、HR变化不明显,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6、3.066、12.093,均P0.05);而对照组干预后的SBP、DBP、HR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7、2.785、13.276,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第2天疼痛分、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安全度过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张雪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57-1059,1062
[目的]了解国外不同国家重大灾害心理援助的机制和组织方式,为我国重大灾害心理援助的组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外不同国家重大灾害心理援助机制及组织方式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国外重大灾害心理援助在法律保障、政府组织保障、心理援助人员筛选、社会力量的动员、心理援助研究经费保障和心理援助方法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结论]我国应学习国外灾后心理援助的相关经验,提高重大灾害心理援助的效果,以保证受灾人群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韦波  唐峥华  苏莉  凌小凤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06-4408
[目的]探讨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少数民族人群的认知、行为以及情绪反应特点。[方法]采用自编《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反应调查问卷,》在事发后d 5对事件相关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219份。[结果]面对食物中毒事件,64.4%的人感知可怕,62.6%者渴望得到心理支持。8.7%的人出现焦虑障碍。壮、瑶族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进食者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其他人群,进食者亲友的敌对因子分高于其他人群。[结论]在处理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过程中,有必要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消防救援官兵震灾后心理状况及对应急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对20例消防救援官兵在震灾后应激反应采用团体咨询的心理干预模式。并对干预前后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地震后消防救援人员的主要问题是持续警觉性增高的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按照应激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对其分组逐次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心理评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预后应激反应综合征减少,负性情绪和警觉性显著减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应加消防部队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自编心理应激问卷作为军人心理应激水平评估工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士年心理应激因素。方法:以自编军人心理应激问卷对662名士兵作调查,并检验问卷各因子与SDS(自评抑郁量表)和SAS(自评焦虑量表)间的相关性。结果:诱发士兵心理应激的因素依次是人际关系、期望值受挫、心理社会冲突、家庭个人问题和军事训练;家庭背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军龄与上述因素有交互作用;军人心理应激问卷各因子得分与SDS、SA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自编心理应激问卷可作为军人心理应激水平的评估工具;今后应加强士兵心理学干预,从上述各方面着手,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术后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HAMA评分、HAMD评分、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术后的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对受灾的人群的疗效. [方法]采用集体心理晤谈的方法(CISD)对洪灾后3个月的受灾老师(6名)和救援人员(15名)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事件影响量表(IES)和症状自评量表(SRQ)的评定.[结果]干预前,95.2%的受灾者的IES总分≥20分,且IES中所有症状的出现频率均大于50%.干预后,IES高分者(≥40分)的比例明显降低(干预后11.8%,干预前42.9%,x2=4.416).IES量表总分和闯入分量表分干预前分别为37.3±11.7和21.8±6.9,干预后分别为29.0±8.5和16.4±4.4分,明显下降(t=2.457,t=2.277,P<0.05).干预前SRQ中存在经常头痛、食欲差、睡眠差、感觉不快、胃部不适、容易疲劳以及总分≥8分的比例分别为61.9%、47.6%、66.7%、76.2%、42.9%和71.4%;干预后明显下降,分别为11.8%、5.9%、29.4%、23.5%、11.8%、41.2%和29.4%(x2=9.886,x2=7.957,x2=5.216,x2=10.450,x2=4.416,x2=13.350,x2=6.635,P<0.05).[结论]洪灾后3个月受灾人群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仍旧显著,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是突然降临在人们面前,使人群手足无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一突发的应激事件,也可以称为"危机".人群大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抑郁、孤独、食欲不振、失眠等情绪.2004年8月13日台风登陆温州地区造成乐清市龙西乡上山村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及山体滑坡死亡18人,毁坏房屋不计其数.我们调查小组于台风后到现场进行灾后人群焦虑与抑郁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是我国最主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最常见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群体恐慌,扰乱教学秩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于2类事件自身特点差异,学生面对不同事件时表现出的心理行为特点也可能有所不同。了解学生在不同事件中的应激反应特点。才能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本研究通过对2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分析在群体性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疫情下初中生的认知、行为、情绪反应特点,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特大暴雪灾害中灾民的心理危机特点,通过短期培训、集中座谈、个别交流等形式,对其认知心理、行为心理进行干预,及冻伤合计其他疾患的支持护理,有效地缓解灾民的心理压力,增强战胜雪灾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属临海省份,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沥涝、热带气旋、风暴潮、雾灾、雷电、冰雪等自然灾害频发,重大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也难以避免.重大灾难的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及其所造成的毁灭性后果使受灾者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的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1].积极加强灾后心理援助,构建重大灾后心理干预应对机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重视.了解近年广东省重大灾害心理援助机制及组织方式包括制度保障、组织实施、社会动员参与、灾害心理援助专业人员培训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现状和不足,对于广东省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害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灾后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身反应,其中相当比例的人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应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以创伤后危机干预为思路,以缓解应激反应障碍相关症状、预防应激反应障碍发生为主要目标,采取心理急救、严重事件应激晤谈、认知-行为疗法、眼动技术等方法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频繁地出现了一系列极端气候(气象灾害现象,Weather disaster)如印度海啸、美国飓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2008年年初.我国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突发冰雪灾害,造成了大面积的电力供应中断.建筑压垮,通信和交通瘫痪,不仅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健康问题.对卫生部门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和对策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及生化指标与社区人群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吴忠市社区人群35~74岁以上高血压患者75人,健康对照75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行为等状况调查。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医学体检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在各因素中,饮酒、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负性生活事件等因素在2组人群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SCL-90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躯体化症状、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酒、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与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丹江口库区移民心理健康水平与移民社会心理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取1 366份调查样本,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移民与非移民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移民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均高于非移民组(均有P<0.05);移民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量表(psychosocial stress survey for groups,PSSG)中生活事件得分、消极情绪体验得分、消极应对得分、应激总分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影响库区移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健康状况。结论 移民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