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尿酸(UA)、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新Beckman CX9生化分析仪检测29例(轻度10例,中度10例,重度9例)新生儿HIE急性期及其中16例处于恢复期的患儿血清尿酸值及NBNA评分,并与20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新生儿HIE患儿轻度、中度与重度期血清尿酸水平逐渐升高,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HIE恢复期血清尿酸水平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HIE患儿组NBNA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各组之间的NBNA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尿酸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血清尿酸及NBNA与新生儿HIE的临床分度密切相关,临床分度越重,血清尿酸值越高,NBNA评分越低,随着病情恢复,血清尿酸值逐渐下降,NBNA评分逐渐升高。血清尿酸结合NBNA评分可作为新生儿HIE早期判断及预后估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1]。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继发脑瘫、智力障碍等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HIE发病率为(1~80)/1000;其中10%~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25%~30%可能留有远期神经发育后遗症,严重地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也使产科和儿科医师面临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刘志远 《淮海医药》2008,26(6):515-5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评价头颅CT在HIE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美国匹克公司PIKER-IQ全身CT扫描机对167例足月HIE患儿及81例随访HIE患儿进行头颅平扫。结果 167例足月HIE头颅CT表现为轻度82例,中度70例,重度15例,合并颅内出血85例。81例随访HIE患儿中头颅CT恢复正常52例,低密度灶部分吸收18例,外部性脑积水5例,广泛性脑软化灶及脑室扩大6例。结论 HIE的头颅CT与临床分度相关性较好,但也不完全一致。头颅CT可准确判断HIE病变部位、程度、性质,为HIE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及预后提供依据。头颅CT追踪检查可客观反映病灶的恢复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BNA)在评估其疗效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 40例HIE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治疗 ,对照组 3 5例采用常规治疗 ,以NBNA进行疗效评价 ,并与Gesell发育测试法相比较。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显著 ,(P <0 0 1) ,两组NBNA在第 3天无差异 (P >0 0 5 ) ,第7、14天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7天时P <0 0 5 ,14天时P <0 0 1) ,并与Gesell发育测试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HIE疗效好 ,NBNA是评估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HIE疗效及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健华 《淮海医药》2012,30(6):514-5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糖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GLUCOSETREND微量血糖仪,对85例HIE患儿生后6h内、12 ~24 h、48 h、72 h进行血糖监测.并以8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 HIE组在生后6h内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IE患儿中重度较轻度血糖升高更明显(P<0.05),12~24 h后中重度HIE患儿血糖显著下降,较轻度HIE患儿下降更明显,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48 h、72 h血糖变化趋于稳定.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应密切监测24 h内血糖变化,尤其中重度患儿,严格掌握输糖浓度及速度,避免血糖紊乱而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崔彦存  刘翠青 《河北医药》2012,34(8):1237-123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HIE)一直是新生儿期死亡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存活率的提高,高危新生儿存活者中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障碍、神经行为问题、脑瘫等的发生率比例上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儿童身体素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干预和康复治疗,减轻伤残程度,对提高我国“人口与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其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和新生儿期后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一直是我国围产新生儿医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提出了以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和序贯治疗为重点的治疗原则,其中纳洛酮作为早期治疗的药物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于2000年7月开始,在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正式将纳洛酮作为常规药物应用于重度HIE的抢救和治疗,并以行为神经测定(NBNA)作为疗效评判的主要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雷瑞瑞 《北方药学》2018,(4):124-125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胞二磷胆碱和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主动、被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原始反射、一般状态及NAB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胞二磷胆碱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神经行为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颅CT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的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198例本院住院确诊为HIE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1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头颅CT分度为轻度101例,中度47例,重度50例,37例合并颅内出血,死亡3例;临床分度为轻度103例,中度46例,重度49例。结论:新生儿缺氧缺性脑病头颅CT检查的异常表现与临床表现有相关性,新生儿出现窒息者应尽早行头颅CT检查,以便能够及时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陈革荣  刘淑清 《河北医药》1994,16(4):252-25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3例临床分析050011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陈革荣,刘淑清我科自1992年元月至1993年12月共收5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25例。其中两例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及36小时家属拒绝治疗而自动出院。其余23例经治疗死亡2例,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早期轻微脑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分别于黄疸高峰期及消退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与参照组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1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3.8±4.9)分,研究组2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6.9±1.8)分,对照组新生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为(39.2±0.5)分。研究组1、研究组2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低于研究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高峰期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4.11±3.42)分低于黄疸消退期的(37.86±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将会对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新生儿采取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可以及时地发现由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造成的轻微脑部损伤,从而及早地对患儿进行干预,避免患儿出现严重的后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1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HIE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选择性头部降温组(A组)19例,全身降温组(B组)21例,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组(C组)22例。三组入院后均给予儿科常规维持治疗,在病儿出生 6~12 h内,给予三组病儿不同的降温治疗。近期疗效测定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系统(NBNA)分别于生后1周、2周、3周进行测定;远期疗效测定采用神经发育评分测试分别于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评估;将18个月时死亡、脑瘫、反应迟钝的例数作为评价预后不良的指标。结果 三组病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测定时相之间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54,P=0.00),测定时相与治疗方法间有交互作用(F=10.19,P=0.00);不同处理组间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P=0.00),A、C组(t=-6.37,P=0.00)和B、C组(t=-5.62,P=0.00)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NBNA评分最高(A,B,C组NBNA评分分别为35.50分,35.50分,36.68分)。不同测定时相之间神经发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28,P=0.00),测定时相与治疗方法间有交互作用(F=3.22,P=0.02);不同处理组间神经发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P=0.00),通过两两比较同样发现A、C组(t=-2.84,P=0.02)和B、C组(t=-2.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认为C组病儿的远期神经发育评分最高(A,B,C组远期神经发育评分分别为91.69分,91.40分,94.17 分)。18个月随访时,A组死亡1例,为意外死亡;三组均有1例失访;A、C组未发现脑瘫及反应迟钝病儿,B组发现脑瘫病儿1例。结论 运用头部降温联合轻度全身降温法,近期、远期疗效均较选择性头部降温和全身降温两种方法有所改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6例MRI检查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的影像表现,比较不同MRI系列扫描的影像表现。结果无异常表现23例,轻度104例,中度127例,重度8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累及部位广泛,MRI表现可以多样化。结论TlwI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价值,T2WI系列作为常规扫描进行参考,DWI在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7例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及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在出生后7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77侧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分为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38例和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39例。结果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出生后7d,NBNA评分异常率为23.7%。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83,P〈0.01);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7.01,P〈0.01);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NBNA评分异常率也高于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09,P〉0.05)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与正常对照组等3组NBNA的五大项目中比较,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羊水胎粪污染有活力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组两组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2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Ⅲ度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通过NBNA测定,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的婴儿,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均有明确的窒息史,且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用CT和MRI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MRI总体检出率为97.6%(41/42),CT总体检出率为90.5%(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P>0.05)。MRI、CT总体检出率分别为脑水肿100.0%(30/30),93.3%(28/30);脑室出血检出率为100.0%(7/7),85.7%(6/7);基底核丘脑损伤检出率为50.0%(1/2),100.0%(2/2);矢状旁区损伤100.0%(1/1),100.0%(1/1);脑动脉梗死100.0%(2/2),50.0%(1/2)。结论CT和MRI均可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脑水肿、脑室出血、矢状旁区损、脑动脉梗死初诊可以选择MRI诊断,对于基底核丘脑损伤检出率为初诊可以选择CT,必要时可以两种诊断方面联合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84例确诊为HIE的轻、中、重度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测定血小板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及其分布宽度 (PDW) ,与50例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作对照分析 ,并在恢复期对患儿进行神经行为评分 (NBNA) ,以分析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急性期HIE各组的PLT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1) ,MPV、PDW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0.05) ,而HIE各组间病情越严重各参数变化也越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P<0.05)。(2)恢复期各HIE组的PLT、MPV及轻、中度组的PDW都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而重度组PDW恢复较慢 ,在恢复期仍明显高于对照组。(3)恢复期患儿PDW值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 -0.673 ,P<0.01) ,PDW≥17.55 %的患儿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对HIE患儿的血小板参数进行动态观察 ,有助于判断HIE的严重程度 ,并可作为了解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恢复期测定PDW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及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惊厥发生情况,治疗后1、2周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惊厥发生率为5.00%,低于常规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1、2周的NBNA评分分别为(28.77±3.15)、(37.55±3.4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4.45±3.02)、(32.13±3.3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增强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疗效,使患儿惊厥发生率显著降低,并显著提升其神经评分,最终实现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有效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时我院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的1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合并症达39种;药物使用前4位为抗茵药物、维生素K1、胞二磷胆碱、丹参,使用频率分别为97.7%、94.6%、93.0%、9213%。结论:我院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9.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苷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从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NICU收治的60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30)使用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n=30)使用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脑苷肌肽与胞二磷胆碱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能在7-10天使神经症状恢复正常,在生后2周NBNA评分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早期应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