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崔××、女,12岁。因上腹刀割样疼痛5小时,转移至右下腹疼痛3小时,急诊于某县医院。体检:T36.5℃~38.5℃P120次/分,BP10.3/7.9kPa,急性苍白面容,全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以右下腹较为明显,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减弱。胸腹联合透视无气腹征。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阑尾正常,右下腹有中少量脓液及食物残渣,向上延长切口,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一0.5cm大小之溃疡穿孔,其周围有脓苔,清洁腹腔后,行穿孔修补术,伤口痊愈出院。术后因时感上阻隐痛,来我院外科门  相似文献   

2.
黄其根 《江苏医药》1997,23(2):80-80
1992年1月~1995年12月,我们对化脓坏疽性阑尾炎127例,采用以下处理方法,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7例中男78例,女49例;年龄7~74岁。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1.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化脓性阑尾炎腹腔有脓液;3.阑尾周围脓肿。术后病理检查:化脓性阑尾炎80例,坏疽性阑尾炎47例。二、方法(一)腹膜外翻保护切口:病例均是麦氏切口,切开腹膜时先打开一小切口吸取脓液,后用血管钳将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上行阑尾切除术。(二)切口外侧低位斜行置管,分层贯通:关腹前于麦氏切口外侧适当的部…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0岁。因上腹部疼痛4天住入内科,治疗期间突然右上腹剧痛,并迅速波及全腹。检查: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板样硬,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拟诊上消化道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急症剖腹探查,行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穿孔修补术。术后第二天又出现全腹剧痛,以右上腹为著,压痛反跳痛明显、肌紧张。拟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致腹膜炎。于当晚再次经原切口进腹,探查见十二指肠溃疡下缘有一个2.5×2.5×2cm的肿块,系萎缩的胆囊。原修补的缝线由该肿块穿过,胆汁不断从缝线孔溢  相似文献   

4.
非外伤性结直肠穿孔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 1990年~1999年收治 4例 ,其中 3例术前误诊 ,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患者男 ,5 1岁。因持续性腹痛伴高热 2 1h入院。病前无“胃病”及脓血粘液便史。查体 :T39℃ ,P 10 4次 /m in,BP18/10 k Pa。腹部膨隆 ,全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消失 ,X线见右膈下有游离气体 ,拟诊为上消化道穿孔。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大量粪臭脓液 ,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 ,下延切口后见腹膜反折上 4cm处直肠前壁有 3cm的纵形穿孔 ,粪便外溢 ,局部无肿块及坏死 ,行腹腔冲洗 ,直肠穿孔修补后引流 ,2周痊愈出院。术后…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淋巴导管发育畸形及空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2岁 ,因“阑尾术后 1 6个月切口乳糜漏”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 1 6个月因突发性右下腹痛 1小时 ,拟“急性阑尾炎”在当地医院手术中发现腹腔约 1 0 0 0ml咖啡色渗液 ,空肠水肿充血 ,阑尾无炎症改变 ,便置切口旁烟卷引流 ,术后一周切口裂开 ,经多次清创后愈合 ,形成切口疝及乳糜漏 ,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入院诊断 :自发性乳糜腹、乳糜胸 ,切口疝。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 ,行剖腹探查及切口疝修补术 ,术中发现腹腔约有 80 0ml乳糜样渗液 ,屈氏韧带以下小肠呈乳糜样水肿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行全部肿胀小肠切除及切口疝修补。术后…  相似文献   

6.
穿孔、坏疽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中较重的类型,处理不好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近几年我科收治穿孔性或坏疽性阑尾炎80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注意切口的保护,不冲洗腹腔,尽可能吸净腹腔脓液,不放任何引流,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穿孔、坏疽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中较重的类型,处理不好可能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近几年我科收治穿孔性或坏疽性阑尾炎80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注意切口的保护,不冲洗腹腔,尽可能吸净腹腔脓液,不放任何引流,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经切口置管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0例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和化脓性阑尾炎未穿孔患者术后不进行腹腔引流,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和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结果 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没有出现感染,90例化脓性阑尾炎未穿孔患者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50例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和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结论根据阑尾炎发病时间、病理变化、腹腔渗液情况,合理腹腔引流,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5岁,住院号246092。因畏冷发烧1个月,右下腹剧痛1天为主诉,于1986年4月28日急诊入院。体检:神志清。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尤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减弱,右下腹穿刺有脓液。WBC14,800/mm~3,中性80%。入院当晚即在硬膜外麻醉下,取右下腹探查切口,术中发现腹腔中有黄色脓液约200ml,混有粪渣。于回肠末端距回盲部约25cm处穿孔约0.7cm。切取穿孔边缘  相似文献   

10.
李能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28-2328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37岁,汉族,右下腹痛6天加重2天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进腹见回盲部包块形成,约4cm×3cm,探查包块约30ml,脓液溢出,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穿孔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物致回盲部穿孔后自发愈合,被临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方法 1例鱼骨刺致回肠末端穿孔患者以急性阑尾炎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实际情况与术前诊断不符,立即探查腹腔后发现回肠末端穿孔后自行愈合,局部形成包裹异物的脓腔。结果给予阑尾切除术,右髂窝脓肿切开、大量热盐水冲洗腹腔,局部放置引流管,切口Ⅰ期缝合,术后给予大量抗生素及支持治疗,于术后8d切口甲级愈合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虽然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于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并不多见,因此,在为一个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做阑尾切除术时,当发现阑尾实际情况与临床症状有所不符时,即应想到术前误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9岁。因腹痛,恶心,呕吐2天入院。查体:T37.8℃,P88次/min,BP12/8kPa。急性痛苦表情,心肺正常,全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以右下腹麦氏点为重。诊断:急性阑尾炎,在氯胺酮麻醉下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见腹腔淡黄色液体200ml,阑尾轻度充血、肿胀,行阑尾常规切除术,逐层关腹。术后患儿元尿,血压18/12kPa,应用利尿剂无效。B超,双肾盂积水,考虑急性尿路梗阻,急诊剖腹探查,见腹腔淡黄色尿液500~700ml,双侧肾盂积水,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行狭窄段切除,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在分离腹部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7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接受二次手术探查的患者资料,比较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组(观察组)和常规入路组(对照组)进腹手术时间,进腹出血量,肠管损伤例数,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疝等指标。结果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组在进腹手术时间,进腹出血量,肠管损伤例数和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常规入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有切口疝的发生。结论斜行腹直肌后鞘入路可有效提高腹部二次手术进腹的安全性,具有操作简单、进腹快、进腹出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妊娠期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国内资料为0.5%~1.0%[1]。术中腹腔内脓液渗出污染切口,是引发阑尾炎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15例妊娠中晚期合并阑尾穿孔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病例,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蔺斌 《中国医药指南》2011,9(9):274-275
目的探索、观察、防治阑尾炎时,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时尽量避免切口污染,对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伴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除避免切口污染外,常规用甲硝唑溶液行腹腔及切口冲洗。腹腔通畅引流,以及合理有效抗菌素的应用。结论对阑尾炎手术切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过程中甲硝唑溶液冲洗可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致回肠结核急性穿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0岁.因尿毒症于1993年1月8日行肾移植术,术后恢复好。出院后以强的松、环孢霉素A、硫唑嘌呤维持治疗。患者于1993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37.5℃~39.7℃,时有脐周疼痛及腹泻,无脓血便,多次查血白细胞不高,便常规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曾给予氨苄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1993年8月8日突发全腹痛,查体全腹压痛明显、肌紧张,腹透膈下有游离气体,以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转我科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黄色混浊脓液400ml,远端小肠100cm内有直径1.5~2.5cm灶状坏死8处,其中一处有1.5cm×1.5cm穿孔,病变肠管与周围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右下腹可复性巨大肿块近3年,于2011年6月21日入院,要求手术治疗。患者3年前在他院因腹胀1周以"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后7天出现发热,B超探查陶氏腔积液",保守治疗3天后好转自动出院,腹胀也得以缓解。术后约3个月原切口处出现可复性肿块,  相似文献   

18.
穿孔坏疽型阑尾炎术后不放引流50例临床观察山西省军区医院(030013)刘金庄,冯玉梅太原市红十字血站刘素菊我们近几年收治穿孔型或坏疽型阑尾炎50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并以病理证实诊断。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合理清洁腹腔,不放任何引流,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及...  相似文献   

19.
自 198 6年以来 ,我院将阑尾切口缝合改良为三针全层抽线缝合 (以下简称三针缝合法 ) ,共计 345 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45 2例 ,男 2 0 36例 ,女 14 16例 ;年龄 4~ 87岁 ,平均 37岁。全部病例均行阑尾切除术 ,其中慢性阑尾炎 (包括单纯性阑尾炎 ) 12 4 3例 ,占 36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898例 ,占 5 5 %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伴腹膜炎 311例 ,占 9%。部分阑尾切除术后置腹腔引流。1.2 方法 经麦氏切口常规切除阑尾 ,关腹前吸尽腹腔渗出物或脓液 (腹腔污染重者缝合前于切口下方放置引流 )。缝合切口时以 4把…  相似文献   

20.
作者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0月,对阑尾穿孔继发性腹膜炎55例病人切口打开腹膜前碘伏涂市,关闭腹膜后碘伏浸泡,术后不置腹腔引流,切口一期愈合,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阑尾炎穿孔性腹膜炎55例,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11~86岁。治疗方法:常规术前准备(1)打开腹膜前以0.5%碘伏溶液涂布切口。(2)切除阑尾后,吸净腹腔内脓液,生理盐水冲洗腹腔,0.5%碘伏溶液50ml留置腹腔内,铬制00号肠线间断缝合腹膜。(3)用1号丝线8字形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健膜一次缝合法。(4)术后每日静滴甲硝晔1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