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大类以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风湿性疾病的总称,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CTD肺部受累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它是一种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炎症伴肺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病与肺间质病变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病学会(ERS)就肺间质病变(ILD)分类达成新的共识[1],以肺实质病变(diffuse parenchymal lImg disease,DPLD)指代ILD,强调这组疾病区别于气道和肺血管病变的共性是以肺实质为主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30 m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 d。对治疗前后行6 min步行实验、超声心动图测肺动脉压力、高分辨率胸部CT、血气分析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进行对比。结果:用药后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增加,肺动脉压降低,高分辨率胸部CT评分降低,疾病活动度减轻,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用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法舒地尔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于2010年6月—2015年6月期间确诊的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20例,分析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20例患者均以肺部病变为首发、主要表现,多以干咳和隐匿性呼吸困难起病,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10例,误诊率50.00%;自身抗体阳性12例,占60.00%,多器官系统受累14例,占70.00%.结论 起病初期,结缔组织病有关肺间质病变表现不明显,误诊率较高,尽早行HRCT扫描,结合结缔组织病有关的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干预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5.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有200多种与ILD相关的病因,而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CTD-ILD)为重要的因素,有报道其可占总发病率的30%以上。其发生是由于结缔组织病释放各种炎性因子从而导致内皮和上皮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等共同导致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5):21-22
肺间质病变(IL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和呼吸困难,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结缔组织病(CTD)是引起肺间质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CTD继发的ILD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并发症,是CTD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是CTD的首发症状。本文对CTD继发ILD的诊治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的规律。[方法]总结南京市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中63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肺间质病变的原发病,患者性别、年龄、肺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中肺间质病变患者21例(33.33%),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2例(36.4%),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7例(33.3%)。[结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比例较高,建议对这两类患者进行肺部并发症筛查。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connective tissu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高
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结缔
组织病患者12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缔组织病,且HRCT证实存在肺间质病变,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肺部HRCT影像表现。结果:127例患者结缔组织病分类包括类风湿关节炎36例(28.3%),皮肌炎及
多肌炎34例(26.8%),系统性硬化症31例(24.4%),干燥综合征18例(14.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例(5.5%),系统性红斑
狼疮1例(0.8%)。根据HRCT表现分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77 例(60.6%),寻常
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46例(36.2%),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cyt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LIP)2例(1.6%),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1例(0.8%),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1例(0.8%)。36例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UIP(24例,66.7%)和NSIP(12例,
33.3%)。34例皮肌炎及多肌炎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32例,94.1%),UIP和COP(各1例,各占2.9%)。
31例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21例,67.8%)和UIP(9例,29.0%),LIP(1例,3.2%)。18例干
燥综合征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为NSIP(9例,50.0%),UIP(8例,44.4%)和LIP(1例,5.6%)。7例混合型CTD-
ILD的HRCT表现为UIP(4例,57.1%)和NSIP(3例,42.9%)。系统性红斑狼疮仅见1例AIP。结论:不同类型CTD-ILD的
HRCT表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在常见结缔组织病(CTD)并发肺间质病变(IL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4~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7例CT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结缔组织病有无肺间质病变分为结缔组织病并发肺间质病变(CTD-ILD)组116例,结缔组织病无肺间质病变(CTD-NILD)组71例;选取41例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在CTD-ILD组中,根据肺高分辨CT(HRCT)表现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根据HRCT显示的ILD累及范围进行分级(1级,累及范围≤25%;2级,25%<累及范围≤50%;3级,50%<累及范围≤75%;4级,75%<累及范围≤100%);随后根据CTD-ILD患者是否合并有肺部感染分为有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清KL-6水平,比较不同分组血清KL-6水平差异。结果 CTD-ILD组血清KL-6水平高于CTD-NIL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ILD患者血清KL-6水平在急性组高于慢性组(P<0.05),在有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对50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测、影像学改变、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中34例以结缔组织病症状为首发表现,10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同时伴随出现者6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者40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43例,类风湿因子(RF)及免疫球蛋白(IgG)升高者36例,抗核抗体(ANA)阳性者27例;30例行肺功能检测,24例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弥散功能降低;血气分析结果主要是低氧血症;胸部CT以网格状影、蜂窝肺、磨玻璃样改变为主。经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38例病情明显减轻,12例改善不明显,其中3例死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21例毛玻璃样改变,治疗后17例消失,23例网状或蜂窝状改变治疗后无改善。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可以结缔组织病或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肺HRCT是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早期病变,积极治疗可逆转,肺CT已出现网格状或蜂窝状改变的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差,故早期诊治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结缔组织病导致的肺间质病变和肺动脉高压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6-28日在沈阳召开了中国风湿病学术年会,重视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通过本次会议的讨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的认识。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奉春教授指出,结缔组织病是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以往大家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放在肾脏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继发感染上,在这些问题研究及治疗的进展使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生存期得到很大的改善。实际上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也是结缔组织病预后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加强对肺间质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是又一个提高结缔组织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疾病(SPF)二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肺间疾病患者,IPF、SPF患者各30例,并设定为IPF组与SPF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IPF组的临床症状比SPF组更为典型,P0.05;IPF组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SPF组(70.00%),P0.05。结论肺间质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其中SPF无典型症状,需引起重视,加强肺功能检查及血液检查,避免延误病情。若存在网络状改变可考虑为IPF,及时予以对应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34)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设为1组,继发于结缔组织病患者设为2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取CT影像检查呈现为网状阴性,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患者的CT影像检查后,表现为胸膜受累。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因此两组患者对比无较大差异,P 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临床需要针对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加强对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可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发展和延误。若采取CT影像检查后发现患者存在网状改变,则考虑患者属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DR胸片与普通X线胸片、CT在显示结缔组织病引起肺间质改变的各种表现,探讨DR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及CT确诊的结缔组织病67例,分别拍摄普通X线胸片和DR胸片.采用边缘强化、图像放大、黑白反转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肺部病变.比较普通X线胸片和DR胸片对各种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类圆形影p、q及s类不规则线状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r类圆形影,t、u类不规则线状影及x、y、z混合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胸片诊断以p、q类圆形影及s类线状影为主的肺间质病变优于普通X线胸片. 相似文献
17.
18.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8)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发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8例RA患者将其分为RA组和RA-ILD组,然后对这两组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ILD组除RF、抗-CCP抗体均显著高于RA组外,其发病年龄、CRP也高于RA组~([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D是RF较严重的并发症,预后欠佳,特别发病年龄较大、RF和抗-CCP抗体的RA患者更易并发ILD,所以应早期诊断、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CTD-ILD)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CTD-ILD患者36例作为CTD-ILD组,并以同期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者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相关方法检测KL-6、乳酸脱氢酶(LDH)、补体3、补体4等血清学指标;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的标准将患者的HRCT表现分型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及未定型3种类型;按日本公共福利部门弥漫性肺部疾病项目组的标准将患者的HRCT表现分级为I、II、III3级;比较不同HRCT分型、分级患者间血清KL-6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CTD-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IP型患者血清KL-6水平均高于NSIP型和未定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RCT影像学分级中III级患者血清KL-6水平均高于I级和II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KL-6水平与LDH和补体4均呈正相关(r=0.373和0.513,均P<0.05)。结论血清KL-6水平对反映CTD-ILD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意义,UIP型患者血清KL-6水平均高于NSIP型和未定型患者,血清KL-6水平与LDH和补体4均呈正相关,检测血清KL-6水平对评价CTD-ILD的病情及指导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诊断结缔组织病(CTD)并肺间质病变(ILD)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CTD合并ILD的高分辨CT表现,分析其相关的临床意义.结果 45例CTD合并ILD患者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28例,网格影24例,结节影8例,蜂窝影7例,实变影4例;在HRCT上,同一ILD患者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并存.结论 CTD合并肺间质改变的高分辨CT表现对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