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1例阑尾GCC进行研究.结果 本例阑尾GCC为男性.镜检肿瘤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内含黏液,核位于一侧,无明显异型性,以小巢或腺泡状结构排列为主,腺泡中央无腔隙,癌组织侵及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但阑尾腔表面黏膜未见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gA,NSE,CEA,CK均阳性,Ki67阳性率为6%.结论 阑尾GCC由散在的多潜能细胞分化而来,具有神经内分泌和黏蛋白分化特点,是阑尾类癌的一种亚型,诊断主要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观察,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测,可能和肿瘤组成成分及漫润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陈金平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6):412-413,467
目的观察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0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巨检:阑尾多数无明显肿块。镜检:GCC由形态一致的杯状细胞形成巢状结构,呈浸润性生长,3例侵及阑尾浆膜层,7例位于肌层。GCC瘤细胞形态上类似于肠腺杯状细胞,无异型性和坏死,缺乏核分裂。免疫组化Sy。阳性7例,CgA阳性9例,CD56阳性3例,8例类癌Ki-67〈2%,2例类癌ki-67分别为3%和5%。随访6例,随访12~120个月,均存活,其中2例复发,复发后行肿块+右半结肠切除。结论GCC是一种在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肿瘤双重特点的肿瘤,长径〉2cm且侵及阑尾浆膜层者易复发,但经肿块+右半结肠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晓娟  朱燕  杨其昌  沈屹 《重庆医学》2013,42(2):238-240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oblet cell carcinoid,GCC)是原发于阑尾,同时具有腺样和内分泌分化特征的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2例GCC,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例GCC来自本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的档案材料,标本均经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  相似文献   

4.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是新确立的阑尾类癌的一种亚型,由于其组织学图相与原发粘液性腺癌相似,故常易混淆。现将我科曾误诊为阑尾粘液性腺癌一例,报道如下。囊例报告奚××,女,74岁,住院号174888。因腹痛4天,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于1977年1月22日急诊入院手术。患者子1月18日起感上腹部疼痛,次日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发热和畏寒。体检:右下腹压痛,有肌紧张和反跳痛,罗氏征阳性,腰大肌试验阳性。体温38℃。白细胞总数13200/立方毫米,中性80%,淋巴20%。其他检查无异常。术中见腹腔渗液50毫升,脓性有臭味,阑尾远端穿孔,周围积脓,与肠襻,后腹膜粘连,盲肠升结  相似文献   

5.
类癌是阑尾常见肿瘤,而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则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并盆腔广泛转移,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病历摘要 患者女,56岁。因反复腹泻黄色黏液样便,每日10余次2月余,于2008年4月15日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无腹痛腹胀等病史。妇检:子宫后壁与直肠粘连,后穹窿可触及硬节,向直肠突起。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位于阑尾顶部17例,体部2例,基底部3例;其中直径〈1cm 17例,1—2em5例。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类癌,其中16例类癌仅侵及黏膜下层或肌层,1例侵及阑尾系膜,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未行二期手术治疗。3例患者侵及阑尾浆膜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另2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术中必须重视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病理活检。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阑尾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例青少年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分析,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E)、突触素(syn)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结果 肿块位于阑尾末端根部1例,肿块大小1.5cm×1.2cm×1cm及2.5cm×2cm×2cm.均行阑尾切除术及盲肠切除术,另1例还行右侧结肠切除术.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成巢状、腺泡状.2例cgA、NSE均为(+),1例syn为(+),2例经随诊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青少年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阑尾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 ̄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炎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炎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邵庆红 《海南医学》2010,21(6):109-110
目的提高对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对5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进行分析,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CgA)、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5例肿瘤临床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肿块位于阑尾尖端4例,根部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经典的腺管状、岛屿状共3例,混合性类癌-腺癌1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5例CgA、Syn、NSE均(+)。结论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确诊需术后仔细病理检查,再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的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结果肿块位于阑尾末端6例均行阑尾切除术。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巢状、腺泡状等。6例CgA、NSE均为(+),4例Syn为(+)。6例均经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预后较好。患者手术治疗后可不需化、放疗。  相似文献   

14.
阑尾类癌占所有阑尾肿瘤的50%~77%,所有类癌有大约19%的病例发生于阑尾[1],阑尾类癌在阑尾切除标本中的最高检出率为0.33%[2].阑尾类癌本身无特异的临床症状,术前难以确诊,绝大多数病例是以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或因腹腔其他手术附带阑尾切除,经病理检查而得以确诊.本文报道12例阑尾类癌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1960年5月以来,我科共收检阑尾切除标本34500例,其中阑尾类癌23例,占0.067%;同期尸检标本中发现1例合计24例,占同期阑尾恶性肿瘤的47.5%。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阑尾类癌     
类癌起源于神经嵴,瘤细胞呈巢状排列,在病理上拟似癌的形态,被称为类癌。Masson 发现其细胞内颗粒可使硝酸银还原呈黑色,提示它起源于嗜银的 Kultschizky’s 细  相似文献   

17.
阑尾类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李保军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11):684-685
阑尾类癌临床比较少见,我院1984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9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6000例的0.15%,均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现就其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男女之比1:1.25;年龄20~65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8例(其中伴恶心、呕吐4例),发热3例,右下腹包块1例,无症状1例(在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阑尾有慢性炎症而附带切除)。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慢性阑尾炎3例,右下腹炎性包块1例。术前无一例获确诊。行阑尾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中见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可推动,直径小于1cm7例(位于阑尾尖端6例,阑尾中段1例),直径1.5、2.5cm各1例(均位于阑尾基底部)。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阑尾类癌。1例术后半年复发(瘤体直  相似文献   

19.
报告阑尾类癌10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43%。结合有关文献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发现该病多以阑尾类病史表现,术中或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11个月~9年,除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者术后2年复发外,其余9例未见复发和转移,且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切除术及其它腹盆腔手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杨闪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117-118
阑尾类癌起源于阑尾的嗜银细胞.阑尾类癌约占胃肠道肿瘤的45%.占阑尾肿瘤的90%,阑尾是消化道类癌常见部位.而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本文对阑尾类癌的起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