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萍 《陕西中医》2013,(11):1491-149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选取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患者服用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多潘立酮片口服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6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5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3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够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健脾和胃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用健脾和胃冲剂对其治疗,并设西药吗丁啉治疗40例作对照,采用症状积分法统一拟定疗效标准,治疗胶症状平均积分2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效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和胃冲剂有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强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0例,口服强胃汤;对照组76例口服吗丁啉。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7.3%,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率34.2%,总有效率8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西药莫沙必利和f或)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和胃汤,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疏肝清胃健脾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健脾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GERD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口服奥美拉唑和吗丁啉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疏肝清胃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分别为95.0%、50.0%,对照组为77.6%、29.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胃健脾法治疗GER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健脾疏肝祛湿法中医方荆治疗,并据证化裁,同时加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50例用吗丁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54%和58.O%,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组较对照组胃肠道症状评分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脾疏肝祛湿法加温针灸治疗FD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吗丁啉,但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予强胃消痞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西沙比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1.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一过性皮疹1例,短时腹部痉挛性疼痛2例,观察组中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疏肝法治疗老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敦煌葆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桂附地黄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4%,对照组62.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疏肝法治疗老年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胃顺宁汤,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2%,对照组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顺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多潘立酮片和谷维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和胃调中汤的治疗方法,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病例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不失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建平 《新中医》2006,38(8):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服用健脾疏肝中药及吗丁啉治疗;西药对照组29例服用吗丁啉治疗;中药对照组31例服用健脾疏肝中药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86.1%,中药对照组为64.5%,西药对照组为65.5%。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给予疏肝健脾汤;对照组84例,口服吗丁啉、谷维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疗时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58例,有效39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95.1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升降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谢少茹  沈洪 《西部中医药》2009,22(10):21-22
目的:观察升降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升降和胃方治疗,对照组23例予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4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升降和胃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陈一平  臧家琪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66-1967
目的:观察疏肝调胃汤加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用疏肝调胃汤加黛力新片;对照组用%-y啉片,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58%,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调胃汤加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疗效明显且稳定。  相似文献   

16.
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取合理饮食及常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汤,对照组给予吗丁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胃动素水平、胃排空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3.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除空腹血糖外,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傅滟茹  田小平 《河南中医》2014,(7):1402-1403
目的:观察隔盐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隔盐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优于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盐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施以自拟健脾益气方剂治疗,对照纽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0%,治愈率55.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70.50%,治愈率32.0%。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气方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健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用健脾消痞汤治疗FD52例,同时与西药纽40例应用吗丁啉治疗者作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消痞汤有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是中医的促胃动力剂。  相似文献   

20.
胃安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少军  王改梅  汪龙德 《新中医》2006,38(11):38-39
目的:观察胃安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饮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服用胃安通降汤(由枳实、莪术、威灵仙、炒莱菔子、青皮、陈皮等组成)治疗。对照组54例,服用吗丁啉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痊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7.78%、95.83%,对照组分别为40.74%、62.9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安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证的疗效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