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慢性病贫血的铁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病贫血(ACD)的铁代谢,有利于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ACD和1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进行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骨髓涂片铁染色、EPO、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SI、TIBC、SF和骨髓涂片铁染色对区别ACD和单纯性IDA有很大帮助,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CD组中存在缺铁(占19.01);③ACD组和IDA组的sTfR水平分别为(2.41±1.20)mg/L和(6.38±3.24)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CD组EPO水平低于IDA组,而IL-6、IL-8、TNF-浕水平高于IDA组,2组间数据比较除IL-1外,其他细胞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fR是一种新的铁参数,有助于临床医师对ACD与IDA鉴别及合理用药,初步结果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在ACD疾病的致病因素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衰方对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患者的干预作用及对炎症、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标准的70例CKD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方,两组疗程均为12 w。观察两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铁调素和铁蛋白水平。结果 随炎症、铁调素水平升高,CKD患者贫血显著加重(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Scr、BUN、IL-6、TNF-α、hs-CRP、铁调素、TIBC、铁蛋白水平显著下降;Hb、HCT、RBC、SI、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后中医症状积分、Scr、BUN、IL-6、TNF-α、hs-CRP、铁调素、TIBC、铁蛋白水平显著降低;Hb、HCT、RBC、SI、TAST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合左卡尼汀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7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和EPO结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O结合左卡尼汀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NS)患儿53例,测定其治疗前(伴贫血或不伴贫血)和恢复期铁代谢相关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探讨血清白蛋白及尿蛋白持续时间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发现血清铁、转铁蛋白在NS治疗前较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总铁结合力与转铁蛋白饱和度显著增高;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贫血的程度与蛋白尿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认为NS治疗前转铁蛋白的丢失可使体内缺铁,长期不缓解的肾功能正常的NS也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5名老年人的红细胞系统常规及铁代谢作了检查,结果:1.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及MCHC的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2.MCV、MCH均值均略高于正常值。3.铁代谢六项指标血清铁(SI)、铁蛋白(SF)、红细胞内原叶啉(FEP)、转铁蛋白(TF)、总铁结合力(TIBC)及珠蛋白等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提示老年人红细胞系统血象为轻度大细胞性,体内基本不缺铁;轻度贫血22人,占11.28%。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地中海贫血患者贫血疗效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同时合并有地中海贫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观察组给予罗沙司他治疗,经过12周治疗,对比两组4周、8周、12周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炎症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临床资料、治疗前临床化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观察4周、8周、12周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升高(均P<0.05),治疗时间延长升高幅度增大;罗沙司他组RBC、Hb、HCT与rHuEPO组相比,升高幅度相差增大(均P<0.05)。rHuEPO组4周、8周、12周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与治疗前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HuEPO组4周、8周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水平与治疗前数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内科》2021,(2)
目的探讨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辅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疗效及对铁代谢、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IDA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酸亚铁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乳酸亚铁及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铁代谢、血细胞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SI、SF、TSAT、Hb、HCT、MCV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亚铁联合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铁代谢状况,促进红细胞功能恢复,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铁代谢异常在乙型肝炎肝损伤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探讨血清铁代谢对乙型肝炎肝损伤的影响。对收治的103例乙肝患者按临床分型,将铁代谢血清学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均数的两两比较t检验。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与乙型肝炎肝损伤相关。其中,SF、SI随肝损伤加重而增加,Hb、TRF、TIBC随肝损伤加重而减少。铁负荷过重可能协助HBV加重肝损伤,因此,检测铁代谢指标SF、TRF、ST、TIBC可以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和预后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变化。方法手术全麻患者60例根据各时点MMSE评分分为对照组(C组)和POCD组(P组)。于术前(T1)、术后1(T2)、3(T3)、7 d(T4)检测MMSE评分、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水平。结果与C组或T1比较,P组患者T2-4时点的SF、TS、血清铁均升高,TF降低(P0.05)。结论在术后早期(1~7 d)发生POCD患者铁代谢表现为SF、血清铁、TS升高,TF降低。  相似文献   

10.
冯戟  罗丹  马红雨 《山东医药》2012,52(31):75-76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在诊断无贫血缺铁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女性非贫血缺铁患者51例(观察组)及健康女性71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及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总铁结合力( TI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并制作各相关指标的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CHr在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RBC、HGB、HCT、MCV、RDW(P均<0.05).结论 CHr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女性无贫血缺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人重组EPO(rh EPO)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血红蛋白(Hb)水平100 g/L的97例CRA患者进行血清EPO检测,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进行对比,对CRA患者予规范化rh EPO治疗。结果 CRA患者平均EPO水平较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高,内源性EPO水平504 m IU/ml患者rh EPO治疗效果不佳。CRA患者治疗前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低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但不同疗效患者的以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PO水平检测可有效指导CRA患者抗贫血治疗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2.
消化系统肿瘤性贫血27例铁代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例消化系肿瘤性贫血(TDA)铁代谢观察,显示为三低(SI、TIBC、intra-iron)、一高(FEP)、三正常(TS、SF、extra-iron)。与IDA比较,TIVB、TS等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认为造成这种异常除与网状内皮细胞铁释放阻滞及红细胞利用铁能力下降外,尚应注意运铁蛋白质与量的变化。SF对胃溃疡恶变有诊断价值。血清铁代谢变化结合成熟红细胞形态观察,可以发现双向性贫血可能。  相似文献   

13.
选取初次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85例,测定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T2DM患者SF、SI和TS水平显著升高(P〈0.01),TIBC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均为P〈0.01),血清MD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显示调查的T2DM患者铁负荷较高,并伴随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而升高,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92例缺铁性贫血(IDA)治疗前的血清铁蛋白(SF)≤14ng/ml,骨髓幼红细胞铁(BMI)≤15%,血清铁(SI)≤50μg/dl,总铁结合力(TIBC)≥360μg/dl,运铁蛋白饱和度(TS)≤16%及红细胞指数(EI)等6项诊断指标的分布状态,讨论其在IDA的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贫血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hen JL  Li SL  Xu M  Wang HB  Ge CW  Li RS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6):423-425
目的比较各项铁指标在慢性病贫血(ACD),缺铁性贫血(IDA)及ACD合并IDA中的变化规律,明确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临床意义.方法设健康志愿者28例为对照组,同时设IDA组29例,ACD组 56例,分别进行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及sTfR检测,并对26例慢性病患者做骨髓铁染色,根据sTfR值将ACD组分为(1)sTfR值正常组(ACD1组)27例(sTfR≤20.0 nmol/L ),(2)sTfR值升高组(ACD2组)29例(sTfR>20.0 nmol/L).结果 IDA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其中平均红细胞体积(68.0±11.3)fl为最小;SI、TS及SF值分别是(19.6±10.1) mg/L、(5.5±2.3)%和(4.3±2.8)μg/L,与对照组(81.7±30.6) mg/L、(27.0±12.0)%和(43.3±26.8) μg/L相比水平明显下降(P≤0.01);sTfR水平(67.2±40.3) 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6±4.1) nmol/L,P≤0.01.ACD1组SF值(627.3±40.3) μg/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 SI(60.7±28.7) mg/L和TS(21.1±9.8)%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0例骨髓铁染色均无缺铁.ACD2组SF值(320.5±156.0) μg/L,高于对照组而低于ACD1组(P≤0.01),16例骨髓铁染色中14例显示铁缺乏,占88%.结论 sTfR值的升高有效地反映了体内铁缺乏状况,是诊断IDA更为敏感的指标,并且较少受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影响,可与ACD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16.
1986年7~8月份,对157例来我院妇产科门诊作围产期保健检查的孕妇进行了缺铁性贫血(IDA)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评定贫血标准: 凡血红蛋白(Hb)<110g/L,血清饮(SI)≤10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64.40μmol/L和铁饱和度(TS)<15%者则可诊断为IDA. 二、结果: 1、Hb、SI与妊娠月分、胎次的关系:(见表1、表2) 2 157例中,TIBC≥64.40μmol/L者143例占91.0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号尾数奇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2例给予促红素治疗;研究组患者23例给予促红素联合蔗糖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血压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转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促红素联合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给予促红素治疗,对患者血压无明显影响,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EPO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52例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Hb)浓度≥120g/L。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脑钠肽(BNP)及Hb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均下降,治疗组更显著(P<0.01)。认为EPO可明显提高CHF合并贫血患者的Hb浓度,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铁指标与心脏彩超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验证缺铁引起的铁指标异常作为左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2018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8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血常规、生化检查、铁指标、心脏彩超检查等结果。任何其他并发疾病均列为排除标准。对其中66例患者计算LVMI,根据LVMI(男性115 g/m~2,女性95 g/m~2)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两组患者的所有研究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83例患者中,采用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估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TIBC)与其他研究指标的相关性。以log变换后的LVMI作为应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log变换LVMI与其他研究指标的线性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及TIB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结果:在LVMI异常组中可以观察到更高的TIBC水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GB与RDW、血清铁、TS、LVM明显相关,TIBC与年龄、MCV、铁蛋白、TS、LVM、SV、白蛋白明显相关,TIBC与HGB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og变换LVMI与年龄、TIBC及HGB有明显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贫血程度及TIBC与左心室重构发生风险相关,在调整贫血影响后,TIBC仍与左心室重构相关。结论: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TIBC与LVMI密切相关,升高的TIBC可增加这一患病群体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贫血的效果及机制. 方法 对60例CRF贫血患者予rHuEPO 1.2万IU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8周,检测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浓度变化,骨髓穿刺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和铁染色,观察血象、骨髓象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及铁粒幼细胞计数并判定疗效.对总红系所占百分数(E)与SI、SF、红细胞压积(Hct)行相关分析.结果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于治疗1周后开始升高;RBC、血红蛋白(Hb)、Hct于治疗2周后开始升高,8周时显著高于用药前(P<0.01);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各类幼红细胞比率及E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晚幼红增生最为明显.sTfR显著增高,SI、SF及铁粒幼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示E与SI、Hct呈正相关,与铁粒幼细胞计数呈负相关,Hct与SF呈负相关.结论 rHuEPO治疗CRF贫血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为刺激骨髓造血,使机体储存铁被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