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肝癌患者血清TGF—α、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TGF-α、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35例、肝硬化患者28例、肝细胞癌患者60例和肝转移癌患者2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检测其血清TGF-α、AF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癌各期则明显升高。Ⅱ期与正常 对照组及肝硬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与正常对照组及肝硬化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肝细胞癌Ⅱ期和Ⅲ期的TGF-α阳性率达83.3%,而肝转移癌组显著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TGF-α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肝癌的1项辅助性指标,AFP的测定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及肝癌流行病调查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α-L-L岩藻糖甙酶与甲胎蛋白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采用显色多肽基质检测法对38例正常人、35例原发性肝癌(PHC)、13例肝良性占位病变、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1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血清α-L-岩糖甙酶(AFU)活性进行测定。结果:PHC组血清AFU活性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PHC诊断的敏感性74.3%、特异性89.3%。在21例甲胎蛋白(AFP)阴性的PHC中,有15例AFU阳性,有15例AFU阳性。结论:AFU活性测定有助于PHC(尤其是AFP阴性的PHC)的诊断。两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为82.9%。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取健康经100例,测得AFU正常参考值.取已确诊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41例,其它恶性肿瘤53例.采用放免法分别抽空腹血测AFU值。结果:正常参考值为5.93±1.38U/L,PHC组为14.02±6.52U/L,肝硬化组为6.38±1.92U/L,其它肿瘤组为6.40±1.80U/L。50例PHC患者中AFU阳性为41例,阳性率为82%(41/50)。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人血清AFU显著升高.与AFP联合检测对PHC的检出率可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上已广泛应用,但AFP对PHC的阳性检出率仅有60%—70%左右,尤其是低滴度AFP的PHC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为敏感,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来提高PHC的诊断率。1984年法国学者Deugnier等报道α-L-岩藻糖甘酶(AFU)可做为PHC的血清标志物,以后又被学者所证实。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正常对照组60例,系健康献血员。1.2病人组160例,其中PHC56例.肝硬化38例,慢性肝炎30例,其它恶性肿瘤3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化验.CT及B超、病理检查明确诊断。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水平变化对肝癌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35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癌患者6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TG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IGF-Ⅱ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肝癌患者的TGF-α和IGF-Ⅱ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1),结论:血清TGF-α和IGF-Ⅱ可作为鉴别论断肝癌和肝硬化 辅佐性指标,联合检测AFP可提高肝癌阳性检出率。α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2- 微球蛋白(β2- MG)在原发性肝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研究对象分别设为正常对照组(30例)、肝硬化组(35例)、肝血管瘤组(35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采用RIA法测定所有组别血清β2- MG含量,并对原发性肝癌组术前及术后血清β2- MG的含量变化进行动态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β2- MG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患者术后血清β2- MG含量明显降低,但复发转移时又升高。结论血清Bβ2- MG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初期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及正常对照血TGF—β1、TNF—α及MMP-13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TGF—β1、TNF—α及MMP-1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癌患者组血清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病组(P〈0.01);肝硬化组与肝癌患者组血MMP-13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的血清中TNF—α和TGF—β1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性,但MMP-13水平与TNF—α、TGF-β1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GF-β1、TNF—α和MMP-13在肝癌发展过程中过度表达,动态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尔基体蛋白73(GP73)、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肝硬化、慢性乙肝及其他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水平,评价GP73、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肝和其他肿瘤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分别检测GP73、AFP含量。结果①原发性肝癌组的GP73、AFP浓度水平要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其他肿瘤组和正常健康人组,各组GP7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84,P<0.05),原发性肝癌组GP73含量与其余各组用LSD法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P73诊断PHC的敏感性为76.6%,高于AFP的敏感性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2, P<0.05)。③GP73和AFP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0.6%,高于GP73单项诊断PHC的敏感性为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4, P<0.05),也高于AFP的单项诊断PHC的敏感性59.4%,差异统计学意义(x2=16.667, P<0.05)。结论①GP7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新的血清标志物。②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AFP。③GP73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敏感性,特别是对AFP阴性的PHC患者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a-L-岩藻糖苷酶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岩藻糖苷酶(AFU)在早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6例早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含量的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3.1%。结论PHC实验室诊断中,应把AFU和AFP一样作为常规肝癌标志物来检测,可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干扰素γ(IFN-γ)在肝硬化、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了48例肝硬化、40例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GF-β1和IFN-γ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食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和正好对照组(P均<0.05)。原发性肝癌组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5),而两组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及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和IFN-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肿块数目≥3个,直径≥3cM和AFP≤20ng/ml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FN-γ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血清TGF-β1和IFN-γ可作为新的血清学标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和近期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组45、例、肝硬化组26例、慢性肝炎组58例,采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址甲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以[AFP-L3(%)]≥1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均P〈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是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变化规律,探讨GP73和甲胎蛋白(Are)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和高危人群普查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40例肝硬化、40例肝炎患者的血清GP73、AFP水平,并与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GP73的含量与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ii4.6、157.5、170.9,P〈O.01),各组血清AFP的含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55.7、392.2、393.1,P均〈O.61)。通过ROC曲线确定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界值:GP73为123.2pg/L,AFP为10.6la,g/L。这两个临界值下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GP73、AFP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64.3%和55.7%,特异度分别为92.1%和91.4%,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可达80%,特异度(90%)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GP73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血清GP73和AF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普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敏感、特异、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一种有效的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癌、34例肝硬化、18例肝血管瘤进行了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和α1-抗胰蛋白酶(Ⅱα1AT)和甲胎蛋白(AFP)的检测,结果表明AFP与γGT-Ⅱ和α1AT有很好的互补性,联合检测可使PHC的阳性率提高到92.5%,且在肝硬化等疾病中假阳性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一种有效的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癌、34例肝硬化、18例肝血管瘤进行了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和α1-抗胰蛋白酶(Ⅱα1AT)和甲胎蛋白(AFP)的检测,结果表明AFP与γGT-Ⅱ和α1AT有很好的互补性,联合检测可使PHC的阳性率提高到92.5%,且在肝硬化等疾病中假阳性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方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对40例PHC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P73与AFP进行测定。结果 PH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及正常对照者(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 GP73为诊断PHC较好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对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血清β2-微球蛋白进行了检测,发现三组病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与血清ALT、AST、γ-GT、白蛋白及球蛋白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梁宁  周宇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068-1069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唾液酸(SA)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活性水平并与甲胎蛋白(AVP)进行比较,评价SA对PH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20例和急性肝炎21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同时采用酶速率法测定SA的活性水平;采用免疫放射分析固相双位点夹心法测定AF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HC患者血清SA、AF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肝病组(P〈0.05);在PHC患者中,SA、AFP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3.5%和72.1%,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则可提高至86%,高于SA或AFP的单项检测。结论血清SA检测对PHC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产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60例原发性肝癌(PHC),18例肝其他病变(其中肝脓肿6例,肝血管瘤2例,肝转移癌10例)及34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AFU水平,并用放免法检测了它们的血清AFP水平。结果 PHC患者血清AFU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良性病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FU水平与AFP高低无关(r=0.16),在AFP不同浓度时,AFU的阳性率之间无差异(χ^2=0.046,P>0.975);二项联检的灵敏度(93.3%)比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AFP及AFU分别为73.3%和76.7%)。结论 AFP联合AFU检测有助于提高对PHC的诊断效率,特别是在AFP阴性时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β2-微球蛋白和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健康人、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β2-微球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单项甲胎蛋白、β2-微球蛋白、癌胚抗原的血清水平,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肝血管瘤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β2-微球蛋白、癌胚抗原联合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甲胎蛋白阳性率;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其他两项肿瘤标记物。结论血清甲胎蛋白、β2-微球蛋白和癌胚抗原是独立的肿瘤标记物,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肝血管瘤等其他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郭梅梅  柳梅 《农垦医学》1999,21(2):95-9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体内自由基清除酶,其含量变化与肝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SOD水平的变化、研究SOD浓度的诊断价值,我们检测了25例正常人、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钢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以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两种SOD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对白和方法对象:设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在我科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