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48例ACI患者采用静脉点滴尿激酶溶栓治疗,并于治疗后12h、24h、48h、72h及1周、2周分别进行ND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溶栓2周后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52.1±39.2)较治疗前(17.2±21.2)明显改善(P〈0.01),愈后良好32例,基本痊愈28例,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各4例,恶化8例。结论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对48例ACI患者采用静脉点滴尿激酶溶栓治疗,并于治疗后12h、24h、48h、72h及1周、2周分别进行NDS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溶栓2周后ADL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52.1±39.2)较治疗前(17.2±21.2)明显改善( P<0.01),愈后良好32例,基本痊愈28例,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各4例,恶化 8例.结论 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10):805-806
近年来脑梗死溶栓治疗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月对 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 6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根据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 ,年龄 <70岁 ,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 <6h ,头部CT正常或仅为梗死灶 ,神经功能缺损 ,评分 15~ 30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入选 ①有脑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者 ,②头部CT扫描有出血灶或大面积脑梗…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3例,对照组27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治疗,两组均给予脱水、抗凝、脑保护剂等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溶栓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和87.88%,对照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29.63%和70.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小荆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9.
王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28-30
[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ACI)病后6h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CI随机分成两组,UK组和对照组。UK组UK100万U30min内静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后90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24h、21dUK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UK组较对照组治疗后90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改善非常显著(P〈0.01)。[结论]早期ACI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起病后6小时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量30万U-75万U(平均50U万)。结果:21例获得动脉完全再通,3例获得部分再通,1例没有再通,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5例。并发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6个月25人生活完全自理,1人生活部分自理,4人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动脉内接触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55-5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首发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两组疗程皆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评估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C、TG、LDL-C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方面,可调节血脂,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并预防脑梗死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西药组、针刺+西药常规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后7、14、21d患者神经功能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变、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组(P〈0.01)。同时针刺对首次发病患者的恶化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针刺协同药物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结论】超早期可介入针刺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可控制病情恶化、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15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DL评分及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血管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颅CT指导下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各60例均常规进行原发病的对症治疗,低分子肝素静注,阿司匹林口服,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T指导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指导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参附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参附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溶栓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1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的痊愈率(60.0%)明显优于对照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服务态度、病房巡视、操作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病房环境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6.8±2.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1±3.7)(P〈0.01)。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静滴rt pA09mg/kg(≦50mg),于1h内滴注完,运用美国的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7d、1个月时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变长,NIHSS评分逐渐下降;治疗前,两组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同一时间点,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X2=8.107,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9,P=0.6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疾病及糖尿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表示,治疗前NIHSS评分、心脏病及糖尿病史、营养状况及治疗方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ACI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更具安全性,可更好地保障患者的预后,并且对于栓塞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者的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及糖尿病、心脏疾病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凡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记录在下列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6、24、48、72 h的静脉血进行凝血标志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超早期溶栓疗效显著,而早期溶栓和晚期溶栓同样有效。结论:急性脑梗死(进展型脑卒中)晚期溶栓治疗与早期是同样有效可行的,而超早期溶栓疗效更显著,提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 h以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4例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