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平 《广西中医药》2009,32(2):42-42
在临床丁作中,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辨证准确,方药对证,经治疗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停药后又复作,服原方治疗仍显效,如此反复多次,这就给我们一个困惑:如何巩固治疗,其停药的方式、方法及时机如何把握。最近,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了渐减服药法试用于两例慢性病,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常见虫类中药多具有熄风止痉、活血通络之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颇佳.笔者在临床中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心、肺系疾病及常见皮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中药熏蒸疗法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马泽伟  罗旭 《中医正骨》2001,13(9):62-62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柴胡、芍药、当归、白术、甘草、薄荷、生姜组成。主治肝郁血虚所致头痛、眩晕、胁痛、口燥咽干、神疲食少 ,或寒热往来 ,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症。在中医内科、妇科临床上广泛应用。作者根据其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效 ,临床上加减化裁治疗骨科多种病症 ,收效较好 ,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腰背痛 (T1 2 压缩性骨折 )何某 ,女 ,48岁 ,1989年 12月 2 8日诊。患者于 1989年 12月 2 6日不慎从自行车上跌下 ,跌伤腰背部 ,在家自找云南白药内服 ,外贴麝香壮骨膏 ,腰背疼痛不减。于 12月 2 8日来诊 ,经检…  相似文献   

6.
大黄性味苦寒 ,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涤荡六腑 ,安和五脏等功效。其疗效非凡 ,广泛应用于临床 ,是内服外用皆宜的一味良药 ,历代医家对大黄推崇备至 ,在民间人们把它作为疗疾保健的珍品。目前对大黄的研究 ,越来越深入 ,大黄的药理作用已超越了传统用药范围。适应证正在逐步扩大 ,不但对急、重、危的病症起到立竿见影作用 ,而且对慢性及虚证也有很好疗效。近几年在临床应用大黄举隅如下 :1 大黄桂枝汤治疗半身无汗症〔病例介绍〕 陈某 ,男 ,38岁 ,农民。自述去年秋 ,外出淋雨后引起发热和全身酸困 ,曾在当地卫生所按感冒医治 ,给药后 (…  相似文献   

7.
陈微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6):545-546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方由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实、竹茹、生姜组成,功能清胆和胃,除痰止呕。方中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用姜、枣、草协调诸药,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在临床上本人应用在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系统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疗效。例举如下:1 治疗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胸膜炎,中医证属邪热壅肺,痰阻气机型病例:黄某某,女,42岁,既住有肺结核病史。于1991-01初突发高热,体温达39℃,继则呼吸困难,右胸…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出自于《医林改错》,是王清任活血化瘀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外科疾病均收佳效 ,兹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   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张某 ,男 ,70岁。于 2 0 0 0年 7月 5日就诊。诉右胁部带状疱疹 1 5 d,经西药治疗皮损消失 ,但疼痛不止 ,痛如锥刺 ,固定不移 ,彻夜难寐。衣被触之更甚 ,伴心情烦乱 ,精神萎靡。查 :右胁部色素沉着斑及少量痂皮 ,排列成带状 ,未超过正中线。舌暗红、苔薄 ,脉细涩。脉证合参 ,证属气滞血瘀 ,肝火未清 ,治以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 ,佐以清泻肝火。…  相似文献   

9.
六君子汤出自《医方考》有补脾气 ,化痰湿 ,扶脾治本兼化痰湿之功。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收到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慢性支气管炎林某 ,男 ,1999年 10月 9日诊 ,6岁。咳嗽反复发作 1年 ,痰白量多 ,以夜间、晨起为甚 ,体虚多汗 ,纳呆 ,舌淡红 ,苔白 ,脉细滑。全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用六君子汤加味 :陈皮、白术、僵蚕各 4g,半夏 3g,甘草、蝉衣各 2 g,党参、茯苓各 8g,山楂、浙贝、杏仁各 5 g。水煎服。服 4剂咳嗽减 ,痰少 ,胃纳好转 ,上方去杏仁 ,加黄芪、五味子 ,服 5剂 ,以后配合陈夏六君丸服用 ,咳嗽发作次数明…  相似文献   

10.
11.
沈为民 《江西中医药》1989,20(3):25-25,23
一、妇女白崩证:廖某某,40岁,已婚,清洁工,1985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形体憔悴,平素月经愆期,带下清稀绵绵。刻诊:月经愆期已50余天未至,近日来头晕腰酸,少腹坠胀,今晨白带最突增,质稀而势如崩注,约过刻时一注。头晕眼花,腰酸膝软,下肢欠温,小溲清长,舌淡胖大有齿痕,苔润,脉沉  相似文献   

12.
用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治疗妊娠恶阻,喘咳,眩晕,泄泻腹痛等五则,均取得满意疗效。案后对治疗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法于临床用治咽炎、口腔溃烂、腮腺炎、鼻炎等病症 ,方法简便 ,疗效满意 ,兹举典型病例如下 :1 腮腺炎陈某 ,男 ,8岁 ,学生。 2 0 0 2年 5月 8日初诊。患儿张口困难 ,右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 ,压舌板查口腔右腮腺发红 ,不发热 ,血常规正常。患儿精神状态好 ,采用清热灵冲剂 1包 ,双黄连口服液 1支 ,银黄颗粒 1包。以上三药化水放入超声波雾化机杯内 ,让患儿吸入雾化 ,每次 2 0分钟 ,连续 5次 ,患儿腮腺口红肿消退 ,张口不受限。继续治疗 3次 ,腮腺漫肿消退 ,病告痊愈。2 咽喉灼伤童某 ,女 ,5 7岁 ,干部。…  相似文献   

14.
桃红四物汤在眼科应用举隅罗雪香桃红四物汤即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可活血化瘀,治疗血虚兼血瘀证。笔者在眼科临床实践中,将该方治疗以下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举例如下。例1男,43岁,因被竹块弹伤右眼后视力骤降2小时,于1992年11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附子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运用该药与三仁汤配伍治疗湿温,与行气化瘀药配伍治疗寒湿胁痛,与二妙散配伍治疗湿热腰痛,与越婢汤配伍治疗水肿,与滋养肺肾药配伍治疗阴虚喉痹,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一书.其方药组成为: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主治胆经痰热,虚烦不眠,胸闷口苦呕涎等症.温胆汤在临床上经过加减化裁,治疗因痰热所致的诸疾.现举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仙人掌性味苦凉,具有健胃、滋阴、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去疮生新之功用。民间常用之治疗疮、疔、毒及泻痢。笔者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故将验案介绍如下。急性腮腺炎王某,男,12岁。患者恶寒、发热、精神倦怠、呕吐,继而左侧腮腺肿大而硬,触之痛著,口渴烦躁,咀嚼困...  相似文献   

18.
阳和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由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生甘草组成,功能温补和阳、散寒通滞,主治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者,笔者以辨证施治应用于内科病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温胆汤方出《千金要方》,为治大病后虚烦不眠,胆寒而设。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因“痰”所致的杂病,收效颇佳。试举验案三则,报告如下。1痰饮心悸(冠心病,心房纤颤)卢某,男,60岁,农民。因心悸伴胸闷20天,在当地服多剂中药(不详)及西药洋地黄未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取三仁汤宣上畅中渗下之功,治疗多种疾病,每获佳效,兹举例如下。 1 眩晕 刘某,1999年6月18日初诊。反复眩晕年余,头重如蒙,口中粘腻,不思饮,胸闷,神倦食少,苔黄腻,脉滑。属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治宜燥湿健脾,清热化痰。拟三仁汤加减:苡仁30g,白豆蔻、通草各6g,法夏、厚朴、杏仁各12g,滑石20g,天麻、陈皮各10g。水煎服,日1剂。3剂后复诊眩晕明显好转。 按:“无痰不作眩”,眩晕多由痰湿引起,本例属痰湿中阻,遏而化热。浊湿上蒙清窍而致头晕,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