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我院20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70例(35%),其中轻度异常38例(19%),中度异常30例(15%),重度异常2例(1%),正常130例(65%)。脑电图异常表现为波形、波率、波幅杂乱,调节调幅极差,诱发试验反应不明显,弥漫性慢波,癫痫放电等。提示慢性酒精中毒对脑功能的影响和脑组织的损害是严重的和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观察分析老年期谵妄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仪,对38例老年期谵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38例老年期谵妄患者的脑电图均为异常,其中轻度异常2例,表现为两半球各导联0波明显增多;中度异常26例,表现为背景波为0节律,8波明显增多;重度异常10例,表现为背景波为8节律,并见少量尖波、尖慢综合波发放。结论:老年期谵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脑电图是评价老年期谵妄患者脑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与头颅CT和脑电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普勒技术对50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30例异常。其中25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侧颈动脉血流量对称性偏低,管径及头颅CT无异常,脑电图部分改变,主要表现为低幅慢波,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多普勒复查正常,说明CT正常不能否定脑缺性血管病的存在,CT不能代替多普勒检查,另5例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动脉血流量不对称,其中3例为双侧血管经狭窄,CT提示全脑萎缩,脑电图呈低幅慢波;另2例CT提示左颞后顶区,右枕外侧区梗塞,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表现相应部位慢波灶达6~7级。CT异常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多普勒检查和脑电图及临床症状变化不大,故多普勒检查对监测脑动力循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经CT证实为脑梗塞、脑溢血和TCD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的661例脑血管疾病进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对照检查,结果为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对高血压病异常率为46%和48%,对脑动脉硬化为57%和58.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48%和41%,脑梗塞为80%和92%,脑溢血为79.2%和90%,TIA为63%和75%。经卡方检验均有显著意义:BEAM、EEG X~2=85.36 X~2>0.01,P<0.01,BEAM定侧定位率明显高于EEG,且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明显优于EEG,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期诊断高于CT说明脑功能障碍早于形态学改变。TCD异常率为100%,在梗塞部位或出血区域TCD可以明确显示于脑部大动脉狭窄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和频谱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经CT证实的111例脑出血的脑电图改变,异常率为90.1%,脑电图改变与病变部位和出血量密切相关,广泛性改变明显多于局灶性改变。脑电图对本病脑功能方面能准确反映其损伤的程度与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313例经CT证实为脑梗塞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0.4%。并分组着重对中度和重度脑电图异常率和定位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病变靠近脑表面者脑电图异常表现较明显。病变范围越大,病灶越多,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定位准确率也较高,而临床预后则较差;相反,单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由于梗塞部位深,病灶小,脑电图改变不明显,预后则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患各临床分期的脑电图变化及关系。方法:对确诊的154例流行性出血热患的初次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脑电图异常,阳性率59.74%,呈弥漫性异常改变,异常程度与临床分期基本一致。结论:脑电图检查对流行性出血热患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对患的脑功能损伤程度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106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者治疗随访。方法自1984年10月到2009年12月,我院共诊治HPA患者106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啶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及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进行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D)的鉴别;对部分患者进行MRI、1HMRS检查;对不同类型的HPA进行治疗。结果(1)1066例中1016例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其中51例为BH4反应性PAHD;50例为BH4Dc(2)28例筛查早治的BH4D患儿智商为(96±15)分,晚治疗的11例患儿治疗前为(46±15)分,治疗后为(69±11)分,前后有显著意义(P〈0.05)。DQ/IQ水平与治疗开始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0.714,P〈0.01)。(3)33例BH4反应性PAHD患儿的智商为(92±18)分。(4)PAHD患者治疗中筛查组智商与非筛查组智商比较,筛查治疗理想组智商与筛查治疗不理想组智商比较,非筛查治疗理想组智商与非筛查治疗不理想组智商比较均有意义(P〈0.001),47例非新筛并控制理想血Phe浓度PKU患儿智商从治疗前的(60.66±7.78)分,提高到治疗后的(76.62±7.55)分(P〈0.001)。(5)合并癫痫的患儿脑电图的异常率为94.3%,将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可使脑电图异常有改善。(6)22例大于4个月的患儿血、脑Phe浓度与智商均呈负相关关系r血=-0.5045,r脑=-0.6471(P〈0.01)。结论对所有HPA患者都必须进行BH4D的鉴别诊断,尽早确诊和治疗效果越好。严格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是减少智能落后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9.
报道100例新生儿惊厥的常规脑电图,异常率为28%。异常者多数表现为不规则尖波、棘波、尖慢波及单节律性放电,少数为低电位异常、平坦波异常。新生儿惊厥脑电图表现与病因密切相关,以癫痫、颅内出血等肯定的脑器质性病变异常率高,其它则较低,脑电图动态观察发现,其结果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电图纺锤波不对称与CT、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脑电图纺锤波不对称与C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例儿童睡眠纺锤波不对称的脑电图结果与CT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脑炎、脑萎缩、脑出血及脑挫伤的病例,脑电图纺锤波异常的部位与CT提示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而外部性脑积水的病例CT表现是双侧额区或额顶区病变,纺锤波表现是一侧异常。结论:纺锤波的一侧性或局灶性波幅下降提示脑内存在病变,是一种异常脑电图,且具有一定的定侧定位意义。一侧性或局灶性的纺锤波波幅降低与背景脑电活动的正常与否,对评估脑部疾病的转归和临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并与CT结果作比较。方法:对1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EEG和CT检查。结果:(1)脑电图异常率为69.4%,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波增多,CT异常率为33.7%;(2)颅脑外伤EEG严重程度和外伤程度有关,外伤程度越高其EEG异常率越高;(3)轻和中型颅脑外伤EEG较CT异常率高,提示大多为脑功能变化而非结构性改变,而重型颅脑外伤两者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1)EEG和CT检查在颅脑外伤中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取代;(2)EEG检查对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1024例与未服药的213例的脑电图对照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对脑电图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脑波频率不同程度减慢,4.0%出现痫样放电。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异常率和出现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P<0.001),其余易引起脑电图异常的药物依次为氯丙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奋乃静和舒必利,且对脑电图影响的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儿童擦腿综合症脑电图(E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常规睡眠脑电图对25例儿童擦腿综合症进行了检查。结果:25例患儿76%出现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发作性异常波。结论:脑电图为观察儿童擦腿综合症的脑功能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系指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部分患者以精神改变为首发症状或伴有明显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对于脑电图(EEG)检查提示脑功能异常,特别是出现癎样放电的患者,甚至被误诊为癫癎,因而耽误了治疗,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脑电图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价值。方法:对65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作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者6例(9.24%),轻度异常11例(16.92%),中度异常42例(64.61%),高度异常6例(9.24%),脑电图总异常率90.76%,脑电图主要改变是慢波增多。结论:脑电图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报告我院19例脑型肺吸虫病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13例(轻度2、中度4、高度7例)占68.4%,界限性1例,正常5例。脑电图异常表现为高或中波幅弥漫性δ和(或)θ4例,局限性慢波者9例;3例出现癫痫放电。脑电图检查虽不具特异性,但仍有助于脑型病例的诊断。脑电图改变及临床体征与脑CT扫描大多相符。有助于脑部病变定位。脑电图与病情转归一致,故可用于判断疗效及病情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影像学和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对照及意义。方法:对65例缺氧缺血性患儿作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6例(9.23%),轻度异常13例(22.03%),中度异常37例(61.03%),重度异常9例(16.94%),脑电图异常率为90.77%。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和局限性癎性放电。影像学异常44例,异常率为67.69%。结论: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3~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结果脑电图异常率85%,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头颅MRI异常率98.3%,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8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脑电图随访90.2%恢复正常,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裴保萍  任安平 《医学信息》2005,18(11):1530-153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结果,并和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95.18%,BEAM的表现与之相符。治疗后多次复查EEG及BEAM,均恢复正常。结论EEG及BEAM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发现异常、提供诊断依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着其它检测手段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经手术、病理及(或)CT、MRI确诊的38例颅咽管瘤的脑电图,结果显示脑电图无特别改变8例,异常脑电图30例(79%)。本病脑电图的初期特征性改变是生理波抑制,其它主要的改变是弥漫性或阵发性异常。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位于大脑中线深层,解剖上离脑波起步结构较近,肿瘤容易压迫这些结构,影响脑脊液循环,从而导致脑波的过度同步化有关。在脑电图出现IRDA的14例中,11例临床有颅内高压表现,提示IRDA是大脑中线深层结构受累时脑电图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