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支气管,1例位于叶支气管,3例位于段支气管,直径1~4cm.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3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病变内见小斑片状钙化灶,其余4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只有1例有纵隔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位于支气管内的少见肿瘤,CT上表现为支气管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伴有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2.
肺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LPD)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5例肺淋巴增生性疾病(25例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12例胸部CT检查,13例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1例行胸部MR检查)的影像,临床与病理所见。结果 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肺淋巴交 肉芽肿(LYG)的胸部影像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和肿块,2例病变内可见低密度,1例可见支气管气像,3例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初期未见,而在晚期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大量胸腔积液。1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均有肺门,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伴有双肺小结节网状改变10例,少,中量胸脸积液5例,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2例,肺内单发或多发斑片或实变8例,其中4例证实有明确的继发感染。3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的胸部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前纵隔肿块,1例表现为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15例AILD患者有肝脾肿大,8例AILD患者有明确的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LYG有肝脾肿大,1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有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其余患者腹部B超或CT正常。结论 虽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各类型的临床与影像表现各有特点,最终仍需依靠活检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认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2年间在本院经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证实的14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MSCT胸部检查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中位年龄53岁,均行16排螺旋CT常规检查,对其图像分别使用肺窗和纵隔窗显示进行观察.结果 14例中,两肺弥漫磨玻璃密度影9例,其中2例双肺粟粒状密度增高影伴双下肺索条状密度影,纵隔淋巴结增大5例,胸膜增厚8例,同时腹部CT检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双肾淋巴瘤1例;双下肺可见斑片状、索条状阴影1例;两肺表现为散在多发线状及网状影3例,并伴淋巴结增大1例;双上肺可见斑片状、索条状影1例.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有多发线状及网状影,双肺门影增浓,肺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结论 艾滋病患者胸部MS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呈斑点状、索条状、片状或网状,有明显的融合成片趋势,早期病变主要在肺门周围,随着病情的进展,病灶向周围肺野辐射状扩展,而肺尖部较清晰或病灶相对较轻应考虑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MEC)的PET/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ME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进行CT图像、PE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合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一步观察,分析MECPET/CT的影像表现。结果 5例MEC患者中,1例位于气管,2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例位于右下叶支气管,1例位于左下叶支气管。1例伴纵隔、右上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伴右肺上叶转移。PET显像示气管、支气管内结节状、椭圆状或长条状放射性浓聚影,肺内转移灶、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转移呈结节状放射性浓聚影,边界清晰。CT于相应部位见气管、支气管腔内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影,密度较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钙化,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1例伴阻塞性肺炎。结论气管、支气管MEC的PET/CT影像表现为气管内椭圆形、柱状等代谢或密度改变,PET/CT能够完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形态学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病初6例摄胸部X线片,其中4例复查,1例行胸部CT检查.结果 6例病初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质浸润和间质改变,其中实质浸润累及双肺3例,左肺3例;肺门增大3例.病程中复查4例,影像表现变化较快,与临床表现一致.CT检查表现为双肺中内带实变和磨玻璃密度影、胸膜下小结节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右侧胸腔积液.结论 儿童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及CT表现有一定特点.最终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PCP确诊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及特点。结果 :例1首次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随机分布的多发斑片状、大片状渗出性高密度影,伴磨玻璃密度渗出影;抗渗出治疗1周复查,病变进展至双肺弥漫渗出伴实变。例2初次CT检查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渗出及部分实变影,伴间质渗出改变;抗感染抗病毒治疗5 d复查CT,双肺渗出无明显吸收,肺实变显著进展,范围扩大,大量纵隔气肿。例3双肺弥漫性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以肺门为中心向心性实变、背侧实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艾滋病PCP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较好地提示。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M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 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 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MALT淋巴瘤的CT表现,影像观察指标为病灶的数量、分布、形态、密度及伴随征象.结果 12例MALT淋巴瘤中共检出肺实变、肺肿块、肺结节、磨玻璃样病灶32个,病灶单发2例,多发10例;多发病例中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肺实变10例共21个病灶,其内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例2个病灶内见支气管扩张;肺肿块或结节影3例共5个病灶,3个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样改变2例共6个病灶;1例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MALT淋巴瘤CT上常表现为双肺多发、含有支气管充气征的肺实变、肿块、结节样或磨玻璃样改变;上述影像表现及相对缓慢的病变过程提示MALT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MAC)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经菌种鉴定为MAC的AIDS患者31例,其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30例行胸部CT及X线检查,1例仅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 31例AIDS合并MAC感染患者中,3例肺部未见病变,28例为MAC肺部感染.AIDS合并MAC肺部感染的影像表现类似肺结核改变,常见的CT征象有斑片影21例,其中大片实变3例;支气管扩张18例,结节18例,双肺弥漫粟粒10例,空洞10例,胸腔积液1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以中度肿大为主,7例肺门淋巴结大,双肺门多见.结论 AIDS合并MAC感染的胸部影像表现多样、不典型,以斑片影、小结节及支气管扩张多见.  相似文献   

10.
俞安乐  陈海  李群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186-1188
目的分析类鼻疽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选择经血液、脓液及痰液培养证实的类鼻疽患者12例,均做了X线摄影,9例做了CT、2例做了超声检查。结果12例中有1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见两肺弥漫性片状阴影,呈部分融合;X线胸片及CT均见以肺叶或肺段为单位的大片致密影,密度均匀,CT尚可见空气支气管征;X线胸片显示以肺门为中心,向周围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条状模糊影;CT示双肺多发结节灶。X线胸片及CT均显示空洞及液平,并见单或双肺散在斑片状及颗粒样影;CT示胸腔后部弧形水样密度影等。肺外感染为眼眶、腰肌、肝脏和脾脏等部位脓肿各1例,髋关节破坏并周围脓肿1例。结论类鼻疽影像学表现尚未发现特异性征象,但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数量等。确诊需依赖血液、脓液及分泌物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螺旋CT、PET/CT及临床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或脓液培养确诊的非HIV感染的PSM的影像表现,治疗前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2例行头部MRI,2例行PET/CT检查,分析影像学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结果 单侧肺发病1例,双侧肺发病5例.双肺及右肺多发斑片、条索3例;多发结节2例,肿块伴结节1例.6例中伴小叶间隔增厚2例;气管纵隔瘘1例;心包及胸膜受累2例;骨质破坏及增生4例, 颅脑、肝脏受累各1例.6例均示两肺门、纵隔、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融合及坏死,2例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增大.2例病灶标准化摄取值(SUV)均表现摄取升高,为1.4~13.9.本组首次影像诊断误诊5例.6例患者均经抗真菌药治疗好转.结论 非HIV感染的PSM的影像主要表现为两肺部多发斑片、结节及肿块,均伴淋巴结增大,多伴骨质破坏或增生,但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需病灶活检和脓液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该病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PCP确诊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及特点。结果:例1首次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随机分布的多发斑片状、大片状渗出性高密度影,伴磨玻璃密度渗出影;抗渗出治疗1周复查,病变进展至双肺弥漫渗出伴实变。例2初次CT检查示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渗出及部分实变影,伴间质渗出改变;抗感染抗病毒治疗5 d复查CT,双肺渗出无明显吸收,肺实变显著进展,范围扩大,大量纵隔气肿。例3双肺弥漫性多发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以肺门为中心向心性实变、背侧实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结论:艾滋病PCP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较好地提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肺泡微石症的CT表现.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肺泡微石症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51岁,其中3例为一家族发病.6例均做了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 根据本病的临床、肺实质和肺间质的侵犯程度将其分为3类,轻度表现为肺实质微结石形成,见1例;中度除肺实质微结石形成外伴有轻度肺间质损害,见3例;重度表现有严重的肺间质纤维化,见2例.结论 根据肺实质和肺间质损害分类,其与临床和影像表现一致,有助于本病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肺吸虫痛,均行胸部CT检查及脑部MR平扫加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部表现4例均见胸腔积液并胸膜下肺结节;3例见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2例见肺内斑点状模糊影;2例见肺内小结节,其中1例结节边缘见弯曲条状影,状如“蝌蚪”.脑部表现3例见颅内大小不等出血灶;2例见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分布于脑实质及脑室内;2例见“隧道征”;所有病灶周围均有大小不等水肿信号.结论:胸腔积液合并胸膜下肺结节、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及状如“蝌蚪”的小结节是胸部较特征性的CT表现.脑实质及脑室内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及“隧道征”为脑部较特征性的MRI表现.胸部和脑部病变均具有多发及迁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表现,并与同期50例单纯肺结核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7例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7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5例表现为渗出实变影,12例伴弥漫粟粒性结节。50例单纯肺结核中37例发生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35例仅累及1个肺段;30例伴纤维增殖灶,26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2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为多样和不典型,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应警惕。  相似文献   

16.
SARS的早期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对28例SARS患者的早期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病1—3d内行X线及CT检查。CT检查包括常规螺旋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结果 28例中胸部CT检查均有异常所见。X线胸片发现病变者占60.7%(17/28)。影像表现可分为:(1)单发小片状病灶:占82.1%(23/28)。在CT影像上病变分为3种形态:①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20例;②肺小叶形态的磨玻璃样密度病灶2例;③小片状实变影像1例。(2)多发小片状磨玻璃样病灶2例。(3)大片状影像3例。28例患者共发现31个病灶,其分布上叶7个,占22.6%;中叶3个,占9.7%;下叶21个,占67.7%。病灶最大径多为2.0~3.5cm。结论 SARS早期X线和CT主要表现为肺内单发小片状影像。CT显示病变的形态为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34岁。体检发现左肺肿块 1个月余。X线胸片 :左肺上叶有 3 0cm× 4 0cm肿块 ,边缘清楚 ,密度稍高 ,病灶中央见小的钙化灶 ,邻近胸膜轻度粘连增厚 (图 1)。胸部CT平扫 :左肺上叶胸膜下 3 0cm× 3 5cm× 4 0cm软组织肿块 ,边缘不规则 ,病灶中央密度稍高 ,呈小点状钙化 ,肿块CT值 30~ 6 2HU ,病灶右前方胸膜肥厚 ,肺门纵隔内淋巴结未见肿大 (图 2 ,3) ,诊断为肺良性肿瘤。手术及病理 :左上肺 3 0cm× 2 5cm肿块 ,呈灰白色 ,质硬 ,与肺门血管支气管粘连紧密 ,肺门纵隔内淋巴结均见肿大。病理诊断 :肺淀粉样…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10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7例行胸部HRCT检查.结果 10例患者X线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6例为双肺受累,4例为单肺受累(其中右肺3例,左肺1例);其中5例为大面积实变并空洞形成(4例伴对侧肺野散发病灶).在病变形态上有斑片状渗出实变(6例)、大片状(叶、段分布)实变(5例)、空洞(5例)、小结节病灶(3例)、粟粒病灶(2例)、纤维索条(1例).7例患者HRCT显示:斑片状渗出实变(7例)、小结节病灶(6例)、大面积(肺叶、段)实变(5例)及随实变吸收消散而出现的空洞、支气管扩张(各5例),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磨玻璃密度影(3例),粟粒病灶及树芽征(各2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纤维索条(各1例).结论 大面积实变合并空洞、结节病灶、支气管扩张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是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树胶肿型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树胶肿型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搜集 3例做过头颅手术的树胶肿型神经梅毒 ,全部 3例均有婚外性生活史 ,实验室检查血清和 (或 )脑脊液标本高度提示梅毒 ,术后病理诊断为脑树胶肿型梅毒。结果 头颅影像检查中 ,例 1CT平扫示左侧颞叶大片低密度病灶 ,约5 0cm× 3 5cm大小 ,伴明显的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以环状强化为主 ,未行MR检查。例 2CT平扫见右额叶混杂密度病灶 ,增强后病变中心有小点状强化 ,呈轻度占位 ;MR扫描见右额叶、右侧脑室旁分别有一直径为 1 5cm和 1 0cm大小的T1WI呈等信号、T2 WI呈高信号的类圆形病灶 ,增强后病灶呈环状强化 ,右侧脑室前角轻度受压 ;例 3头颅CT平扫示颅内多发低密度占位性病变 ,以双额叶和左颞叶为主 ,未做增强扫描 ,而MR平扫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性长径 1~ 3cm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团块状病灶 ,T1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 ,注入对比剂后大多为结节样或环状强化。结论 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术前诊断须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艾滋病合并 PCP 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 CT 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艾滋病合并 PCP 最常见的影像特征为磨玻璃密度影,共55例,其次为网格影25例、结节19例、实变12例、肺气囊9例;少见表现:胸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1例,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1例。常见分布类型:弥漫不均匀型26例,弥漫均匀型14例,肺门旁型10例;少见分布:胸膜下型5例,未见单一大叶或小叶分布型。上述影像特征动态变化呈多样性。单一磨玻璃密度组和多种征象混合组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滋病合并 PCP 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这些能够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