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干预组在接受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接受系统的集体及个别心理、社会、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维持治疗.在研究开始后的3个月、1年、2年末,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的复发例数.结果两组DAS和PANSS评分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1年末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年内复发例数,干预组12例,对照组34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好转、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复发率的降低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00例患者心理行为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玉堂  王卫星 《现代康复》2000,4(3):439-440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进行近5年的随访及心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患的药物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住院率,促进患身心全面康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上的破损,生活社会功能的丧失乃至精神残疾,而且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沉重负荷。当前整个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在精神分裂症这一严重精神疾患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对照组用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用药期间应用团体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应用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工疗情况、社交功能、生活能力、卫生功能、关心兴趣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社会功能,使得患者能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吴英丽 《全科护理》2011,(17):1505-150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评估病人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及SDSS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40例进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3mo其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总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促进疾病的康复,增强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9.
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对抑郁症康复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将80例抑郁症患,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住院护理观察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以观察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病人按精神残疾的程度分成小组,分别给予程度不同的生活技能训练,同时又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估量表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两个量表分值变化在统计学上有显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特重烧伤愈后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增志  李瑞俊 《现代康复》1998,2(9):962-962
目的:探讨特重烧伤愈后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康复的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门诊复查,信访与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分析近十年来特重烧伤愈后病人26例的心理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特重烧伤愈后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心理障碍,经过正确的心理指导.多数病人能克服原有的心理障碍,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结论:特重烧伤愈后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康复治疗,多数病人可回复正常心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其家庭心理沟通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开始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对入组患者使用BPRS、FES—CV和SDSS进行比较。结果:经9个月的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家属FES—CV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控制性明显增加,矛盾性明显降低(t=2.00-3.68,P&;lt;0.05-0.01)。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6.52~11.70,P&;lt;0.01)。1年后随防,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x^2=4.68~5.17,P均&;lt;0.05)。结论: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娟  梁凤珍  卢勇花 《中国康复》2012,27(4):313-3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均行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社交技能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定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结果:训练6个月后,78例患者ADL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NOSIE的积极因子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消极因子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较好地防治精神衰退,改善和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4.
心理社会因素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E .Bleuler[1] 1911年在Kraepelin的“早发性痴呆”的基础上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一概念以来 ,其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自 195 2年氯丙嗪问世后 ,该药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既往的胰岛素和电休克疗法。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经验仍是惟一可靠的指导 ,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信赖一个先验理论的地步。因此 ,治疗方法常常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智能、情绪应激、生物反馈和认知疗法等心理学研究的进展 ,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以期在精神分裂症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个性特征辅以支持性心理干预,并采用集体讲座、座谈会、家属培训、娱乐、日常生活及手工技能等进行有效行为干预。结果:治疗4周末开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观察组较干预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0.01);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末时才出现明显降低(P〈0.05)。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各因子分观察组在治疗8周末时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则无变化。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康复介入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乃霞  纪红玉 《临床医学》2011,31(8):122-123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维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系统的康复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综合评价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前33.0±7.1,治疗后21.3±6.2,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治疗前50.7±5.0,治疗后20.5±3.4,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治疗前10.3±2.9,治疗后1.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获得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认可,并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医院内强化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出院前两个月强化性功能训练和家庭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出院前强化康复措施的研究。同时与另外80例患者分别进行了出院后半年、一年的追踪调查,采用修订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测评,计算了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程度百分比。结果表明,出院后半年和一年的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程度百分比在两组患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说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前进行的强化性康复措施对于减轻患者精神残疾程度是有帮助的。但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利培酮绎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承繁  柏彩云 《现代康复》2001,5(2):121-121
目的 探索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利培酮治疗的为研究组,氯氮平治疗的为对照组,用SDSS、BPRS、TESS分别评定病人的社会功能、疗效、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SDSS、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PRS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康复较好,与其副反应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恢复劳动及社会功能、延缓衰退的作用已普遍受到重视。为了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我们对50例患者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理康复对精神分裂症近期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心理康复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64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入组分为心理康复组32例,非心理康复组32例。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精神病简明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的差异性,共观察3个月。结果 心理康复组病人总体疗效、治疗依从性较非心理康复组好,治疗后两组PRS、SDSS评分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康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非常显的效果,对其近期结局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