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改良Ltoga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NAC治疗组,观察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的变化;比较c-fos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同时动态观察缺血再灌注组中大鼠c-fos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NAC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明显优于缺血再灌注组,c-fos蛋白的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缺血冉灌注组.随着时间的变化,缺血再灌注组中大鼠c-fos蛋白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表达最多,72h少量表达.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神经保护作用,c-fos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c-fos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对大鼠短暂全脑缺血半胱天冬酶-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高压氧 (HBO)对脑缺血半胱天冬酶 3 (简称caspase 3 )活性的影响 ,将 2 0 0~ 2 5 0 gSD大鼠分为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高压氧 (HBO)处理组及假手术组 ,以Pulsinelli等报道的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缺血 2 0min,分别于再灌注 6、2 4、4 8及 96h取顶叶皮质匀浆 ,用显色法测定caspase 3活性。结果显示 :再灌注 6h ,HBO组及I/R组同假手术组相比 ,caspase 3活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HBO显著高于I/R组 (P <0 .0 5 ) ;2 4h时间点HBO组及I/R组均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5 ) ,但前 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4 8及 96h时间点HBO及I/R组虽高于假手术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此 2组间亦无显著差异 ,说明此时caspase 3已基本降至正常。提示全脑短暂性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 3被激活 ,缺血早期用HBO处理可促进其活化 ,而HBO处理多次后对凋亡的作用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cl-xl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s-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BMP-7治疗组(C组),C组于再灌注后立即尾静脉注射BMP-7(0.1mg/kg),A组和B组同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4h后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梗死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Bcl-x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注24h后,与B组相比,C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t=3.35,P<0.01);TUNEL检测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F=409.95,P<0.01);缺血侧脑组织Bcl-xl的表达明显增强(F=229.31,P<0.01),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减弱(F=848.38,P<0.01)。结论 BMP-7可能通过增强Bcl-xl的表达和抑制Caspase-3的表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NS、REM2、REM6和REM20组,每组16只.NS、REM2、REM6和REM20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前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及瑞芬太尼2、6、20μg·kg~(-1)·min~(-1).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于全脑缺血前30 min由靶控微量注射泵经股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并于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10 min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再灌注后24 h,每组各取8只大鼠,取其新鲜海马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再灌注后72 h,取剩余大鼠,灌注取脑,制作脑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和凋亡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H-E染色结果:sham组偶可见退变的锥体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较sham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REM6及REM20组海马退变的神经元数较NS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②TUNEL法检测结果:sham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CAI区的凋亡锥体细胞数较sham组显著增加(P值均<0.05),REM6和REM20组海马CAI区的凋亡锥体细胞数较NS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sham组可见少量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72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较sham组显著增多(P值均<0.05),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NS组(P值均<0.05),REM6和REM20组Caspase-3蛋白的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REM2组(P值均<0.05).④实时RT-PCR结果:sham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3 mRNA呈低水平表达,缺血再灌注24 h后,NS组及各瑞芬太尼处理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REM6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较N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预处理(以6 μg·kg~(-1)·min~(-1)为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及下调Caspase-3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B)的影响,探讨乌司他丁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大脑皮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乌司他丁治疗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洲定脑组织海马CA1区NF-kB含量。石蜡切片胍染色光镜下观察该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NF-kB表达均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NF-kB表达于再灌注6h达到高峰,异常神经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乌司他丁干预后,NF-kB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异常神经细胞数减少。[结论]①NF-kB参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②在脑复苏救治过程中,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kB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及雌激素用药组。采用栓线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用体积分数为1%四氮唑染色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灶的大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发现脑梗死灶和caspase-3表达阴性;雌激素用药组(16.7±2.1)%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缺血对照组(21.9±4.3)%(P<0.01);caspase-3的表达雌激素用药组(131±15)个明显小于缺血对照组(86±11)个(P<0.01)。结论:雌激素可抑制大鼠脑神经细胞caspase-3活性,减少脑神经元凋亡,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氨基胍对氧-糖剥夺大鼠皮质神经元一氧化氮(NO)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7月选取新生24 h内SD大鼠12只,分离及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取原代培养8 d的皮质神经元,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组、氨基胍组。正常对照组皮质神经元采用Neurobasal培养液+2%B27培养液添加剂培养,氧-糖剥夺组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45 min后,换Neurobasal培养液+2%B27培养液添加剂培养;氨基胍组皮质神经元缺氧、缺糖处理45 min后,换Neurobasal培养液+2%B27培养液添加剂培养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10 mmol/L的氨基胍溶液。各组培养2、6、12 h,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培养2、6、12 h时细胞上清液中NO、Caspase-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氧-糖剥夺组、氨基胍组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NO、Caspase-3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氨基胍组不同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NO、Caspase-3表达水平较氧-糖剥夺组降低(P<0.05)。结论 氨基胍可抑制氧-糖剥夺大鼠皮质神经元NO及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皮质神经元的凋亡,对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宝灵膏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的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宝灵膏高、中、低剂量组。采用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表达的部位及数量。结果宝灵膏高、中剂量组皮层、纹状体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灵膏可以下调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皮层和纹状体Caspase-3的表达,从而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GBE治疗组(C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24 h的模型;C组于缺血前30 min及缺血再灌注后1 h腹腔内注射银杏叶提取物;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的表达,采用四肽酶底物法检测Caspase-3活性水平。结果 GBE治疗组大鼠Bcl-2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组未检测到Caspase-3活性升高,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GB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Caspase-3活性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来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常压氧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和常压氧疗治疗组各15只,缺血90min后再灌注24h。采用TTC染色、伊文思蓝法和明胶酶谱技术,分别检测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压氧疗治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缺血脑组织伊文思蓝外渗率及MMP-9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陷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缺血期内的常压氧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MP-9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胱氨酸(Cystamine)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全脑缺血组(n=48)及全脑缺血治疗组(n=48),全脑缺血组和全脑缺血治疗组按照缺血再灌注时间点的不同再将大鼠随机分为6h、12h、1d、3d、5d、7d六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全脑缺血治疗组大鼠给予Cystamine腹腔注射(0.15mg/g),全脑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tTG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取5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全脑缺血组(n=24)及全脑缺血治疗组(n=24),全脑缺血组和全脑缺血治疗组按照不同时间点每个亚组4只,免疫印迹方法测定tTG的表达。结果   缺血组再灌注24h后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加,1、3、5、7d亚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缺血组相比,在1、3、5、7d相应时间点亚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治疗组海马CA1区tTG平均阳性细胞数于全脑缺血后12h开始下降,3、5、7d亚组均明显低于缺血组(P<0.05)。治疗组海马tTG蛋白水平于缺血再灌注后1d开始降低,3、5和7d亚组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   Cystamine可以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tTG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不同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检查细胞损伤改变,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光镜检查发现,缺血1h未见明显的神经细胞坏死;缺血2h,3h,6h组,出现细胞坏死及凋亡改变,假手术组未见上述变化;随缺血时间的延长Caspase-3蛋白表达呈递增趋势,Caspase-3蛋白表达时相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基本一致;缺血再灌注2h组比缺血再灌注0.5h组MDA含量明显增加。结论:随缺血及再灌注时间延长脑损伤逐渐加重,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应在缺血1h以内进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神经元中的表达及胰岛素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干预组,参照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大鼠在脑缺血即刻给予胰岛素及葡萄糖腹腔注射,分别在缺血2小时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皮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结果缺血组大鼠脑皮质Caspase-3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给予胰岛素处理后,Caspase-3的表达较缺血组减弱(P〈0.05),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短暂的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脑皮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增加,胰岛素可抑制脑皮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阻断大鼠四动脉血流 15min ,再灌注 7天制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于再灌注开始前 ,EPO治疗组经腹腔给予 3 0 0 0U /Kg剂量的EPO ;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给生理盐水注射。再灌注第 7天 ,应用Y型迷宫测定学习和记忆能力 ,然后断头取脑。脑块以石蜡包埋制作HE切片镜检。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 7天 ,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坏死 ,EPO治疗组组织学检查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脑缺血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大鼠学习尝试次数减少 (P <0 .0 5 ) ,记忆测试 10次所用时间缩短 ,正确次数增多 (P <0 .0 5 )。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显著减少细胞死亡、提高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 ,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h、24h、72h、5d及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情况。结果:6h组、24h组至72h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72h组、5d组至7d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少(P<0.01)。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内SIRT3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抛物线改变,提示SIRT3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20只)。对照组(C组):进行假手术操作,未使用线栓法建立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I-R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 mg•kg-1后,使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组(P组):麻醉前30 min腹腔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0 mg•kg-1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缺血120 min后进行再灌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测定脑梗塞体积;HE 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半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脑梗塞体积显著减小(P< 0.05);I-R组海马神经细胞发生严重损伤,细胞核固缩、浓染,P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显著减轻;I-R组和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 0.05),但P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低于I-R组(P< 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盐酸戊乙奎醚抑制大鼠脑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通道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2.5%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2.5%七氟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抑制剂LY294002组(S+LY组)和溶剂对照组(DMSO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联合低血压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光镜下观察海马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及p-Akt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C组相比,其余4组AI、Caspase-3及p-Akt表达均增加(P〈0.05)。与IR组相比,S组AI及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p-Akt表达明显增加(P〈0.05),S+LY组及DMSO组各指标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道,抑制Caspase-3表达,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神经元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以及苯妥英(PHT)对其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PHT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HT低剂量治疗组和PHT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三个时间点的改变。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测定手术后不同时点缺血脑组织NO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点NO水平与假手术组相应时点比较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HT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NO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各相应时间点(P<0.05),PHT高剂量治疗组各时点NO水平与PHT低剂量治疗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大鼠脑组织内的NO水平升高,说明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PHT可降低NO水平,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