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内皮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Ad—METH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MTT比色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结果Ad—METH1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是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内皮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 将Ad-METH1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MTT比色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结果 Ad-METH1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产生了明确的抑制作用.结论 Ad-METH1对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是血管抑制剂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对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的影响,探讨血管生成抑制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转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分析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结果:基因转染后24h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活性有影响,此是其早期参与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CTGF与病理性瘢痕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它是皮肤对创伤、炎症、烧伤、外科治疗或自发的一种过度的皮肤纤维增生性疾病,目前其形成机制尚未明了。研究发现,许多生长因子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病理性瘢痕密切相关,本文就CTGF与病理性瘢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CTGF的特点1.1CTGF的概况:1991年Bradham等[2]在用多克隆的抗PDGF抗体筛选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cDNA文库时,从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得到相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KU-0063794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分析;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饥饿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2~16 h,将其分为对照组和KU-0063794处理组。对照组给予DMSO处理;KU-0063794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KU-0063794(1.0、2.5、5.0、10.0、20.0μm)处理,24h后,采用MTS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析KU-0063794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良好,KU-0063794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KU-0063794能够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几丁糖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几丁糖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进行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几丁糖的浓度和细胞OD值改变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各组成纤维细胞G_0 G_1期的细胞百分比增多,S期G_2 M期的细胞百分比减少,减少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S期G_2 M期的细胞百分比减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几丁糖对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有望在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血管模型体外构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体外环境下,探索构建分别含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三层结构的组织工程化血管,三种细胞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在形态和功能与正常血管近似的组织工程化血管。方法:通过用胶原分别包埋处理的三个管径大小不同,但能相互嵌套的聚羟基乙酸(PGA)管形支架,并种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人成纤维细胞进行三维立体生长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分化情况。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人成纤维细胞并传代,纯化,将聚羟基乙酸(PGA)无纺网用胶原溶液包埋,真空冷冻干燥,形成多孔状PGA+胶原管型支架;接种3代-7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及人成纤维细胞与其内腔面,采用动脉旋转培养技术体外培养3周,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构建后的血管模型,层与层结构紧密,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相互进行物质交换,类似于生理条件。结论:该支架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在培养液中,能较长时间保持形状。此方法的进一步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构筑具有分层结构的人造血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水煎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当归水煎液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增大促增殖作用愈大。当归水煎液使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减少(P<0.05),凋亡率逐渐减小(P<0.05)。当归水煎液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胶原(P<0.05)。结论:当归水煎液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减少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组织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抑制因子METH1基因转染对兔耳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复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用微循环显微镜检、瘢痕组织AgNOR染色、苦味酸一天狼星红染色等方法,观察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对增生性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分布的影响.结果 Ad-METH1注射后30 d瘢痕组织血管生成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弱、Ⅰ/Ⅲ型胶原比明显降低.结论 上皮化后早期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细胞单层培养系统的基础上,将瘢痕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在胶原凝胶中,形成了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三维培养系统。这一系统使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种调控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纤维细胞在这一整体中所表达的生物学行为更加接近于它们在活体瘢痕组织中的行为。运用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系统不仅可以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和物质代谢,还可以研究细胞在组织收缩方面的细胞生理学功能,是创伤愈合和瘢痕形成研究领域里一个新的和更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简称Mat)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Mat以不同浓度梯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测MTT反应的A^0值及LDH值,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t用药前后的细胞核内增殖性抗原(proliferatm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Mat0.25~100m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但LDH值无明显改变;PCNA的表达,在Mat作用后明显减弱。结论:Mat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不引起细胞坏死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检测,3H-胸腺嘧啶摄入,3H-哺氨酸摄入及DNA定量分析方法,观察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生长融合后早期(24h)的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作用。结果:经TGFβ1作用后,来自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增强(P<0.01),但来自正常皮肤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细胞生长融合后早期(24h),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正性调控作用,其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法测定丹参和川芎嗪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发现药物在一定浓度作用下,DNA指数无明显变化;丹参使C2M期细胞分布增多,G2M期延长;川芎嗪使G2M期细胞分布增多,G2M期、S期延长;药物使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与浓度呈明显直线正相关。认为,丹参能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川芎嗪能抑制细胞的DNA合成、复制和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均停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提取物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为雷公藤提取物 (LLZ)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LZ(5× 10 -3 、5× 10 -4、5× 10 -5、5× 10 -6g/L) ,2 4h后观察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药物雷公藤提取物的细胞毒性。 结果 不同浓度的LLZ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 ,减少细胞数量 ,同时可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性。 结论 LLZ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形态和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作用并非毒性所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5,7,4′-三羟基异黄酮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 μmol/L浓度的5,7,4′-三羟基异黄酮共培养48 h,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成纤维细胞PCNA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各组5,7,4′-三羟基异黄酮作用后细胞PCNA的表达均降低(P<0.05),50 μmol/L及100 μmol/L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表明细胞分裂受到抑制;100 μmol/L组的S期细胞数量比例也有增加,并于G1期前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 5,7,4′-三羟基异黄酮可通过影响细胞分裂与DNA合成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中的作用及一氧化氮(NO)、粉防已碱(Tet)的拮抗效应。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以^3H-脯氨酸掺入量判断细胞胶原合成。结果:ET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随着ET浓度(2.5-100ng/ml)的增加,^3H-TdR掺入值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4.0和4.9倍;^3H-脯氨酸掺入值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1、3.1和3.8倍(P<0.01)。用NO供体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itroso-N-acetyl penicillamine,SNAP)50μg/ml单独处理成纤维细胞,对^3H-TdR掺入值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对^3H-脯氨酸掺入值有下调作用;SNAP可拮抗ET-1(25ng/ml)刺激细胞增殖作用(抑制率为22.89%,P<0.05);对ET-1的促胶原合成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Tet在不抑制细胞DNA合成的药物浓度(3μg/ml)即可明显减少瘢痕成纤维细胞^3H-脯氨酸掺入值,并能显著降低由ET介导的瘢痕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值(抑制率为33.21%,P<0.01)。结论:ET对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此效应可部分被SNAP、Tet所阻抗。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employing cytogerontologic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proliferative capacity of the fibroblasts of scar and normal dermis obtained from the same individual. Scarderived fibroblasts had a shorter in vitro lifespan, longer cell population doubling time, diminished cell numbers at confluency and lower percentages of cell able to incoporate 3H-thymidine than comparable firoblasts derived from normal dermis. These results may indicate that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car-derived fibroblasts resemble those of late-passage levels of normal dermal fibroblasts.Presented at the 25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Society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Kanazawa, May 13, 1982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异常瘢痕的发生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 ,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 ,流式细胞仪检测纤维粘连蛋白 (FN)表达及间接免疫荧光法等技术和方法。对来源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①高浓度的TNF α( 10 0 0U/ml ↑ )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使其FN表达减少 11 7% ;②TNF α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并使其FN表达增加 5 8%。结论 TNF α对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研究TNF对增生性瘢痕的调控机制 ,有可能为防治瘢痕的异常增生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