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将22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5例,采用CVC置人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114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有无肺复张后肺水肿及气胸、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粘连、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焦虑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快,住院时间短,胸膜粘连及胸膜增厚、气胸发生率低,医疗费用低,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患者肺复张后肺水肿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01~2012.08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和胸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及对照组38例(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而两组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及气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特别是合并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受限患者可选择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和胸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69例气胸需行闭式引流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胸腔置人闭式引流导管持续引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有无胸膜增厚粘连、气胸吸收时间、对治疗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吸收快,住院时间短,胸膜粘连及胸膜增厚等发生率低,对治疗满意度高,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治疗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52例住院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给予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并于15天、60天后统计临床效果及胸腔积液残留、胸膜粘连结果说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减少胸膜粘连,保证胸腔积液引流通畅,减少积液残留及胸膜增厚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用于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发生胸膜粘连的价值。方法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2HRZE/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常规抗结核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次胸腔穿刺抽液后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观察2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 900±670)mL、(6.75±3.52)d、6.8%;对照组分别为(1 280±530)mL、(10.14±6.47)d、32.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注射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缩短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降低胸膜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蒋利  郎美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10-8110
目的观察胸腔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在抗结核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待胸水减少时,将尿激酶注入胸膜腔;对照组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而未注射尿激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抗结核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于胸腔注入尿激酶,可明显辅助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7.
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纤溶活性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  季瑞云  殷凯生 《临床荟萃》2007,22(20):1476-1477
结核是引起胸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根据积液的状态,可分为游离性胸腔积液和包裹性胸腔积液。文献报道约30%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致胸膜粘连、积液包裹,甚而胸膜增厚。本研究旨在测定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游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纤溶活性成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比较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与游离性结核性胸膜炎在纤溶活性方面存在的不同,探讨纤溶活性与结核性胸膜炎包裹形成及胸膜增厚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胸腔积液患者5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1例,男23例,女1…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常为单侧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一半[1]。近年来长兴县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结核性胸膜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胸膜粘连、增厚及包裹,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共收治了48例结核性胸膜炎,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管以抽取胸腔积液并注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时,在抽出允许量的胸腔积液后,再用预热后的0.9%生理盐水推注入胸腔后再等量抽出,反复冲洗胸腔,其他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效率分别为94.7%、69.6%,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另外,对照组中引起胸膜增厚3例,胸膜粘连2例,实验组中仅有轻度胸膜增厚1例.结论:采用生理盐水胸腔冲洗法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及超声随访监测肺底积液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20例中-少量结核性肺底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内置管术,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胸腔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胸腔粘连、引流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其中双侧积液37例,单侧积液83例;肺底积液位于右侧胸腔74例,位于左侧胸腔46例.治疗组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85%;治疗组胸水引流量(1200±86)ml,对照组(800±59)ml;治疗组发生胸膜粘连12例,对照组发生胸膜粘连21例;治疗组发生气胸3例,对照组发生气胸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对中-少量结核性肺底积液治疗具有穿刺简单、引流彻底、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超声随访监控具有实时、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尿激酶组126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加尿激酶5万U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非尿激酶组126例,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于每次抽液后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膜厚度及胸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粘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注药和常规胸穿抽液后腔内注药两种方式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7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并均于胸腔内注入力尔凡。结果:引流腔内注药组46例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和进展5例。抽液腔内注药组32例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7例,无效和进展14例。结论:应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癌性胸水操作安全、简便,能最大限度地排净胸水,对控制癌性胸水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爱莲  郭兰萍  唐良春  吴平 《新医学》2003,34(8):480-481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初治的有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B超示积液包裹及胸膜肥厚超过0.2cm)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按同样的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组抽胸腔积液后注入透明质酸2.5mL,对照组抽胸腔积液后注入生理氯化钠2.5mL,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胸腔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注药后胸膜厚度犤(0.57±0.11)cm犦较注药前犤(0.92±0.15)cm犦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注药后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含量、白细胞数、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含量较注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胸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有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文登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60例。患者在接受3HRZE/9HR正规口服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其中30例应用微创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另30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对比观察两组发热消退时间、胸闷症状改善、胸水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发热消失时间、胸闷症状改善时间、胸水消失时间分别为(4.7±1.4)、(1.4±0.3)和(4.10±1.31)d,而穿刺抽液组对应分别为(9.5±2.3)、(4.5±1.2)和(13.56±2.1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并发症方面,导管引流组3例(10%)出现胸膜增厚,1例(3.3%)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未发生血胸、气胸及胸膜反应;穿刺抽液组18例(60%)出现胸膜增厚,12例(40%)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血胸、气胸和胸膜反应各3例。两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微创单腔导管进行胸腔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症状改善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6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以及白细胞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患者住院天数和胸膜厚度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钱小芳  丁玉琴  杨玲妹 《全科护理》2013,11(18):1633-1634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对7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穿刺置管并多次使用闭式引流治疗,经过术前、术中、术后、胸腔内注射药物及拔管等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置管成功,胸腔积液完全引出、吸收,病人症状缓解,导管留置时间4d~30d,无一例发生气胸、血胸、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方便,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A)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初治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52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化疗都按2HRZS/4HR,首次抽液后治疗组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25 mg(2.5 ml),对照组胸膜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5 ml,注药后指导、鼓励病人深呼吸,每10~20 min变动体位1次,依次平卧位、患侧卧位、患侧俯卧位,避免半坐卧位,尤其禁止长时间的半坐卧位。结果 治疗组胸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变短(P<0.05),治疗组胸膜厚度注药前(0.92±0.11)cm较注药后(0.57±0.13)变化有显著性(P<0.05),胸膜厚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胸膜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可预防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促进胸水吸收,合理护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结核性中量以上胸腔积液2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胸腔内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胸液消失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胸膜反应、胸膜增厚、胸液包裹等的发生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相关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胸液消失时间,胸膜反应、胸膜增厚、胸液包裹的发生,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胸腔内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肺复张不满意的气胸患者11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两只单腔胸腔闭式引流瓶与一条一次性膀胱冲洗管改装组合成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胸腔引流贮液瓶行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复张例数、肺复张时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支出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效果与商家出售的负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效果同等,但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